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們求文殊菩薩 主要是生起什麼樣的智慧?

我們求文殊菩薩 主要是生起什麼樣的智慧?

【文殊菩薩贊】

誰之智慧,離二障雲,猶如凈日極明朗;

所有諸義,如實觀故,胸中執持般若函;

諸有於此,生死牢獄,無明暗覆苦所逼;

眾生海中,悲同一子,具足六十韻音語;

如大雷震,煩惱睡起,業之鐵索為解脫;

無明暗除,苦之苗芽,盡皆為斷揮寶劍;

從本清凈,究竟十地,功德身圓,佛子最勝體;

百一十二,相好莊嚴,除我心暗,敬禮妙吉祥。

下面開始講一點「文殊菩薩贊」。「文殊菩薩贊」,在《五字真言》裡面有。文殊菩薩是智慧第一,他代表智慧,具有佛陀的智慧。那麼我們今天就講一下讚歎文殊菩薩的這個贊子。

念誦這個贊的好處

這個贊是怎麼來的呢?以前印度有五百個大班智達,班智達就是大智者,他們的學問非常高。他們約好要作一個文殊菩薩的讚頌,但是他們不在一個地方,就各作各的。等他們作完了以後,拿出來一對,一模一樣,都是這個贊子。這就表示他們得到了文殊菩薩的加持力而寫出這個贊子。

作贊的五百人,都是非常有智慧的法師。後來就一直傳下來,有很大的加持力。什麼加持力呢?念誦文殊菩薩的讚頌、讚歎文殊菩薩,就可以得到智慧增長、悲心增長的功德。

我們學佛的人肯定知道智慧的重要,一般的「慧心所」,我們都有。「慧」是什麼?簡擇,這個「是」、那個「不是」。如果一個人很聰明的話,他的簡擇就很敏銳,善於簡擇這個對、那個不對,然後又很快速。

你看那些聰明的小孩子,就喜歡問「為什麼、為什麼」。那麼學佛的人要有智慧的話,也是要思考:為什麼佛這樣說?為什麼佛那樣說?這樣說的道理是什麼?我們學習也需要智慧,所以智慧對我們來說呢,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智慧的人,那就什麼事情也做不了。

通過念這個贊子,有很多的好處。什麼好處呢?如果你每天把這個讚頌念一遍、七遍,或者二十一遍,或者更多,就能夠漸漸地凈除兩種障礙:煩惱障和所知障。然後,比如在你聽完經以後,就容易記住;思考經文的時候,容易理解;修行的時候,容易得到感觸,修悲心、修智慧,都能夠相應。然後慢慢地我們就進步,地道的功德都能夠增長。

這個贊子主要是從功德上面來讚歎的——讚歎文殊菩薩的功德。我們學《五蘊論》的時候知道,信心就是由觀功德來的。觀功德以後,生起信心了;生信心以後,我們可以發起這種歡喜——對文殊菩薩的功德歡喜;歡喜的話,就起欲樂,希望「我也有文殊菩薩那樣的功德」;有這個希望心,我們就會用功、發精進;精進的話,對善法修起來就勇猛,之後就能夠得到這些功德,比如定的功德、慧的功德,慢慢地就能夠得到像文殊菩薩一樣的成就。這是念誦這個贊的功德。

由於我們有這樣的信心,我們將來就不會投生到八無暇、不會投生到沒有佛法的地方,能夠很容易地修這些菩薩偉大的行為。在《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裡面說,如果有人受持非常多非常多的如來名號,「若復有稱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名者,福多於彼」。

為什麼呢?因為文殊菩薩叫作七佛之師,他是久遠以來已經成佛、化現的一個菩薩,他已經度化無量的眾生成佛了,所以他的功德極為殊勝。大家平時如果念《五字真言》、念《真實名經》,還有其他一些文殊菩薩的經典,那麼就跟文殊菩薩結下很深的緣分。

尤其是學習般若的時候,比如大家讀《金剛經》、《心經》,讀誦般若的話,如果你多求文殊菩薩的加持,就能夠得到開智慧——能夠理解、容易理解這些深奧的經文。所以這是文殊菩薩的功德,還有念誦他的讚頌的功德。

如果我們有意樂的話,就可以好好地念誦。像一些還沒有念文殊菩薩贊的,比如你們希望孩子讀書聰明,想讓他開智慧的話,那你就教他背這個頌子、念這個頌子,念著念著,他就會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將來就很聰明、很有智慧,善根會增長。像年紀大的,你念這個頌子求文殊菩薩加持的話,主要求什麼呢?求能夠了解業果——善業得樂果,惡業得苦果,希望這個根本的智慧我們要掌握。

很多人說:「我沒有文化,我年紀大了,我現在學佛學不進去了,好像只能念佛了。」當然,你專門念佛是很好的,不需要去隨便改動。但是不管你念佛也好,幹什麼也好,智慧,一定要求加持。

尤其是剛才說的,如果你念佛好幾年了,但是碰到一個事情,比如有人叫你去偷稅漏稅,或者叫你去騙人,你在這個利害關頭,就覺得要是你不騙人的話,就損失了財產若干元——一千元、一萬元;如果你不去偷稅漏稅,又損失財產若干元——十萬元、一百萬元。

在這個利害關頭你就想:不行,我就打個方便妄語吧!就善巧方便地說一點假話吧!如果這樣想的話,你這個智慧就沒有,對業果搞不清楚,就是顛倒的。那麼我們要求文殊菩薩加持:在碰到任何的事情,我們都要明了——這個事情是對的,還是錯的。

然後還要有一個智慧:要有決斷。如果是對的,我就要堅持做;如果是錯的,我堅決不做,這是一個決斷。還有一個決斷是什麼呢?如果是錯的,我一定要趕快懺悔,絕不拖到明天。

你看像有一些念佛念得好的人,雖然他其他多的也不知道,但是他對業果的這種信心、這種決定,是很強烈的,你就是把刀架在他頭上,叫他去把佛像打爛,他也不會去打。這樣的話就表示這個人是有智慧的,這樣的智慧對我們來說也是最重要的。

那麼我們在學的時候,也要求文殊菩薩加持我們生起這樣的智慧。我們不需要去問別人——「我去問問打卦的」、「我去問問老師」,或者「我去問問那些能保護我的人」,問完了你心裡才依著去做,那表示你對業果的信心還沒有真正生起來,還仍然不了解。

你還是靠對其他人的一種信心。如果一個人學了很久很久的《廣論》,下士道學了又學,還是對業果不重視,或者是隨便地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的話,那就很可惜。

匯願聚善·廣布福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慧海 的精彩文章:

濟群法師:佛教對慾望所持的態度是什麼呢?
殺業之殤

TAG:般若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