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養生功法主要都有哪些?

道教養生功法主要都有哪些?

道教養生功法,可謂千有萬條,如行之得法,即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道教養生功法主要有胎息行氣、守一存神、導引按摩、動功靜功,以及日常起居宜忌等。

常有人問,如何選擇養生功法?至於練哪一種養生功法,關鍵看個人喜好以及各自的身體狀況。

如喜動者可以選擇諸如太極、五禽戲、八段錦等功法;好靜者可以練諸如打坐、站樁、氣功等功法;而體虛氣弱者可選擇一些諸如行氣、吐納、導引並結合飲食調理等。

練哪一種養生功法,關鍵看個人喜好及身體狀況。(資料圖)

道教養生,隨著歷史的發展,高道們不斷將各種功法加以系統化、理論化,同時又將各種功法根據不同體質、不同病症以及四季氣候的變化演變成多樣的強身固本之術。如一年不同節氣練習的二十四節氣導引功、四季導引功、臟腑導引功、易筋功、按摩術、氣功以及各種行氣吐納之術等。

這些都很方便,簡單易行,適合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病症的人士練習。每一種功法,均和生理結構、病症變化及四季氣候的反差和醫學醫理緊密結合,可謂通俗易懂、宜學宜練,只要習之得法,持之以恆,就一定能夠外強形體,內壯臟腑而益壽延年。

在眾多的養生法門中,如果要把它們歸納為兩個方面的話,那麼就是修鍊精神層面的,諸如內視、坐忘、存思、守一之法;由鍛鍊形體層面的,諸如導引、太極、行氣、服食之術。

綜合的來看,養生功法中有動功,有靜功,有動靜相宜之法,也有坐卧屈伸之道。

養生忌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資料圖)

那麼如何才能「導引得理,以盡性命」,頤享天年呢?葛洪在《養生論》中說:「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平和;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柔,表裡俱濟。」

按照葛洪祖師的提法,修鍊這兩者的最終目標,是要達到形神結合,表裡貫通,虛實相濟,功成而道備。

總之,養生除在精神和形體的煉養外,還應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個人飲食習慣以及日常起居宜忌等方面加以注意和調整。練習道教養生功法,貴在於精,不在於多(指方法和理論),求的是長期性、實用性,所忌的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最終期望,要像道經所說的,通過煉養能夠「發白更(變)黑,齒落更生;返老還童,長生久視」。

(編輯:景卿)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之盡孝之後再入道
鉛華敷面胭脂唇:古代化妝術中的道教科技與美學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