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侯麗《為了石油的建設:大慶與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形成》

侯麗《為了石油的建設:大慶與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形成》

【英文版】Building for Oil: Daq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Socialist State

作者:侯麗

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18/01

語言:英文

大慶油田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工業企業之一,不但成就了社會主義中國在世界冷戰格局下的能源自給,而且塑造和改變了這個年輕共和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道路。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18年最新出版了侯麗老師的著作《為了石油的建設:大慶與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形成》(Building for Oil: Daq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Socialist State),書中以石油城——大慶的誕生與發展為主線,描繪了20世紀中國圍繞石油資源消費而展開的國家建設、國內國際政治,以及石油工業景觀所折射的土地、空間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策略。在國家的宏大敘事之餘,書中還以女性研究者獨到的視角,描述了一條微觀的人物線索——女設計師「華」在大慶十幾年的生活與工作經歷。這兩條線索相互交織、映襯,展示出在20世紀的中國,個體的命運是如何與國家的宏大敘事緊緊捆綁在一起,無法割離。更為宏大的,則是人類社會發展與環境資源的矛盾,亦是一個永遠的矛盾命題,大慶的故事,只是這一矛盾的集中體現。

展卷細讀,全書由「發現大慶油田」(The Discovery of Daqing)開始,首先描述了近代中國的「尋油史」。在作者看來,建國初期,當飽受戰亂和殖民威脅的國家樹立起民族重建的宏大目標時,國家與社會趨於一致,資源高度集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大慶油田的發現正是其中「煥彩的華章」。同時,作者也指出,當和平成為基調後,社會的發展激發了更為多元的訴求,危機與革命終究會被日常生活所軟化,社會目標的轉換也將影響國家目標和戰略的調整。

第二章,作者以「先生產、後生活」(Production First,Livelihood Second)為題,講述了1960-1962年間大慶的石油會戰,對其中所凸顯的「國家存亡危機時刻的同一性和同質性」進行了剖析。就國家而言,經歷了近百年連續戰爭和革命之後的社會主義中國,從國家機器到社會各階層對艱苦狀況都仍保持著高度的堅韌,黨政隊伍從戰爭經驗中獲取了豐富的「大眾動員」和「集中資源」的戰鬥能力,帶有強烈的軍事慣性。就社會而言,軍人、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新招募的青年工人構成了大慶油田的主要人員,形塑了一個朝氣蓬勃的、新鮮的社會。國家與社會的高度一致,使大慶油田得以快速投入生產。

第三章,談論的是「突破計劃和建設的困境」(Break Through on a Narrow Front)。作者筆鋒一轉,由人物引入戰場的轉換。1950年代作為中國計劃經濟的試驗期,在被視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背後,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經濟、政治的不斷動蕩,對僵化的蘇聯模型計劃經濟體制的各種批判,以及計劃政策本身在集權、分權之間的搖擺,最終導致資源與空間越來越局限,城鄉壁壘形成的同時,國民經濟也面臨危機。而在作者筆下,此時大慶的「軍事共產主義」生活卻如美麗烏托邦,松遼平原四季輪轉,工資、物價、居住條件日漸改善,年輕人熱火朝天地進行「設計革命」,實驗「科學干打壘」,同時亦不乏對浪漫、友誼與美的追求。大慶,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危機中,成為一抹亮色,異軍突起。

第四章「大慶頌歌」(Celebrating Daqing),講述了大慶模式的推廣。1964年起,大慶成為全國工業建設的模範,石油工業的領導也進入了更為醒目的國家舞台。自此,處於爭議中的大慶「礦區建設模式」被固化,「干打壘」、「不建城市」被詮釋為「革命道路」。不僅大慶油田開始了第二次大規模的永久性科學干打壘建設,1966年後,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領域也開始了對大慶的全面學習,「三線建設」忠實地執行了大慶方針。在舉國日漸膨脹的狂熱氣氛中,作者亦關注了微小的人性轉變,政治運動中同事間的裂痕,以及越來越左傾的行為與言論。

延續前文線索,在第五章「城-鄉生活的異托邦」(Living in an Urban-Rural Heterotopia)中,作者著重剖析了大慶的「人」與「社會」。在作者看來,大慶,既是主觀建造的、非城非鄉的異托邦,也是在模式爭論之間發展而成的現實空間。它代表的是軍事化管理下的社會主義生產機器,但是,人性的複雜和日常生活的力量則更為頑強。社會實踐賦予了現實空間豐富的形態,有貌似平等社會背後微妙的等級序列與差異,有緊密的同質化帶來的摩擦和矛盾,有集體利益至上同時不能泯滅的個人追求……。

全書以「挑戰大慶模式」(Challenging the Daqing Model)作為結束,第六章重新回歸到「國家」與「人物」的兩條主線描述。在國家層面,原油生產的快速增長改變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空間格局。國內,隨著石油經濟貢獻的增強,以石油起家的領導人在中央擁有了更多話語權。國際上,在1970年代,石油成為中國改善國際關係的潤滑劑,極大支持了當時自力更生的國民經濟向第二次「大規模進口與借貸」的轉型,乃至催生了高產的幻象。然而,在人的層面,新中國第二輪嬰兒潮帶來的生活需求,終於和強調「自給自足、見縫插針的干打壘精神」出現巨大的落差,平房與樓房,意味著兩條路線的鬥爭,最終,一場全國性的生產、生活大辯論以大慶模式被修正而宣告結束。女主人公「華」也舉家離開大慶,他們職業生涯的另一半,戲劇性地與1980年代新湧現的城市建設熱潮聯繫在一起。

經歷了30年擴張性城市建設,「大慶模式」影響下的物質環境景觀已經不再明顯,如今,甚至連「大慶」的名字也早已脫離了主流媒體的視線。或許21世紀的今天,大部分人已經無法想像,上世紀50年代,普通人的命運和人生選擇,曾那麼緊密地與國家的命運和選擇連接在一起,而大慶作為一個石油城市,其物質景觀的蛻變,又如此鮮明地折射出社會主義中國建設過程中那段不尋常的插曲。「石油城事」,正可謂上世紀後期中國國家、社會變革的縮影。它雖然音容已渺然,但卻是那麼濃墨重彩,值得回味。

本書雖然是一本英文學術著作,卻更像一部情節跌宕的報告文學,勾勒出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宏大敘事,也講述了普通人高低起伏的命運,不僅適於學術研究參考,也適合喜愛歷史的大眾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