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學引言:同樣是教材,不同是情懷

蒙學引言:同樣是教材,不同是情懷

蒙學即啟蒙之學,是我國傳統的兒童啟蒙教育,其目標就是啟智發矇,培養兒童認字、書寫和誦讀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培養基本的道德倫理規範,並且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識及生活常識。

如果說四書五經等儒學經典相當於當代教育的中學教材,那麼蒙學教材就相當於當代教育的小學教材。但是其內容和水平又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什麼水平呢?我們的中學生幾人能自己讀得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我們的大學生幾人能自己讀得懂《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我們的博士們又有多少能自己讀懂《幼學瓊林》、《顏氏家訓》呢?

水平還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作者和質量。不管有名無名,傳統蒙學教材的作者都是學問大家,其編著可謂嘔心瀝血,故字字珠璣。《三字經》寥寥數百字,包含自然、社會、人文、歷史諸多知識,被稱為袖珍百科全書。《聲律啟蒙》音韻鏗鏘,詞藻華麗,妙不可言。《幼學瓊林》囊括中國古代成語典故,堪稱一部文化辭典。這些蒙學教材在濃縮精華之外,還有一共同特點,就是朗朗上口,特別便於誦讀,自然而然傳誦數百上千年,成為真正的精品暢銷書。這不是強行推廣或網路打榜的結果,而是自然選擇。

以《聲律啟蒙》為例。此書上下各15韻,共30韻。每韻3節,共90節。每節大約10個對偶句或10副對聯,合900個對偶句或900副對聯。全文8400多字,除去重複的540個「對」字,還有不到8000字。以雙音節詞為單位計算,合4000個詞語。30韻,8000字,4000詞,900對偶句,這就是《聲律啟蒙》的容量。詩一般的語句,可以學字詞、學聲韻、學對仗,學寫作,學知識,學歷史,這就是其主要特色與功能。

不到一萬字的一本小書,有如此妙用,你不感到驚奇?

相比之下,我們的小學、中學、大學的教材編撰者,又都是誰呢?有多少教科書,是精雕細琢來的?我們的教科書是讓學生愛不釋手,還是讀之昏昏欲睡,望之令人生厭?

同樣是教材,差別咋那麼大呢?

原因很簡單:同樣是教材,不同是情懷。

現在的中小學教材,編書人端的是別人的飯碗,乾的是自己的工作,編書只是個差使,何必有高遠的目標和追求?都是領導負責,團隊協作,榮譽不會落到一個人頭上,責任也無須一個人承擔。而且還有出版時限,不可能讓你慢工出細活。奉命之作,如何希望它成為經典之作?

傳統的蒙學教材,基本都是個人行為,非集體寫作,所有的責任都要個人承當,所有的榮辱都要自己承受,而且教學對象一般都是自家子弟,誰會吝嗇把所有的學問、才情、理想、追求、榮譽乃至生命全部押上去?據說《三字經》是南宋儒學大家王應麟為自家子弟啟蒙編寫的,《千字文》是南朝文章高手周興嗣絞盡腦汁一夜白頭換來的,如此人物如此編書,想不精粹都難。

既然如此涇渭分明,我們何不舍泥沙而近珠璣,從傳統蒙學中汲取其豐富的文化營養,收事半功倍、脫胎換骨之奇效?

長話短說,我們今天就走進蒙學。我們的蒙學之旅,就從《聲律啟蒙》這本功能強大而奇妙的小書開始。

家庭國學堂,細品國學滋味,同享傳統文化,與愛好傳統文化和追求人文精神的家長朋友一起,每日花幾分鐘時間,學一點傳統國學,點點滋潤,日日更新。

微信版「家庭國學堂」,包括基礎國學、校園國學、家庭國學三大內容板塊,側重家庭內部家長和子女之間的互動,兼顧學校內外的國學內容,歡迎訂閱。微信號:jtgxt20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家庭國學堂|古詩|金縷衣

TAG:家庭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