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雲作戰:戰場上空的「雲」是為打通戰場「經絡」穿針引線

雲作戰:戰場上空的「雲」是為打通戰場「經絡」穿針引線

原標題:雲作戰:戰場上空的「雲」是為打通戰場「經絡」穿針引線


近年來,伴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一種被稱為「雲作戰」的全新作戰樣式應運而生,或將帶來信息網路時代作戰樣式的革命性變化。所謂「雲作戰」,就是將日益成熟的「雲計算」融入網路中心戰思想,旨在通過高速、安全的網路連接實現各作戰平台的實時交互,提升各軍兵種之間的戰術信息互聯互通能力。未來的「雲作戰」平台,將最大限度地發揮隱身裝備、精確打擊武器、先進指揮控制系統和「有人—無人」系統的技術優勢,成為制勝信息化戰爭的關鍵一招。


「雲端」漫步——

未來戰場的投資風向標


長期以來,美國國防部一直憧憬著打通戰車、艦艇、飛機以及空間衛星數據共享的「任督二脈」。其耗費巨資研製的先進隱身戰鬥機,竟然不能直接與其他作戰平台進行信息交換。即便同是美軍,它們之間的「對話」也得需要「戰場翻譯」才能實現。


隨著「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行走在戰場上空的「雲」,為打破各類作戰平台所面臨的「信息孤島」提供了新的技術思路。所謂「雲作戰」,就是基於「雲端」的聯合作戰信息網路,核心是整合陸、海、空、天、電、網等多維度信息平台,從體系層面實現戰場資源的動態高效管控和快速分散式處理。


為了能在未來戰場的「雲端」漫步,「雲作戰」早已成為各軍事強國投資未來戰場的「風向標」。早在2008年,嗅到信息網路技術「火藥味」的美國空軍就率先提出「在大氣層、太空和計算機網路空間飛行與戰鬥」的全新作戰理念。到2012年,美國空軍進一步發軔出「作戰雲」的萌芽。通過整合指揮控制、情報監視和信息網路,快速交換傳輸來自各平台的信息資源,構建起以全球柵格化信息網路為基礎、信息融合作戰平台為載體的「雲作戰」網路平台。此後,「雲作戰」概念逐漸得到美國國防部的支持,並開始應用到美軍作戰設計和裝備研製之中。

近年來,美軍先後出台《網路中心服務策略》《美軍聯合信息環境》等一系列改革舉措,逐漸形成了以雲計算為核心的聯合信息服務應用能力。在此基礎上,美國空軍基於「聯合信息環境」進一步提出「戰鬥雲」概念,意圖通過戰術通信網路快速交換作戰單元的戰場數據,實現信息資源的高度整合。



制 圖:劉 程


打通「經絡」——


建立高度融合作戰體系

美國《航空周刊》曾發表過一份描述「空中優勢空域雲」的發展願景。在這份「雲作戰」構想圖中,衛星、空中預警機、戰鬥機、無人機以及遠程轟炸機、海上航母戰鬥群等作戰單元通過網路相互連接,在「作戰雲」的支撐下形成一個高度融合的作戰體系。事實上,從早期主要為解決第五代戰鬥機與第四代戰鬥機的信息交換問題,到如今成為美軍的新型作戰理念,戰場上空的「雲」就是在為打通戰場「經絡」而穿針引線。


美國空軍為實現在阿富汗作戰的不同裝備互聯互通,曾緊急開發出戰場機載通信節點載荷。波音公司專門為第五代戰鬥機和第四代戰鬥機「通話」而設計的飛行吊艙,能藉助數據鏈把F-22戰鬥機飛行編隊內部數據傳送給美國空軍的其他作戰機群。未來的「雲作戰」絕不會僅僅把目光停留在機群通信上,勢必會形成一個包羅戰場萬物的資料庫。


「雲作戰」的本質其實在於融合。「雲作戰」是融合所有作戰要素的一體化聯合作戰體系,通過「跨域協同」打破現有武器系統之間的「硬鏈接」,建立起一個集「探測—跟蹤—決策—打擊—評估」於一體的「雲殺傷鏈」,使作戰信息流與武器能量流高度融合。同時,「雲作戰」還將進一步革新戰場作戰樣式,建立集中指揮、分散式控制和分散執行的「蜂群」式作戰指揮結構,實現跨代際、跨平台協同作戰。


「穿針引線」——


激活武器裝備作戰潛能

作為迄今為止面向商業公司的最大一份軍用信息技術類合同,美國國防部拋出的「企業-防務聯合基礎設施」項目將擔負起為美軍提供存儲和派發任務數據、機密信息的職責。當然,美國國防部的終極目標是通過無形的「數據纖繩」把遍布全球的美軍士兵和裝備相連接,哪怕是身處地球上最偏遠角落的士兵,都能從「雲端」獲取自己的任務和信息。


事實上,為了更好地決勝「雲端」,美軍早已開始在戰場上對「雲作戰」進行實戰檢驗。2014年9月,美國空軍F-22戰鬥機首次率領聯合空襲機群,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實施空襲作戰,標誌著美國空軍「雲作戰」實戰檢驗的開端。美軍另一款先進戰機F-35更是「網路中心戰」的概念產物。F-35戰鬥機能在無線電靜默情況下與E-3預警機組成空戰機群編隊,在超視距對抗中實現「A機+B彈」的完美配合,事實上就是「雲作戰」的預演。


「雲作戰」將充分激活信息化裝備的作戰潛能,是令信息化裝備擁有戰場「跨代」優勢的「保鮮劑」。以戰機為例,「雲作戰」中每一架戰機都能實現身份的快速轉換,由傳統的單一身份變成真正的戰場「多面手」。同時,通過與先進戰機聯網,「雲作戰」也將使一大批老式戰機煥發青春,甚至實現平台無人化和體系無形化,將整個空中作戰力量體系「蒸發」進「雲端」。


不僅僅是空軍裝備,美國海軍目前正在實施「海軍綜合火控防空一體化」計劃,旨在將艦艇和飛機聯網。美國陸軍還向著單兵「雲作戰」平台持續發力。正在研製的新型單兵移動雲通信指揮系統,可進一步提升作戰自動化和資源共享能力,實現單兵對戰場態勢的精確感知。

當然,「雲作戰」也並非「無懈可擊」。以F-35戰鬥機的「戰鬥雲」為例,也存在如何核實不同來源信息可靠性的特殊挑戰。此外,在「雲作戰」環境下如何確保「雲端」系統的安全、平台的深度融合和信息的高效提取,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章敏 玥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軍事頻道 的精彩文章:

俄軍「無人戰隊」呼之欲出
6歲的遼寧艦和69歲的人民海軍

TAG:人民網-軍事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