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系老師」喚醒「覺知」,讓孩子自我管理學習

「佛系老師」喚醒「覺知」,讓孩子自我管理學習

意外的「首創」

「人間四月芳菲盡」,沒料到,五月似火烤。高溫烘烤下的教室,孩子的學習熱情似乎沒有「正點燃」。放學前的幾分鐘,讓孩子們訂正練習,我坐在講台上逐個面批。鈴聲響了,孩子們仍在學習,我仍在批改。一會兒,一個孩子上來說:「老師,C從後門走了。」我一臉愕然,這事還是「首創」。立即走出教室,樓梯口沒有成的身影。我馬上打電話與家長取得聯繫,說明了情況,要求家長見到孩子後,馬上與我聯繫。同時安排班裡孩子們離校。家長回複電話後,趕到學校,我與C的爸爸簡單交流說明了成的學習情況,告訴這件事情等到明天我會找孩子談的,希望他不要打罵孩子(因為我了解C的家庭情況,父母的打罵是家常菜)。順帶把家庭作業讓家長帶回去。

意外的理由

第二天上午,沒有時間與孩子交流。午飯後,回到教室,找來C,站在教室外,有了簡單的交流。

「昨天下午,你提前離開教室,老師想聽你說說是怎麼回事?」

「太無聊了!」 C同學很平淡地說。

我一臉愕然:「太無聊?你是說你太無聊了?」忍不住用反問句。

「嗯嗯!」他的非言語信息出賣了他的內心——他的身體又是不由自主的輕微抖動,如往常一樣,臉上一副不以為然——「死豬不怕開水燙。」

我倒不用「熱水」燙他。

「你知道『無聊』的意思嗎?」

依然笑嘻嘻,不是很明顯的表情。C同學在我面前還是有點矜持。

「無聊,就是沒事做,覺得沒意思。是不是?」

他點點頭,我開始放套路。

「語文課堂,是沒事做,還是你沒做事?」我開始繞他,從語言訓練的角度啟發他思考,這就是轉變認知的過程——符合ABC理論。

他有點木然,身體不再微微抖動。

「昨天下午,大家在訂正作業,你可以訂正,卻沒有訂正,是不是?這是沒事做,還是沒做事?你認為是前者還是後者?」這樣的談話,我喜歡單刀直入,不給孩子思考周旋的時間,選擇題讓他無法拒絕回答。

「後者。」他囁喏著回答。

「課堂學習,我們可以怎樣做到讓自己不無聊?」

我追問,引發他思考覺醒。

「寫作業,聽課。」孩子主動接招,主動從正面思考。

「說得到,就做到,好不好?我們拉鉤,否則,就是小狗。」我戲謔著說,調節氣氛。

我們拉鉤,他的臉上有著一絲笑意滑過。不管他的害羞的笑意,還是調皮的笑意,起碼,此刻他的態度已經轉變。

接下來,就是訓練他的課堂行為。

體驗「覺知」喚醒

下午,第二節課,太陽的溫度和著一群孩子的體溫,教室里「暖烘熏得孩子醉」。想起昨天的「意外」,也不急著講課學習,與孩子一起探尋內心「覺知」的喚醒。

首先,在黑板上工整寫下「知覺」一詞,孩子能明白。改寫成「覺知」,讓孩子們找近義詞——覺察、知曉、明白,很好。語文老師的心理能量課也是語言味濃濃。

我們先畫一個圓形,成為「安全島」——與孩子一起聊過電影《頭腦特工隊》,也做過《做積極好學的陽光孩子》的心理能量課,寫上自己的姓名。

接著,小圓外面畫一個圓圈,分成四個部分,分別寫下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四門學科,意味著我們的學習少不了面對這四門考試科目。

然後,從語文說起,我們可以做什麼——悠很清晰地回答,背誦積累;烜接著說,理解文章;豪說,還有習作。是的,語文學習不外乎積累背誦、理解分析、運用習作等。

這樣的梳理,在圖示中表示,突然之間,孩子們似乎明白了什麼。

思考開始推進:從安全島出發,我們的考試科目有4門,語文學科的任務有這些。那麼,在學習中,不可能沒有壓力和任務。面臨學習任務和壓力,你會不會覺得無聊?

我掃視四周,好幾個孩子點頭,其中竟有心目中的好孩子。

「孩子,你理解無聊的意思嗎?」

一個孩子舉手:「無聊,就是無所事事。」主動掉進陷阱的。

「課堂上,會是無所事事嗎?還是我沒有做事?你選擇前者還是後者?」

「後者。」正能量的孩子是很多的,剛才點頭的孩子也是正能量的孩子了。

「課堂上會不會有些無趣?特別是我們緊張的複習階段。」

「嗯嗯……」好多孩子點頭,俏皮的孩子竟然用誇張的表情極度附和。

「是呀,無趣是可能的,無聊就是不應該的。怎麼辦呢?要不要啟動覺知能力模式?」

「當然!」尉女孩第一個回答,帶動了孩子了聲音。

「是的,覺知!就是敏感地覺察到自己的走神、無趣感,讓自己走出低落的情緒包圍。是不是?」

「對!」簡單的回答,能夠助推氣氛變得熱烈。

「這時,就需要劃掉無聊,寫上『我要』,好不好?」孩子們紛紛拿起筆,在圓圈外周寫字。

第四步,在「覺知輪」的下面寫一段「學習誓言」。

最後,起立大聲地讀出「學習誓言」。

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被點燃了。

一節課過去了。第二節課,課堂紀律、課堂投入程度都有明顯改變,特別是C等幾個「走神王子」,似乎被「學習誓言」包裹著,熱烈地往前走。

第二天、第三天,學習狀態在鞏固!

■■■■■

我和孩子說,今天的投入學習、有效學習,需要覺知能力的相伴。而覺知能力相伴下的學習經驗,會反覆地強化,並印進腦袋裡,成為你的成長經驗,從而促進頭腦的優化發展和發育。久而久之,你成為聰明的人啦!我的孩子們相信了——我經常和他們分享腦科學的故事和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箋藝術心理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紅箋藝術心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