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青青de太陽島

青青de太陽島


全文字數:     6200


圖片來源:《生門》劇照


1


高齡難孕,活在灰色地帶


高齡難孕。


2017年6月份,有近一周的時間,我感覺自己十分疲憊,腰酸背痛渾身無力,對於工作和生活提不起半分的熱情。我以為是每月一次的周期倦怠,但大姨媽遲遲未駕臨。

 


6月27日,我心血來潮,取出驗孕棒測驗了一下,沒想到,竟然秒現紅色的雙道杠。


 


那一瞬間的心情無法形容,極其複雜,既不是驚喜,也不是激動,而是大腦一片空白,出奇的冷靜。


 


「會是真的嗎?」「會不會是驗孕棒出了問題?」我反覆問詢著自己,遲遲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結婚多年,33歲,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痛哭和虐心的折磨之後,我能夠自然懷孕,對於我們夫妻而言,真的是上天的一種恩賜。這令我們覺得,以往一切的苦難,都有了充沛的回報。


 


我不知道在一二線城市,對於高齡不孕的女人,人們是怎樣的一種看法,但在我所生活的三線小城市,無疑,我是一種異類,在背後是會被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的奇特人種。

 


自結婚之日起,我便做好了懷孕生子的準備,因為我的愛情觀是如果愛一個人,便願意與其創造一個全新的生命,哪怕以後有分手的可能,也不枉費曾經全心全意的愛一場。


 


但偏偏事與願違,我生就了難孕體質,儘管求子心切,卻歷經多年,都未能如願。懷孕生子,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是最順其自然的事情,但在我身上,卻是最大的難題。


 


謂的「好意」最令人崩潰。


常規檢查,我們夫妻都做過,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可偏偏那個屬於我們的孩子,遲遲不肯到來。

 


一年,我安慰自己;兩年,我鼓勵自己;三年,我勸解自己;四年,我支撐自己,可到了第五年,我難免便心浮氣躁起來。


 


但懷孕這個事情,就像是命運里一個最自大的玩笑,你越著急,就越不能如願。


 


漸漸的,我的自信心被磨掉,平時最害怕的就是聽見身邊的人說誰誰誰又懷孕了,哪個人又生孩子了,因為我幾乎認定我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因此對於這樣的話題,總是內心覺得異常難過,極其想逃避,覺得自己的生活都變得灰暗起來。


 


可是這種事情,你逃得過旁人,卻逃不過家人。


 


每次回老家,我媽媽總是會有意無意的將一些類似「同仁醫院專治不孕不育」的小雜誌扔到我面前,然後假裝雲淡風輕的說,「要不要再去查查?聽說很有效果。」

 


每每如此,我都幾乎快要惱羞成怒,直覺自己腦門被貼上了「不孕不育」的標籤。


 


而每次與老公回婆家,婆家的左鄰右舍也都會大咧咧的詢問,「兒媳婦懷孕了沒有?」而我婆婆則大咧咧的皺眉,「沒有哇,正著急呢。」


 


她們發生這些對話的時候,從來不避諱我,令我常常無地自容,委屈、無奈、憤怒油然而生。


 


老公總在身邊勸我說,「日子是咱們自己的,不要管別人說什麼,再說她們也沒有惡意。」


 


可這個世界,沒有惡意的傷害往往是最令人鈍痛的刀,它一刀刀的割向你,你連流眼淚的權利都沒有。我無法向這些生活在三線小鎮的中老年婦女理論,因為自覺索然無味。

 


很多年,每個月當大姨媽華麗麗的駕臨時,幾乎我都要哭一場,隨即萎靡幾天,然後再次打起精神來,期待下個月的到來。樂觀是個好東西,我身上的樂觀像個能夠反覆使用的充氣口袋,每個月都會泄氣,但很快便會被充滿。


 


命運里的所有,都是早有安排。


我們做過很多努力,也查閱過很多資料,知道不孕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身體原因,也有的是心理原因。


 


我們制定了健康的生活計劃,健身、吃清淡的食物、保持心情愉悅,我更是嘗試了多種方式,艾灸、貼足貼、喝紅糖薑茶、飲用各種保健品、堅持泡腳,等等等等,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一一去做。


 

我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懷孕會如此艱難,世界很不公平,有些人懷孕了不想生,要反覆流產,而有的人卻連想擁有一個孩子這麼簡單的願望都不能實現。


 


稍微值得安慰的是,老公一直在身邊鼓勵我,他說即便沒有孩子,我們也能相愛到老,可是,我知道他很喜歡孩子,在廣場散步時,每次看到稚嫩可愛奔跑的幼童,他都雙眼放光,神情異常嚮往。


 


他的期待,同樣亦是我的期待。可是我們遲遲不能如願,任誰都沒有辦法。


 


後來在2017年五月份,眼見著年齡愈來愈大,我們商量,如果實在懷不上,就去做試管嬰兒。


 


可偏偏就在六月份,神奇的,命運拐了個彎,我懷孕了。


2


懷孕期間的打怪升級


確定懷孕之後,我將消息告之親人和朋友,她們比我自己更加激動。


 


因為珍惜,因為來之不易,自從懷孕開始,我便暫停了所有工作,遠離電腦、手機等一切輻射源,即便它們對寶寶的危害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但我仍然小心翼翼。


 


整個懷孕的過程,就如同網路里所說的那樣,像極了遊戲中的打怪升級,除了考驗女人的身體,更是考驗女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孕早期出血。


2017年7月份,因為我出現了嚴重的早孕癥狀,噁心胃脹,毫無食慾,所以婆婆從老家趕來照顧我。她常常叮囑我孕期要多走動才能順產,因此常常在晚飯之後陪著我在樓下小區里散步。


 


其實我不太願意走動,一則暑熱難耐,二則身體不舒服,但礙於她的熱情關切,不得不強撐著精神。可是結果卻出現了小小的插曲。


 


懷孕八周做B超,醫生提示我孕囊出血,屬於先兆流產,並叮囑我要卧床靜養一個月,不能再隨意走動。


 


做B超時,老公也在我身邊,那天是他第一次聽見寶寶強有力的心跳聲,我躺在床上,看著他露出了驚喜的笑容,那天的笑容,我一生都不會忘記。可是笑容沒出現多久,他就聽到了先兆流產的消息,的的確確被嚇了一跳。


 


回家之後,我足足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婆婆也再不提多走動的事情。


 


在此提醒各位準備懷孕的姐妹,孕早期不宜多走動,而且,也不要迷信所謂的過來人,她們的理念很有可能是錯的,如果是錯的,千萬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傷害到自己和寶寶。


 


脈絡叢囊腫。


懷孕第18周,唐氏篩查和B超一起做。因為屬於高齡孕婦,且是第一胎,所以醫生建議我直接做無創DNA或者羊水穿刺,但我選擇了先做唐氏篩查,如果結果顯示高危,再去做無創。


 


目前國內很多地方都可以免費做唐氏篩查,如果你拿到的是高危通知,一定不要驚慌,因為唐氏篩查的準確率並不高,很多都是假高危。


 


很幸運,我的檢查結果是低危,但是做B超時,醫生提示我說寶寶右腦有3*4cm的脈絡叢囊腫,而且我的胎盤位置很低。


 


脈絡叢囊腫,這對於我來說是個很陌生的詞語,我驚慌失措的問醫生這是否屬於畸形,是否是嚴重的病症,但醫生並未正面回答我,她說要動態觀察,兩周後去醫院複查。


 


拿到報告單後,我的雙腿都在顫抖,感覺天都要塌了,想哭也哭不出來。我反覆在網路查詢這個名詞,也在春雨醫生里詢問了很多醫生,最後她們都告訴我,其實不用驚慌,脈絡叢囊腫並不是嚴重的病症。


 


通俗來說,脈絡叢囊腫其實不是病,而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一個小堵塞,到了26周,癥狀都會緩解甚至消失。而我所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


 


而胎盤在懷孕中後期,大多數也會慢慢長上去,前期只需要多加小心即可。


 


雙頂徑10cm。


懷孕26周,再次去檢查,四維顯示寶寶的脈絡叢囊腫已經消失,這令我稍微鬆了一口氣。


 


但在懷孕28周再次做B超時,醫生卻面目凝重的問我是否有嚴重的糖尿病,因為寶寶的雙頂徑已經達到7.8cm,大大超出了正常範圍(七個月的雙頂徑正常值為7cm)。簡單來說,就是頭太大了。


 


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都會吃大量水果,喝幾杯果汁,因為迷信吃水果會令寶寶皮膚好,可是卻沒料到會出現問題。


 


第一次懷孕,誰都沒有經驗,誰又能知道雙頂徑是個什麼東東?


 


自那之後,我便杜絕了一切水果和糖含量高的食物,每天以粗糧和蔬菜為生,小米粥、玉米粥、全麥麵包、綠葉蔬菜,蛋類和肉類都是按照醫生囑咐的量來吃,多一分一毫都不會往嘴裡塞。


 


即便如此,還是未能擋住寶寶的快速發展,32周B超,雙頂徑為9.3cm,36周B超,雙頂徑為9.9cm,已然是個足月寶寶的頭了。


 


連醫生都忍不住搖頭說,「寶寶的頭大的太過分了,你是想順產還是剖?」


 


當時的我有些欲哭無淚,因為查過資料,雙頂徑9.7cm,對於順產來說便已經很有難度,如果到了40周,寶寶的頭會更加大,順產的夢想有些遙不可及了。果然最後一次B超,寶寶的雙頂徑已經到了10cm。


 


當然很多女性都是剖腹生產,剖腹產有它自己的優勢。但我期盼自然分娩,畢竟整個孕期,我的肚子上連一條妊娠紋都沒有,更不想留下傷疤。


 


在此提示,孕期吃水果要適量,果汁能少喝就少喝,畢竟肚子里的寶寶最喜歡吃甜食,甜食過多,他(她)是要野蠻生長的。


 


白細胞超標、尿蛋白1+。


整個孕期,抽血與驗尿都會經歷很多次,而每一次我的血液報告都提示白細胞超標。


 


我不懂醫學,不知道這是否正常和意味著什麼,只是每次醫生都會對著我的化驗單搖頭,搞得我緊張兮兮手腳冰涼。


 


而懷孕中後期,每次尿檢都有尿蛋白,有時是1+,有時是2+。有一次醫生懷疑我有嚴重的腎病或者孕期高血壓,但是其實並沒有。除了腿偶爾抽筋,我的手和腳,幾乎沒有浮腫的現象。


 


打怪升級的懷孕旅程里,閑來無事,我查閱了很多資料,同時發現寶寶在發育過程中,其實會出現很多小癥狀,但因為生命力的頑強,大多數都會自行緩解。比如腦室增寬、腎盂分離、心臟有強光點等等,寶媽們都不必過度驚慌,耐心跟醫生詢問,不必自己嚇自己。


因為心情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如果身體沒有極度缺鈣,補鈣要慎重。我身邊的朋友,有因為補鈣太多而發生難產,最後不得不順轉剖的情況。因為補鈣太過,寶寶的頭骨會很堅硬,為生產增加很大的難度。


3


生產是女人與寶寶的第一次合作。


選擇公立還是私立醫院?


我的寶寶大概是個慢性子,我曾經如此以為。(生下來以後才發現他是個急性子)因為到了41周,他仍然沒有動靜。(42周便屬於過期妊娠)


 


我們早就做好了迎接他的準備,但他遲遲不動。41周去醫院檢查,發現羊水嚴重渾濁,醫生立刻安排住院催產了,因為怕發生宮內窘迫。


 


最後一次的B超顯示,雙頂徑10cm,胎盤一級+。頭太大,但胎盤不熟,可醫生說不能再繼續等下去。


 


住院之前一直糾結是去私立醫院還是公立醫院。


 


其實在我所生活的三線城市,私立醫院的價格並不是很高,因為競爭激烈,每家醫院都有促銷活動。它的優勢在於,環境好、服務態度好,產婦可以安安靜靜的生下寶寶,並且得到很好的照顧。


 


但它的缺點是醫療條件有限,或者說可信度不高。即便私立醫院的醫生大多是公立醫院退休的有經驗的醫生,可人們仍是對其不甚信任。


 


而公立醫院,因為國內的醫療資源制度問題,環境相當一般,醫生態度也差強人意,但安全係數很高,如果發生緊急情況,產婦可以得到及時的救治。


 


幾經考慮,我選擇了公立醫院,因為本身年齡問題,而且是第一胎,首先考慮的還是安全,其餘的都不重要。


 


十級陣痛,你怕了嗎?


2018年3月12日,我辦好了住院手續,很幸運的是居然有床位。要知道在婦幼保健院的樓道里,常常是住滿了產婦,病床長期供不應求,這也是醫療資源不均衡的結果。


 


護士與管床大夫的態度算是友善,入院後她們檢查了我孕期所有的化驗單,我提出了寶寶雙頂徑的問題,然後被告知「不怕頭大,怕的是肩寬。」


 


在產房醫生看來,頭大,實在不行可以剖腹,可是肩難產,就很麻煩。不過是否能夠順產,還要看骨盆和身體情況。


 


經過內檢,醫生建議我試產。(很多醫院目前都首先建議順產)


 


3月13日上午,醫生為我催產,在體內塞了米索,但整個上午毫無反應,無奈,下午醫生為我再次催產,這次催產,很快便見紅,我知道,我要與寶寶見面了。


 


當天下午四點半,第一次陣痛來臨,從那以後,疼痛便再沒停過,而且極其頻繁。我的內心有幾分激動,做胎心監護時,望著檢驗單上有規律的宮縮圖,竟然忘記了疼痛。我甚至跟老公說,我要挑戰十級陣痛,堅決不打無痛。


 


如今想來,當時的我,真是太過於天真。


 


下午七點,內檢開了半指,疼痛可以忍耐,到了十點檢查,居然還是半指,我疼的有些堅持不住,而到了凌晨一點多再次檢查,令我絕望的事情來了,仍是半指。


 


護士說寶寶胎頭不下來,宮頸口很難開。


 


那一刻,疼痛早已經深入骨髓,我的狀態很糟糕。同病房與我一起催產的小姑娘,在凌晨爆發了殺豬般的嚎叫聲,震徹了整層的病房和樓道,一群人圍著她,醫生護士家人,都毫無辦法。


 


而我始終保持沉默,咬著牙硬生生的挺著疼痛。或許是有幾分偶像包袱吧(此處捂臉),覺得當眾嚎哭太過於不體面,所以即便腰疼腹痛到暈厥,我也沒有發出聲音。


 


但心情很煩躁,大腦也想像了很多畫面。記憶深刻的是,在極度痛苦的時刻,我的身上還綁著各種線,要老老實實的側躺著做胎心監護,連動都不能動。


 


無痛分娩,不是真的無痛。


因為是胎盤前置,我的腹部有些懸浮,這令我十分痛苦。我想到幼年時家鄉殺豬時的場景,那些成年的肥豬也是被五花大綁,然後被捅上幾刀,它們掙扎嚎叫,可是絲毫動彈不得。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和待宰的肥豬沒有任何差別,於是暗下決心,以後盡量吃素,因為束手被宰的感覺,實在太悲慘。


 


在絕望的痛苦中,終於在凌晨三點多,宮口開了三指,我迫不及待的要求護士將我推去待產室打無痛。因為無痛針只要宮口開三指後才可以打。


 


我曾天真的以為打了無痛便可以從地獄到天堂,事實證明,其實無痛針只可以將痛苦降低一半,該痛還是會痛的。


 


麻醉師在我的後背扎針,扎針之後,我迷迷糊糊的睡去,但在睡夢中,依舊能清醒的感覺到疼痛。只是這種疼痛,咬牙是可以承受的。


 


在迷糊的痛苦中,早晨八點半,宮口開全,進入產房。


 


產房內空蕩蕩,只有一位接生大夫,還有一位助產士來來回回的像走城門,不知道在忙些什麼。大夫教我如何用力,但我此時已經毫無力氣。


 


生產是媽媽與寶寶的第一次合作,因為你在用力的時候,寶寶也在用力,此時考驗你們的默契度。


 


產房也許是女人最無助的地方吧,半小時後,我幾乎虛脫,要求醫生為我上產鉗,醫生被我搞的莫名其妙,「好好的為什麼要用產鉗,你肯定能生的!」


 


醫生不斷為我打氣,為我報告進程。在最脆弱的產房裡,女人最需要的便是鼓勵,真的很感謝她,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和鼓舞。


 


只是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在我拼盡全力生孩子的時刻,她和助產士居然邊為我接生邊吐槽各自的婆婆,看來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婆媳矛盾。


 


2018年3月14日,歷經艱難,兩個小時,我的寶貝終於誕生了,他是個男孩,有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很是可愛。


 


相信我,大多數女人都是可以自然分娩的,即便年齡稍高,如果身體允許,也要堅信這一點。


4


女人的成長,在產房內外。


女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難關,而懷孕生子無疑是其中最耗神的一個,因為女人真正的蛻變與成長,就在產房內外。


 


體力、情緒,生子前後的落差,以及瞬間的身份轉變,都是女人需要艱難且獨自面對的事情。


 


如果你正處於備孕階段,我的建議是:首先做一個全面的體檢、其次建立健康的生活規律、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愉悅。心情放鬆很重要。


 


如果你恰恰也是名准媽媽,我的建議是:在按部就班做產檢的同時,下載幾個醫療app軟體,隨時與醫生在線溝通,這樣可以緩解精神壓力。(公立醫院的醫生每天接待太多產婦,很多問題不能詳細為你解答,你懂的。)


 


我的孕期,是在忐忑和期待中度過的。忐忑的是,小問題不斷,但小問題擋不住巨大的期待與幸福。


 


令我稍感欣慰的是:




1.       整個孕期,體重增加16斤。出了月子之後,體重迅速恢復到孕前。


2.       整個孕期,沒有出現浮腫、便秘、妊娠紋等反應。只有一次小感冒,熬了蔥白水喝,第二天便痊癒了。(蔥白水配方:取蔥白與蔥須、白蘿蔔根、薑片熬水,對於風寒感冒有奇效。)


 


經歷了懷孕生子,尤其是陣痛的那一晚,自覺以後的人生里,無論怎樣的難關都是可以克服的。即便在月子里,遇到過家長里短的矛盾衝突、傷口痛漲奶痛和睡眠不足的侵擾,也曾流淚流過長夜,但仍覺得與那一晚相比,顯得那樣的微不足道。


 


如今回想起來,

這也許是自然界給予女人的考驗。未來長路漫漫,八十一難,若你能跨過這最艱難的第一關,以後所有的痛苦,便覺得亦是可以坦然面對的。


 


其實一切的苦難都不重要,若你經歷過就會知道,抱著懷中嬌憨稚子、望著他嫣然一笑,整個世界就彷彿是人間四月的陽光突然綻放,從此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日日都是晴天。






菀彼青青


專欄作者


微信公號:青青de太陽島


ID:qqdtyd


新浪微博@匠人菀彼青青


已出版散文集


《活出一個人的精彩,再與全世界相愛》



一個更新比蝸牛慢的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