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思維趣談 神奇的科幻

思維趣談 神奇的科幻

文 | 萃辰天心書院院長 · 印安(陳伯安老師)

朗讀 | 萃辰天心書院茶藝師 · 思齊(袁齊齊)

幻想,是一種指向未來的特殊想像。而科學幻想,則被譽為把人們引向未來,開拓未來的「神通廣大的仙杖」。

受了這根「仙杖」的指點,使科學家的頭腦更聰明,眼光更敏銳,手指更靈活,想像更神奇。

受科學幻想小說影響而走上熱愛科學道路的人,真是不勝枚舉!

「潛艇之父」西蒙萊克在他的回憶錄里第一句話就說:「凡爾納是我生命的總導演。」阿特米拉·拜特在開始他首次北極飛行時就宣稱:「第一個完成這個壯舉的人,並不是我,而是凡爾納,給我領航的是儒勒·凡爾納啟發了我的思想,使我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幻想……

1926年《全世界追蹤者》雜誌發表了阿·別里亞耶夫的科幻小說《陶威爾教授的頭顱》。這篇小說一開始就把讀者緊緊地吸引住了:

「女醫生格蘭來到了科學家克爾恩的試驗室里,一個活生生的人頭正在望著她……但是,這個人頭卻沒有身軀。這是不久前死去的外科醫生陶威爾教授的頭顱。克爾恩把他復活了,強迫他替自己工作,並佔有他的思想和成果。」

「克爾恩是一個罪人。當格蘭看穿了他的秘密後,就在陶威爾教授的兒子和他的朋友幫助下,開始了勇敢,頑強的鬥爭,最後,以克爾恩被揭發而告結束。」

這部科幻小說發表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一些醫學院的大學生和教授們在課堂上討論和研究這部小說中的科學問題。一位女讀者說:「我看了這部小說後,就決定去學醫,以便將來發明……」

尤其令人矚目的是,這篇科幻小說發表兩年後的1928年,小說中的「幻想」竟邁出了誘人的一步:醫學專家們開始進行了復活某些離體器官的初步試驗。

從美國科學家斷指再生試驗獲得成功,到現在的腎臟,心臟移植,又一次證明了:一部科學技術發展史,就是一部把科學幻想變成現實的歷史。

凡爾納有一句名言:「一個人能夠設想的事,就有另一個能做出來。」1958年,美國在凡爾納作品《從地球到月球》中描寫的登月發射地——佛羅里達州發射了美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之後,又在這裡發射了「阿波羅」宇宙飛船。這真是一個含義深長的歷史啟示!

科學幻想小說具有啟發想像、開闊思路,傳播知識、誘導探索,開發智力和培養人才的作用。今天,世界上不少眼力深邃的科學家,為了活躍思路,獲得啟示,把閱讀和研究科學幻想小說中的幻想視作提高想像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佛系青年毛澤東為何能成就大事業?
瘦下來,減下來,人生無處不中道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