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第一猛將劉永福:組建黑旗軍,擊斃3萬日軍

清末第一猛將劉永福:組建黑旗軍,擊斃3萬日軍

原標題:清末第一猛將劉永福:組建黑旗軍,擊斃3萬日軍


今天我們聊一個清末民初的民族英雄,這不是小編封的,而是被李鴻章、張之洞、孫總山這些人公認的民族英雄。在小編心中,他絕對是清末第一猛將,雖然在戰場上戰功赫赫,但他出身卑微,而且知名度也非常低,他的名字叫劉永福


劉永福(1837-1917)


劉永福,1837年出生於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一個貧窮家庭,職業:農民,年少時跟隨父母過著漂泊生活。13歲開始,劉永福跟隨父親在穿上當水手,拜了一位武術老師為師,學得一身打架的好本領。


1854年,劉永福17歲,這年父親、母親、叔父三位至親相繼去世,只剩下他一個孤兒,埋葬完親人後,他已窮困到一無所有,借了別人一個茅草屋暫時居住,白天出去打工掙錢混口飯吃,晚上住進破草屋裡遮風避雨。


相傳他有一次去山上砍柴,累了就躺在石板上睡覺,夢見一個老者對他說,他是陳近南之後,是一名虎將,應該反清。當然這個傳說只是一種傳說,有點像洪秀全當年科舉失敗犯病糊裡糊塗夢見天父天兄讓他殺清妖的故事。

就這樣混到20歲,1857年,劉永福加入了當時有名的社會組織——天地會,干起了反清復明這樣的神秘事情。


由於會武術,劉永福加入天地會就受到重用,被任為天地會首領吳凌雲的部下鄭三手下當先鋒,1863年,吳凌雲與清軍作戰時戰死,天地會余部由劉永福和鄭三統率。這年劉永福27歲。


1866年,劉永福帶領所屬200餘人與反清起義軍首領吳昆匯合,整編為一個旗,相傳劉永福在一個北帝廟裡看見周公手持一面繪有「北斗七星」圖案、鑲有狼牙白邊的黑色三角旗,模仿繪製了自己隊伍的旗幟,因此這支隊伍被稱作「黑旗軍」。著名武術大師黃飛鴻曾在黑旗軍當過總教頭。(黑旗軍旗幟如下圖)



第二年,清朝派廣西提督馮子材剿滅廣西的農民起義軍,農民起義軍被迫分頭轉移,劉永福帶著他的部隊南撤到了越南。

越南自明朝開始,就是中國附屬國,直到中法戰爭大清國戰敗後簽訂《中法條約》,越南才從中國脫離,這個時間大概1406年——1885年,長達近500年。


1873年,劉永福率2000黑旗軍幫助越南在河內郊外的羅池打敗了法國軍隊,斬殺法國軍隊100餘人,史稱「羅池大捷」。越王擢升劉永福為三宣副督,又賜印信一顆。


1882年,法國再次入侵越南,劉永福率領3000黑旗軍採用伏擊戰,取得「紙橋大捷」。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政府正式收編劉永福的黑旗軍為清朝正規軍,授予劉永福為記名提督。提督,相當於地方的軍隊司令員。


1884年,法國任命李威利為總司令,率2000人第三次入侵越南河內,劉永福率領3000人抵抗,採用近戰、夜戰、誘敵深入辦法重創法軍,在紙橋打死法軍司令李威利及手下將領30餘人,士兵200餘人,第二次取得「紙橋大捷」。

雖然劉永福在局部取得勝利,但中法戰爭整體上大清輸於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法國取得越南的宗主權。劉永福被朝廷召回國,部隊集結於雲南,因劉永福之前加入過天地會,朝廷幾次強迫劉永福裁軍,最後黑旗軍從開始的幾千人縮減為300人。


1885年,劉永福藉機回鄉祭祖,慈禧太后還賜「福」字大匾掛於劉家祠堂。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劉永福被清廷派往台灣幫助辦理防務。甲午海戰後,大清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割讓台灣島及澎湖列島給日本。台灣人拒不接受日本接管,日本派兵攻打台灣,台灣巡撫唐景崧逃回大陸,劉永福留在台灣繼續抗日。

據說他在台灣組織的部隊多次打敗日軍,擊斃敵人3萬餘人,成為我國抗戰史上的民族英雄。


後因彈盡糧絕,劉永福及少數隨從逃回大陸。


從此,劉永福在老家居住,直到去世,享年80歲,一代英雄壽終正寢。



後世多位名人對他都有很高評價:

劉永福「真乃高人一籌,諸統領莫及焉!」——清·直隸總督李鴻章


「為數千年中華吐氣」的「義勇奇男子。」——清·湖廣總督張之洞


劉永福「為越南之保障,固中華之藩籬,其功亦偉矣!」——清·兵部尚書彭玉麟


「余自小即欽慕我國民族英雄黑旗劉永福!」——孫中山


「欽州淵亭,國之宿將!」——民國總統黎元洪


「將軍英勇無比,堪稱北圻之長城。」——越南·北圻督統黃佐炎


「劉永福這些人的英勇氣概實在是太神奇了!」——法國孤拔上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魯迅來了 的精彩文章:

與張良齊名的漢朝謀士,六齣奇計助劉邦平定天下
100年前沙俄為何要修全球最長的鐵路?背後有兩個原因

TAG:魯迅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