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為什麼不選擇長安而選擇無險可守的開封做都城?

北宋為什麼不選擇長安而選擇無險可守的開封做都城?

長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但北宋建立後,卻拋棄了長安,而選擇無險可守的開封作為自己的都城,這其中有非常複雜的原因,下面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解答這一問題。

北宋不選擇長安作為都城的原因:

第一:長安被破壞

唐朝末年以來,大唐陷入戰爭的泥潭當中。作為都城的長安自然為兵家必爭之地,先後被攻陷四次。特別是在黃巢起義軍與唐朝官家的反覆爭奪中,長安城的宮殿等城市設施基本摧毀。根據記載,在唐僖宗從蜀地返回長安之時,長安已經是「宮闕蕭條,鞠為茂草」。之後軍閥朱溫掌握唐朝中央政權後,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在遷都的同時,朱溫將長安城僅存的一些建築拆除後運往洛陽等地修建新的宮室,長安的大部分人口也被朱溫遷往洛陽。至此,,致使 「長安自此遂丘墟矣 」。長安城從此徹底衰落,已經無法作為一個王朝的都城使用了。

第二:關中環境的變化

唐朝的前期,關中地區的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農業的發展,能夠承載大量的人口。但自唐中期以後,氣候變的越來越寒冷乾燥,這在中高緯度地區更加明顯。特別是東南季風由於受距離遞減規律的影響,西北地區氣候大陸性越來越強,水資源越來越匱乏,使得長安地區的農業經濟衰退嚴重,民生困難,社會矛盾突出。在唐德宗時, 因京師缺糧 ,帝王不得不常去洛陽就食 , 長安禁軍因饑饉鬧事,曾險些釀成兵變。

第三:經濟重心的南移

唐朝中後期以來,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南方地區生產的糧食、布匹等物品依靠漕運運往長安。但東南的物資經過漕運運往長安的成本巨大。早在唐玄宗時期就有人提出過東南的物資運往長安耗費巨大的問題。如果北宋選擇長安作為都城,運送糧食的花費將比唐朝時期花費的更多。說完了長安的劣勢,接著我們再來看看開封作為都城的優勢

北宋選擇開封作為都城的原因:

第一:雄厚的基礎

唐朝滅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相繼統治中原。其中的後晉、後漢和後周連續的三個王朝的都城都設在開封。經過三朝的經營,開封無論從經濟還是城市硬體乃至於城市的軍事防禦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根據史書後周時代的開封就是「車馬輻輳 , 水陸會通 ,時向隆平, 日增繁盛」。因此北宋在建立之時,開封就已經具備作為一個王朝都城的條件。

第二:自然條件的優勢

開封在地理位置上相對於長安而言,更靠東邊,也就是距離海洋的距離更近。因此開封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較大,氣候上也就是更加溫和濕潤。同時開封位於華北平原與黃淮平原交匯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周圍河網密布。開封這樣的自然地理條件非常有利於農業生產。在農業占經濟主導的古代中國,農業生產的好壞決定著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而在古代,政治中心又通常與經濟中心相結合。開封在北宋初年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是作為都城的第一選擇。

第三:漕運便利

開封除了其自然地理位置有利於農業發展外,同時還是古代漕運的一個重要節點。在鐵路與火車被發明出來之前,水運線無疑是最為經濟、快捷的運輸網路。經過隋唐五代的發展,開封已成為四水灌都的水運交通樞紐。開封附近有黃河、汴河、惠民河和廣濟河四條河流與大運河相連接。這樣,南方的大量物資就可以源源不斷地輸往開封,這樣北宋皇室以及中央政府依賴江南財富維持了龐大的軍費開支和奢侈用度。

第四:利益集團的掌控和防止藩鎮割據的需要

開封雖然有眾多的優勢,但是有一大劣勢是其無法避免的,就是開封處於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宋太祖趙匡胤曾經想過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但當年跟著趙匡胤打天下的功臣以及原來後周投誠的官員都在開封有著大量的地產以及自己的人脈、利益關係,如果遷都就意味著自己多年的辛苦將付之東流。而宋太祖的弟弟趙匡義也在開封有著自己的勢力,因此他便強烈反對遷都。除了群臣的反對,促使宋太祖放棄遷都的原因還有就是定都開封在一定程度可以防止藩鎮割據。自從吐蕃和突厥崩潰以及契丹崛起後,中原王朝防禦入侵的方向便由西北轉向東北,這樣在東方部署有重兵。洛陽和西安的地理位置相對來說偏西,如果定都於這兩座城市,便容易造成新的藩鎮割據。宋太祖開國以來,吸取了原來唐末藩鎮割據的教訓,大大加強中央禁軍的實力。這就需要都城能夠供養起大量的禁軍,而開封正好能夠滿足這一條件。而開封供養的大量的禁軍到了北宋中期就形成了大量的「冗兵」,而這部分軍隊全賴著開封以及運河的供養,如果此時遷都洛陽或者長安,這部分的士兵將會失業下崗,形成流民,這也是宋朝皇帝不願意看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考生輕信謠言,在試卷中痛罵皇帝,大臣要求治罪,皇帝卻說:算了
飯桶宰相不飯桶,北宋能上戰場的「奇葩名將」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