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羅隱的這首詩構思奇妙,跌宕多姿,寫出了內心的最強音

羅隱的這首詩構思奇妙,跌宕多姿,寫出了內心的最強音

談起羅隱,也許你不是很熟悉,他的名氣自然沒法與李白、杜甫相提並論。而且同是晚唐詩人,羅隱也沒有李商隱、杜牧出色。但是讀起他的詩文,你一定聽說過幾句,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還有「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等等。

羅隱的才氣過人,他的詩也很有境界,對人生的認識更加深刻,很多人甚至上門求詩,好不容易得到都欣喜若狂。可是這麼一個有才氣的人,卻接連參加十幾次進士考試都不能中,最後他乾脆想開了,還活到了七十七歲。回想一下他落第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是羅隱自己也寫詩總結了一條,我們看看有沒有道理。

贈妓雲英 羅 隱

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羅隱一生懷才不遇,但別人對他的評價卻很高,「少英敏,善屬文,詩筆尤俊」。也許是宿命,他是屢戰屢敗,此後為了生活,只好依託於節鎮幕府,十分潦倒。

要理解這首詩,就要先說說詩中的那個雲英。羅隱當初以寒士身份參加考試,路過江西鍾陵縣時結識了當地樂營中一個頗有才思的歌妓雲英,兩人互有好感,只是羅隱心裡惦記著功名,便匆匆分手了。

雖然光陰荏苒,卻無巧不成書,羅隱再度落第路過鍾陵時,又與雲英不期而遇。羅隱見她仍在干老本行,自然是不勝感慨,更不料雲英更是詫異,一見面居然還認識他,她驚叫道:「怎麼羅秀才還是布衣!」羅隱嘆息之餘,就便寫了這首詩贈送給她。

這首詩的構思很巧妙,充分地顯示了羅隱的才華。本來因為雲英的問題而發,但作者一開始卻避開那個話題,先回憶往事。我們也可以想像一下十幾年前,作者正少年英俊,躊躇滿志。歌妓雲英也正值芳華妙齡,色藝雙全,所謂女為悅己者容,當年若不是彼此互相傾慕,如何十幾年後還記得對方容貌。

「醉別十餘春」,十餘年轉瞬已過,作者是追求功名,卻屢遭打擊,而雲英也人至中年,近於人老珠黃。第二句「重見雲英掌上身」承上啟下,真是妙筆,一方面表明雲英當初是自己的紅顏知己,也曾經才貌雙全;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落第原因打下伏筆。

作者先讚美雲英的綽約風姿,又說她「君未嫁」,然後回到原來雲英的問題「我未成名」。作者用一種欲就先避、欲抑先揚,委婉曲折、跌宕多姿的筆法,表現了自己抑鬱不平的心情。

如果我不成名是「不如人」的緣故,那麼雲英的「君未嫁」是什麼原因,難道也是「不如人」么?前面已說明了她美麗出眾,這個說法自然就排除了。其實恰好反襯了作者又何嘗「不如人」呢?既然「不如人」這個答案不成立,那麼「我未成名君未嫁」原因到底是什麼,就會觸發讀者去思考。最後一句緩緩讀來,深沉悲切,百感交集,達到了作者抒發不平之鳴的高潮。

縱觀全詩,寫法上以抒情為主,引入雲英為賓,以賓襯主,構思奇妙,收到了言少意多的效果。作者之所以讚美雲英,一是為了表明自己落第並非技不如人,二是感嘆雲英和自己遭遇的不平,也表達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切同情。

當然了,羅隱落第的原因應該很多,例如他平時喜歡發牢騷,在試卷上抨擊時弊,也不願意去逢迎和巴結,說話時嘴上也沒個把門的。當然除了個人方面,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不合理的考試製度,以及唐朝末年的昏庸及腐敗等等。

不過,幸運的是他的詩文得以流傳千古,而且他也高壽,甚至傳說他是金口玉言,說什麼都靈驗,民間有很多關於羅隱的傳說,估計也是為了彌補人們的一種心理落差,也為羅隱的才華正名。我們也可以將「我未成名君未嫁」作為成語,表達一種懷才不遇的越萌心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寫了兩首詩,卻讓一位佳人痴情難解
謀之於陰,成之於陽,鬼谷子談怎樣提高說話技巧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