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公元前757年,鄭莊公出生;公元前744年,父親鄭武公去世,年幼的鄭莊公繼承了鄭國君位。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鄭莊公繼位後的頭二十二年,比起父親鄭武公時,在江湖上還是低調了不少。這不是鄭莊公不想作為,而是別有它因:一是因為年紀小,不通世事;二卻是因為母親與弟弟一直對國君之位虎視眈眈,讓他不敢輕易離開國都半步。

公元前722年,武姜與姬段準備了多年,終於決心發動政變。而隱忍了二十多年的鄭莊公卻突然搶先發動,偷襲了弟弟姬段的老巢京邑,迫使他南下逃亡到了鄢邑。鄭莊公隨即命令大軍圍攻,結果姬段身受重傷,逃亡到了衛國。

一場內亂,在鄭莊公二十二年的精心設計和防備下,終於有驚無險地平定下來了。

可是,意外卻此時發生:因為姬段一家人的逃脫,讓鄭國這場內亂,演變成了引爆東周江湖一場大混戰的導火索。

鄭國東遷以來,不斷地吞併洛陽平原周邊諸侯國,先後滅了鄶國、東虢國、鄢國、祭國、胡國等等子男小國,這讓周邊諸侯都對鄭國側目而視。衛國作為傳統大諸侯國,早就有心遏制鄭國,卻一直沒有找到恰當機遇。如今鄭國內亂,正好給衛國提供了借口。於是,衛桓公當年就派兵攻打鄭國,佔領了鄭國邊境城邑廩延(河南延津北)。鄭莊公隨即反擊,攻入衛國南部邊境。第二年,鄭莊公余恨難消,再次討伐衛國。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鄭莊公兩次伐衛,讓衛國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

公元前719年春,衛國州吁弒桓公自立為君。隨後,為報復鄭國,衛州吁聯合宋國、陳國、蔡國,一起圍毆鄭國。這一年內,四國聯軍兩次攻入衛國,甚至攻擊到了鄭國都城門下!鄭國東遷以來,第一次遭遇到了滅國危機!

幸好老天保佑,因為州吁在衛國不受大臣擁戴,這年底就被大臣石碏設計殺死,這才讓鄭國得到了來之不易的喘息機會。



州吁被殺後,曾經強大的四國聯盟短期內處於癱瘓狀態。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鄭莊公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先後對陳國、衛國、宋國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擊,結果互有勝敗。

此時,鄭莊公敏銳地意識到,光憑鄭國一己之力,已無法壓倒陳、衛、宋、蔡四國,戰機上風。於是,他改變策略,積極拉攏一直處於中立的魯國和齊國,試圖與魯國、齊國結成同盟。公元前714年,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鄭莊公終於成功地將魯國和齊國拉入己方陣營,組建成東周江湖另一強大同盟,與宋國、衛國、陳國、蔡國四國對抗。

公元前713年6月,鄭國、齊國、魯國伐宋,佔領了大片宋國領土;在回軍的路上,鄭莊公又大敗宋、衛、蔡三國大軍,佔領了戴國;9月,鄭國又一次攻打宋國;

公元前713年冬,齊國、鄭國聯手討伐郕國;

公元前712年秋,鄭國、齊國、魯國三國討伐許國,讓許國成為鄭國的附庸;10月,鄭莊公帶領西虢國軍隊殺入宋國,大敗宋國軍隊;

公元前710年,宋殤公天怒人怨,被大臣華督所殺,鄭莊公所扶持的公子馮回到宋國為君,正式宣告了東周江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在這次「世界大戰」中,鄭莊公不但削弱了衛國,更是讓宋國臣服於鄭國腳下,可謂是春風得意。鄭國自東遷以來,還從未與傳統中原大國有過大規模較量。鄭莊公上台以來,花費十三年時間打敗了兩個重要的大國——衛國與宋國,可謂是鄭國歷史上又一次重大突破!

公元前707年,挾「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之餘威,鄭莊公又在繻葛(即長葛,河南長葛縣)大敗前來討伐的王室聯軍,甚至差點射殺了御駕親征的周桓王!

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707年,鄭莊公在江湖上縱橫捭闔,東征西伐,取得了弱衛國、服宋國、敗周王的煌煌戰績,似乎距離稱霸江湖的夢想已是近在咫尺。

然而,現實卻非常殘酷。

公元前701年,鄭莊公一去世,鄭國就陷入了不斷的麻煩中:不但內亂不已,周邊諸侯國更是借鄭國內亂之際頻繁欺壓鄭國——不要說稱霸,在如此險惡的江湖上,鄭國能生存下來都是一件大幸事了!

鄭莊公老謀深算,鄭國實力也如此強大,為什麼鄭國卻無法稱霸江湖?反而是逐漸走向了沒落?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歸根結底,鄭國無法稱霸東周的根源就在於鄭莊公。鄭莊公犯了兩大致命性戰略錯誤,使得鄭國錯過了稱霸江湖的絕佳機會,最後還導致了鄭國的沒落。


鄭莊公所犯第一大致命性的戰略錯誤,就是沒能維持住鄭國與周王室的良好合作關係,最後二者走向了決裂。

鄭國東遷的過程,就是挾王命以「正」諸侯的過程。因為扶持周平王東遷功勞巨大,鄭國才得以成為王室執政卿。

東遷後的周王室雖然沒落,但是王室執政卿身份給鄭國所帶來的利益,無疑極為巨大。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隱公元年,衛國因姬段之亂入侵鄭國,鄭莊公隨即率領王師、西虢國軍隊進行反擊;

隱公五年,雖然前兩年剛與王室交惡,鄭莊公卻又一次動用王師,合作伐宋;

隱公九年,鄭國之所以能與強大的齊國、魯國結成同盟,也是鄭莊公以「尊周」之名促成;

隱公十年,鄭莊公又以宋殤公不朝覲周王為由,聯合齊國、魯國攻打宋國;這年冬,又以違背王命為由幫齊國去懲戒郕國;

隱公十一年,鄭莊公聯合西虢國軍隊攻打宋國,也是動用王室執政卿的權力;

……

可以說,鄭莊公縱橫江湖,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借用王室之名。再往前,鄭武公在洛邑周邊開疆拓土雖然是一己之力,但是如果沒有借扶助周平王之名,鄭國絕不可能滅了這麼多諸侯國還能安然無恙。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周王室雖然是個牌坊,但這個牌坊對鄭國卻是不可或缺。

然而,鄭莊公繼位後,卻沒能維持住與周王室這種合作關係。

因為母親與弟弟時時刻刻謀求篡位,鄭莊公自繼位的那刻起就不敢離開鄭國,所以他執政前期二十多年從未去王室朝覲過。王室執政卿二十多年不見人影,為保證國事正常運作,周平王就想再任命一位執政卿。結果,鄭莊公立刻向王室發出了最強烈的反對聲音。懦弱的周平王為平息鄭國之怒,不得不主動提出周鄭交質以換取鄭國信任。

表面上看,鄭國在這場與王室的權力鬥爭中佔盡了上風。可實際上,鄭莊公的強硬已深深傷害了王室的自尊心!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其孫周桓王繼位。早就看不慣鄭莊公霸道作風的周桓王,剛繼位就想分鄭莊公之政,任命西虢公與鄭莊公同為執政卿。鄭莊公得知此事,立刻派軍隊兩次攻入周王畿,以武力來威脅周桓王!迫於鄭國壓力,周桓王收回了成命,但是他對鄭莊公的嫉恨卻再也無法消除了。

此後,鄭國與周王室之間走向了惡性循環。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任命西虢公為執政卿,位在鄭莊公之下;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解除了鄭莊公的執政卿之位,鄭莊公憤而不去王室朝覲,周桓王順勢聯合蔡國、衛國、陳國一起討伐鄭國,結果大敗……。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王室與鄭國從此徹底決裂,鄭國也就失去了縱橫江湖最強大的政治武器。



鄭莊公所犯的第二大致命戰略錯誤,是與衛國、宋國等等諸侯國糾纏得太久,錯過了鄭國南下發展的絕佳良機。

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710年,鄭莊公所專註的最大事務,就是讓衛國和宋國向鄭國低頭。公元前710年,隨著宋殤公被殺和宋庄公被立為國君,鄭莊公生平最引以為傲的事務終於達成預定目標。在服宋國、弱衛國的過程中,鄭莊公充分發揮了個人老謀深算、縱橫捭闔的特長,為後人留下了一段精彩無比的歷史。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然而,精彩過後呢?

公元前701年,鄭莊公剛一去世,他生前長期扶助的宋庄公就主導了鄭國第一次內亂:將祭仲誘捕到宋國,然後強迫他改立鄭厲公為君!自此以後,鄭國就陷入了長達二十二年的內亂之中,宋國、魯國、衛國、齊國紛紛捲入其中,讓鄭國根本無以得到發展壯大的機會。

鄭國內亂之所以讓眾多周邊國家紛紛藉機「打太平拳」,根源就在於鄭莊公。他在位期間,長時間欺壓他國,與衛國、宋國為首的周邊諸侯國結下了不解的仇怨。所以,鄭莊公一死,當年被他欺壓的諸侯國就紛紛反過來欺壓鄭國了。

鄭國失「盟」寡助,又沒了周王室這塊牌坊護體,被他國肆意欺壓時就顯得毫無抵抗之力。以這樣結局來看,鄭莊公生前與衛國、宋國纏鬥多年,就是一個戰略上的致命失誤。

縱橫江湖22年,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為何鄭莊公卻無法稱霸?

鄭莊公於公元前744年繼位,在公元前701年去世。這一時期,南陽盆地的楚國正全力向漢水之東擴張,卻在三十年間都無法有效突破。南陽盆地及其周邊小國林立,大多還未與東遷後的周王室發生聯繫。早在公元前763年左右,鄭國就滅了胡國,站在了南陽盆地的大門口。如果鄭莊公能果斷放棄與衛國、宋國無謂的面子之爭,轉而將鄭國的發展重心改為南下,以鄭國實力不但能輕鬆將領土擴張到南陽盆地,還能有效阻止楚國日後的野蠻生長。

可惜,鄭莊公在大局觀上的致命缺陷,使得鄭國錯過了發展壯大的絕佳良機。

公元前710年,鄭莊公與蔡侯在鄧邑(河南漯河東南,蔡地)會面,「始懼楚也」。這一年,鄭莊公剛剛完成服宋國的大業;但也就是在這一年,楚國發展壯大,迅猛擴張的勢頭已不可阻擋,讓「小霸」鄭莊公都心生懼意!

如果鄭莊公十年前甚至更早地將鄭國發展的重心轉向南陽盆地,楚國還能有發展壯大的機會嗎?



從公元前722年算起,鄭莊公縱橫江湖二十二年,取得了服宋國、弱衛國、敗周王的輝煌戰績;但由於他在戰略上的致命缺陷,使得鄭國與王室決裂,又錯過了南下發展的絕佳良機。鄭莊公雖然號稱「小霸」,卻因戰略失誤而無法稱霸江湖,豈不惜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