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劑拯救沒有審美力的良藥

一劑拯救沒有審美力的良藥

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by吳冠中

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by木心

「白丁會客廳,往來皆鴻儒。」白丁會客廳是中國教育智庫網傾心打造的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教育主題空間。中國教育智庫網的使命是引領並創造未來教育。

5月14日,白丁會客廳邀請到在藝術方面頗有造詣,同時與教育有深厚淵源的容鐵老師,暢談美學教育。

嘉賓簡介

民盟中央委員,中國書法資料庫建設奠基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民盟中央美術院常務院長、國家民族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主編西藏版書法進課堂教科書《書法練習與指導》等五十部余岀版物。

「我心目中的美學教育」

(圖片來源於網路)

白丁:請您先簡單談談對當前美學教育的認識。

鴻儒(容鐵):當下社會已經意識到了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家長、老師、學生也在思考如何看待藝術教育。接下來從幾個方面談談我對美學教育的看法:

1

不應培養孩子畫得像的能力,而應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我作為評委參加過中國美協舉辦的青少年藝術雙年展活動。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興緻勃勃地來到北京,希望能拿獎,希望在首都得到名師的指點。我覺得孩子們的成長是大事,也感覺到一份責任和義務。很多家長會為孩子畫得不像的問題煩惱。我們上一輩普遍缺少美學教育,這一直影響到現在。父母不應該讓孩子們一味以像與不像作為評判標準,更重要的是開發孩子的智力與對審美的價值取向。

(本圖由被訪者提供,名為《土林印象》)

藝術的目的是當人接近藝術作品時產生的心靈共鳴,尤其是當人們在痛苦、寂寞或者歡樂時,能產生共鳴。

藝術教育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像力,要讓孩子感受色彩豐富的變化,要讓孩子展現天真,要讓孩子有對藝術的感悟,對藝術的認識以及對審美價值的認識。要培養孩子對世界的認識,對世界的感受以及對物體的認識。

2

美學教育方面我們曾走過彎路,現在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我國很早就開始了美學教育,但有幾十年我們放棄了美學教育,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要高考,為了升學和就業。國家和民族要培養的優秀接班人,不僅是德智體方面的發展,而且要懂得審美。要有品位,品位就是美學的認知程度。

我們有文化,但是整個民族現在缺乏美學教育,很多人是美盲。我一直提倡要少美盲。很多人在某個領域是出類拔萃的,但在審美上未必有高度。

3

不要把美學教育等同於繪畫,等同於服務

美學教育要讓孩子在心靈上有所感悟。要先找到藝術的本體。人類對心靈的感悟,對美好生活的想像,都是在美的範疇里。美學教育是當代應該思考的問題。

白丁:我們逐步認識到,教育最終的目標是要培養能夠找到自己幸福人生的人。美學教育是否可以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鴻儒(容鐵):我們培養的人要有創造力,有創造力的人肯定要有想像力。想像力與美術、音樂以及其他藝術形式緊密相關。如果沒有對美的評判能力,就沒有審美能力。沒有接受足夠的美學教育,就很難在物質文明越來越發達的未來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幸福人生。

很多孩子美學素養逐年遞減的原因

(本圖由被訪者提供,名為《秋深深》)

白丁:有些孩子喜歡塗鴉,在一些輔導機構接受培訓後,能畫出很棒的作品。但隨著課業負擔加重,美學的素養逐年遞減,您怎樣看待這樣的現象?

鴻儒(容鐵):為了考高分,一些孩子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課業上。其實人的發展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都應尋找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比如,有的人擅長數學,就讓其在數學方面有所發展。當然基礎教育是必需的,但是在接受基礎教育的同時,更應看到孩子的潛力。

要打破長期以來孩子學習時間分配的格局,有些孩子即便接受了一些美學教育,但也是零散的,沒有用足夠的時間接受完整的美學教育。國家提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我們要樹立文化自信,通過什麼來樹立自信?我們不能總躺在古人的功勞薄上,不能總說我們有孔子、老子、孟子,不能總說我們當年有一些先進的技術。當今這個時代能為後人留下什麼?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學教育的價值遠遠超乎想像

(本圖由被訪者提供,名為《祈福》)

白丁:藝術修養是否比過去重要了很多?

鴻儒(容鐵):的確是這樣。

很多人會花巨資買一個奢侈品,但未必會花錢買一件真正打動心靈的作品。國家為什麼要講究家學、家風?這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並不是指知識多少,而是氣質和審美眼光。人要活得愉快,要為時代創造財富,要給時代做貢獻。

生活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圓,而不是一個方形。人一生中除了工作外,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支配。我們要感悟藝術,要旅遊、健身等。

家長和老師要儘可能讓孩子接受美學教育,業餘時間,可以讓孩子們畫畫,採風,多與自然接觸。

另外,隨著社會財富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們解決了溫飽問題後,肯定要考慮更高層次的消費。投入到關於美的消費佔比可能會越來越大。從某種意義上說,接受良好的美學教育的人,未來的就業前景會非常廣闊。孩子們如果對藝術有獨特感受,就可以走藝術道路,當然,社會需要工業、農業、國防、科技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大部分人不走藝術道路,但如果每個人都有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有對美的高度認知,在工作中,對自己的要求就會不一樣。

當今,我們呼籲美學教育很重要的原因是,接受過美學教育的人,心靈是樂觀的,是純凈的。

接受過美學教育的人,在遇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時,能夠化解痛苦和不愉快,這是很有意義的。另外,學美術的人最大的優點是有豐富的想像力,對發展事業也很有意義。

如何保護孩子對美學的興趣

(本圖由被訪者提供,名為《水鄉》)

白丁: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對色彩非常敏感,對畫畫也比較感興趣,但是因為主觀原因,或者學業的增加等等,興趣逐步遞減,家長應怎樣保護他對美學的興趣?

鴻儒(容鐵):在幼兒的眼裡,色彩是浪漫的,蘊含著兒童對世界的看法。為什麼長大以後興趣會遞減?因為沒有接受外部的教育。有些繼續接受相關培訓的孩子,自己對色彩有評判能力,其他人的評價,有時會影響他的創造靈性,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

如何保護孩子的興趣?要不斷加強美學教育。一些外籍的文字的歷史出現過斷層,唯獨中國的文字從甲骨文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提倡中華文化走進校園,提倡文化自信,前提是要讓孩子們學習真正的傳統文化。要點點滴滴地、慢慢地感染孩子,使他們感受到文化的價值和魅力,使其修養提高

接受美學教育最好的年紀和最好的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路)

白丁:哪個年齡段是接受美學教育的最佳時期?如何在相應年齡階段使學生接受美學教育?

鴻儒(容鐵):美學教育開始得越早越好,從小學就可以慢慢培養。

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老師要懂審美。老師的審美水平有多高,學生的開悟就能到什麼程度。可以請藝術家直接參与學校的教育。藝術家應走進中小學,讓學生真正接觸國畫、西畫、雕塑或其他藝術,應該教會學生審美,讓他們意識到藝術就在身邊。

白丁:如果小時候錯過了與藝術教育的結緣,成年後有沒有重新走上美學教育道路的可能性?

鴻儒(容鐵):成年人也可以接受美學教育,但是有難度。很多成年人,甚至大學教授,思維已經固化了。舉個例子,現實中的一束花是粉色的,有畫家認為畫畫時就應把花畫成粉色的,但另一位畫家畫成微藍色的,這種顏色可能更好。我們需要探索,要有創造力,要有想像的空間。成年人學習藝術尤其要注意表達方法與心靈的統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智庫網 的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方海光:互聯網時代的智慧學習與教育大數據

TAG:中國教育智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