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電單車如何街面運維 員工:一人負責60個點 一天10小時

共享電單車如何街面運維 員工:一人負責60個點 一天10小時

每天早晨6點多鐘就要趕到工作地點,一個人要負責60到70個停車點,一干就是近10個小時。這工作甭提有多辛苦。不過,給享騎公司做街面運維工作的小朱卻不這麼看。「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公司里都是一群年輕人,大家都充滿了朝氣。我們雖然累一點,但是收入可觀,有上升空間。」小朱說,他把這份工作當作事業來做。

小朱是享騎電單車公司400多名運維人員中的一員。其實他並非沒有憂慮。「最近聽說一些共享單車的運維人員互相爭鬥,甚至只要領班一句話就被開除,可見這個行當有多麼混亂。」小朱說,這些事雖然不可能發生在享騎公司,但是,也反映出這個行當,的確應該該規範起來,讓運維人員成為一個技術活,有自己的尊嚴和職業榮譽感。

月入6000元,讓生活有底氣

20歲的小朱來自農村,已經在享騎共享電單車公司擔任街面運維員半年了。小朱坦言,他高中畢業,在老家除了干苦力,跑快遞,或者在一些參觀和娛樂場所當服務員外,就沒有其他出路。

為了謀出路,半年前,他隨老鄉一起來到上海。「我也想掙錢,也想干一番事業,但是並不順利。說實話,這裡是上海,我這樣一個學歷,又沒有一技之長,找份工作非常困難。」

小朱還是很順利的。有一天,他看到享騎共享電單車招聘運維人員的廣告,說每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前去應聘。

這不是小朱的第一份工作,以前他也斷斷續續在一些公司做過,但是,第一次正經跟他簽合同的公司,小朱還是第一次碰到。「我們入職培訓的時候,公司安排我們跟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合同,工資獎金都通過這家勞務公司,按時打到我們的工資卡上,社保也有的。」

因為每天要趕在人們出行之前,對各停車點的車輛進行保養,所以,干這份工作必須起早。「我租房在前,工作在後,房租已經交了一年,不好退。因為住地遠,我每天需要起得很早。」小朱說,一開始,他覺得很辛苦,想苦撐一個月,拿到工資就走。「不過,我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就沒有再動過要離職的念頭。」

第一個月,小朱就拿了6000多元錢。「工資加獎金,竟然有6000多。我看著手機簡訊上的數字,不敢相信,就拿著銀行卡,跑到附近銀行的取款機上去查,沒有錯,這才放心了。」

跟小朱一起出來的老鄉們,大多數人的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小朱說,這份不起眼的工作,一下子就讓他稍稍有了在上海生活的底氣。

我要好好乾,爭取當領班

「其實我們的工作非常重要。往小處說,就是確保公司的車輛能夠正常安全運營。往大處說,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為這座城市的整潔做貢獻。」小朱說,他的心定下來之後,就慢慢地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享騎在上海投放了65000輛共享電單車,而且都具備了牌照。公司要求每輛車每天都必須跟運維人員見面:換電瓶、檢修、整齊停放,都要通過運維人員來完成。

小朱覺得,這份職業,最終是在訓練一個人的責任感。「我們的車,儘管擁有電子圍欄規範停車,但總會被隨意擺放在相關區域,走過路過,我們必定伸手去整理一下,就像整理自己的門前屋後。」

因為自己公司的車輛,從而生出對這個城市細節的愛。這句話從一個小夥子的嘴裡說出來,卻是那樣自然。「在工作中,有時候我們不限於整理自己公司的車輛,其他公司的共享單車,停在我們的停車點上,我們也會一併規整。」

小朱說,在公司培訓的時候,他知道共享單車雖然有競爭,但是更多的情況下,各家共享單車其實是命運共同體。「人們對共享單車的印象,通常不會具體到哪一家。所以,我們平常多伸一下手,幫一下同行們,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給享騎電單車做街面運維還是有出路的。小朱說,雖然目前他們的關係還在派遣公司,但是,幹得好的,關係就會從派遣公司轉出來,直接跟享騎公司簽約。「我把這份工作當作事業來做。我現在努力做,爭取以後能夠當一個領班,服務更大的區域。」

這份工作讓小朱感到踏實,除了收入不錯外,他也感覺到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在眾多共享單車之中,我們公司是盈利的,說明我們的運營模式是先進的,是成功的,是有前途的。」小朱說,整個公司都是年輕人,充滿了創業的氛圍。「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公司。」

車在街上跑,運維不可少

「車子整天在街上跑,如果沒有街面運維人員,這個後果不堪設想。」小朱說,讓他感到憂心的是,很多共享單車公司,並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我在跟同行們的交流中了解到,有些公司把這麼重要的崗位,外包給一些環衛公司,讓環衛工人去兼職。如果你是這個兼職的環衛工人,你會盡職盡責維護這些共享單車嗎?」

收入低,任務重,很多共享單車的運維人員不想幹了。小朱說,因為他們找不到這份職業的社會認同感。「雖然大家都覺得街面運維崗位非常重要,但是,跟這個重要性相匹配的工資呢?職業榮譽呢?有些公司的運維人員,領班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甚至一句話就可以口頭開除一個運維員。」

作為一個一線運維人員,小朱對共享單車這個行業的市場律動感受尤為真切。他覺得,不做好街面維保,不把街面環境當作自己的職責和使命,而一味投放車輛,盲目擴張,最終只會招致市民的反感和政府的調控。

時下,享騎在上海街頭可謂是一車難求,龐大的用戶需求和便捷的出行模式讓享騎電單車聲名鵲起。如何讓所有享騎電單車高效運轉起來,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其中不乏運維人員的高度責任感。為此,小朱特地在現場向記者展示了享騎獨有的電子圍欄技術,通過手機APP精準定位白線停放區域,用戶可以順利借還電單車,同時更方便線下運維人員及時維養車輛及更換電瓶。

「享騎電單車的運維模式,相比之下是比較成熟的。」小朱說,如果有更多的共享單車複製享騎的運維模式,這個行業肯定會發展得更加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申網 的精彩文章:

「新聞+電影」掘金內容產業 《延邊少年》競逐金棕櫚
驚呆!運動鞋竟能和口紅聯名,還把色號做到了鞋子上

TAG:騰訊大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