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果對方問心無愧,就讓他去吧

如果對方問心無愧,就讓他去吧

因為該付出的也付出了,該愛的也愛了,如果對方問心無愧,就讓他去吧,對另一半需要這樣的大氣。

嘎瑪仁波切精彩開示節選

把善良提升到慈悲的高度

要想不受苦 先要切斷苦的來源

佛經里把善良提升到了慈悲的高度。也就是說,希望每個眾生都不要受苦,要先切斷苦的來源,才能得到快樂的心境。要想讓快樂長久,也要從快樂之源做起,無私利他。

學會讓小愛變成大愛


如果對方問心無愧 就讓他去吧

如果真愛對方,這種愛必須是博大的,要從自私、佔有的愛,變成無私的愛。真正為對方著想付出的愛,是哪怕有一天對方真的覺得跟你不適合,要離開,也會很坦然。因為該付出的也付出了,該愛的也愛了,如果對方問心無愧,就讓他去吧,對另一半需要這樣的大氣。

同樣的,當孩子有一天要離你遠去,你也很坦然。因為對孩子已儘力付出,你已沒有遺憾。學會讓小愛變成大愛,無論親情或友情。付出愛,就需要為對方著想,延伸愛的好辦法就是從親人開始,到我們的社區,直至愛天下眾生。

把自己的一切都託付給三寶


充滿勝解信的人 所作善行都為眾生

有些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很虔誠地去祈求菩薩。但結果不但沒如願,甚至還受到很大的挫折。因此懷疑三寶,認為佛菩薩沒有保佑他,對三寶的信心產生了動搖而退轉,轉而信仰其它外道等。這種受到現實外境影響,而動搖對三寶原來的虔誠心,就不是勝解信。

充滿勝解信的人,深信三寶,把自己的一切都託付給三寶。所作的一切善行,目的不是為了得到現世的快樂。而是為了自己乃至眾生,出離輪迴,究竟解脫。為利益眾生,希望成就佛陀的果位。

不管享樂或受苦,都要以菩提心攝持


用呼吸法 觀修自他交換

人生不可能永遠快樂或痛苦,一定是苦樂交替出現。但不管享樂或受苦,都要以菩提心攝持。同時用呼吸法,觀修自他交換。當我們生起信心、出離心、菩提心等快樂的因時,不可以心生傲慢或執著不放。為了讓它永不失毀,就要提前布施給眾生。

觀想我的一切快樂等人天福報,直到成佛之間的樂果,以及信心、出離心、菩提心等樂因,配合呼氣,全部送給眾生。希望他們完全脫離苦難,得到快樂幸福。

應該儘力斷除欺騙眾生的行為


精進修持 讓心相續真正生起菩提心

發菩提心愿文念誦十萬遍,只是一個基本目標,而且重點不在於完成數字。最重要的是,要反覆思維菩提心的利益,觀想菩提心的修法。祈禱諸佛菩薩的加持融入自心,改變以前自私自利的心態,加持自己能利益眾生。

所以,應該儘力斷除欺騙眾生的行為,精進修持,讓心相續真正生起菩提心。

想做壞事時,想想你在佛前發的誓。

集齊了這八種情況,解脫燈便會滅暗。

學會尊重,這也是有愛心的表現。

是什麼決定了你現在的樣子?

學佛,生命中最殊勝的一條道路。

你輕而易舉能得到的,別人拼盡全力卻還在一步之外。

很多愛,為什麼最後都變成了衝突?

輪迴中的一切,全是換湯不換藥的把戲

什麼樣的皈依才是上等皈依?

如何將慈與悲,落實到自身修行中?

昌列寺

所修功德成遍知,調伏罪業眾敵怨。生老病死波濤海,願諸有情得解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昌列寺 的精彩文章:

只修智慧不行么,為何還要累積福德?
殊勝的薩嘎達瓦月,行一善有行萬善之功德

TAG:昌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