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固然是順應眾生的需求,但若缺乏引導,也會帶來修學上的混亂

這固然是順應眾生的需求,但若缺乏引導,也會帶來修學上的混亂

一位導師,就是依止修學的善知識。如果你們對我有信心,就老老實實地跟著學。不是我需要你們對我有信心,而是具備信心之後,你們才能和法相應,才能從中真正得到受益。其實,讓你們生起信心對我也是一種責任,但從修學需要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們請求尊者加持時,尊者的回答是:「弟子啊,我求你們的信心。」事實確實如此,唯有具足信心的弟子,才有能力納受上師的加持。否則,就會像《菩提道次第論》所說的覆器那樣,即使法雨周遍,也是滴水不羼,空空如也。每天就在自己的感覺中轉悠,那是玩什麼呢?那是玩輪迴,最後辛苦的還是自己。

大眾化的修學體系,應包含核心要素、修學次第、實踐方法三項內容。所以標舉「大眾化」,其意有二:一是適合所有學人,不論出家在家,不論程度如何,皆需依此修學;二是適用於所有法門,換言之,可與一切法門的修學相融合。首先,要領明確,且完整、扼要。佛法博大,但核心要素無多,最根本的,乃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五項,僅此便可統攝一切法門的修行。解脫道如此,菩薩道亦如此。不皈依,即無佛子資格;不發心,便無修行方向;不持戒,則無定慧之基。至於正見和止觀,一為正法眼目,一為實踐方法,更是缺一不可。把握了這些核心,也就把握了佛法修學的基本內容,同時,還能以此對照自身修學是否完備。

從弘法來說,過去更多是強調契機。眾生根機各異,所以演化出八萬四千法門。這固然是順應眾生的需求,但若缺乏引導,也會帶來修學上的混亂。在信息閉塞的古代,多數人沒機會接觸太多法門,且有善知識耳提面命,不致令學人莫衷一是。但在目前這個信息時代,不必出門就可接觸三大語系、各個宗派的典籍。如果沒有能力抉擇,就會目迷五色,無所適從。作為學人來說,往往是根據感覺來選擇法門,選擇師父。作為弘法者來說,往往也沒能力觀察對方根機,更沒能力從整個修學次第進行引導,只能談一些個人經驗。這種引導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如發心,我們知道佛法是心法,其重點就是對內心的調整。無論弘法、做事還是學習,最終都要落實到心行。這就需要了解心的差別,心的因果,知道哪些心行會導向輪迴,哪些心行會導向解脫。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對治,斷除和輪迴相應的不良心行,發展和解脫相應的良性心行。倘能如此,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能成為修行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在凡夫心的軌道中忙一些看似與佛教相關的事,甚至以此增長凡夫心,強化凡夫心。發心就是我們做每件事的動機,這個動機,直接決定了我們所得到的結果。

所以,內證才是學修的關鍵所在。如果停留在書本上,永遠都和心隔了一層。尤其當法師的,如果只想著怎麼對別人說,只想著怎麼說得精彩一點,那是捨本逐末。佛法是究竟解決生命問題的方法,首先自己要用起來,才有和大家共享的意義。雖然我們發心出家,如果修學不跟上,久而久之,也會陷入習慣性的麻木中。或者忙於做事,只想著怎麼把事業做大;或者安於現狀,只想著怎麼把日子過好。雖然生活方式和在家人有些區別,但從用心來說,和社會上那些忙事業、過日子的人其實是一回事。

在盛行大乘的漢傳佛教地區,《普賢行願品》的流傳極為廣泛。許多佛弟子都將本品作為日常念誦功課,而寺院晚課的「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中,也有一半內容出自本品,以此懺悔業障,掃除修行道路中的違緣。在藏傳佛教的修行中,源於《普賢菩薩行願品》的七支供亦倍受重視,被視為一切法門的前行。所謂前行,即修法前的準備工作,包括集資和凈障兩方面。集資,是積累成佛所需的福德、智慧資糧;凈障,則是懺悔業障。我們之所以流轉生死,正是業力所致。《普賢菩薩行願品》告訴我們,「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些無盡生命中造作的罪業,是促使有情流轉生死的動力,也是障礙成佛修行的阻力。所以,在廣泛積集資糧的同時,必須徹底懺悔業障。

普賢行願品》為《華嚴經》最後一品。「華嚴」教法至圓至頓,素被譽為「經中之王」,此無上甚深法門最終也是導歸普賢行願。由此可以看出,十大願王對於修行的意義極為深遠。根據我個人的修學心得,認為本品可以兩句話作為總結,那就是「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所謂「菩提心的無上觀修」,是因為本品乃修習菩提心的殊勝法門;所謂「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是因為按本品所揭示的法門修行,能指引我們直接通過臨摹而成就佛道。若按《普賢菩薩行願品》著手修學,會發現成佛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而且是切實可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本品是一部教我們如何成佛的寶典。

更何況,各宗在傳播過程中,為了弘揚的方便,都會立足自宗並強調其殊勝性。當這種方便被無限的擴展後,便會導致自宗的優越感,偏激者還會引發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比如部分南傳學者不承認大乘是佛說,以解脫為唯一目標;不少漢傳行人則輕視聲聞教法,以此為不究竟的,不屑修學;至於藏傳信徒,多奉金剛乘為至尊,並發展為無限的優越感。這就使得不同語系的佛教各自為政,甚至出現形同水火的極端局面。尤其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當我們有機會迅速接觸三大語系的佛教時,這種衝突顯得尤為突出。

是極為複雜的。認識心的本來面目(空性層面),比在人群中找個只聞其名而素不相識者困難百千倍。比如教室中坐著一百多位同學,我要在其中尋找某人,但除名字之外,既無照片可作對照,也無信息可供參考。但只要逐一詢問,被問者都能誠實回答,總能找到目標所在。而當我們尋找心的本來面目時,卻沒這麼幸運了。往往是,每出現的一個境界都試圖誘惑你:「我就是了。」到底是不是?必須有善知識引導,有正見作為指南,否則,如何在重重歧路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非夢 的精彩文章:

TAG:夢非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