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珍妮·赫布特恩

珍妮·赫布特恩

【類別】布面油畫

【規格】91.4×73cm

【年代】1918年

【作者】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

【收藏】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看了昨天推介的《向左斜倚的裸體》可能會有朋友說,不懂不懂,怎麼這麼一幅人體畫竟然拍出了天價。其實六月和你一樣不懂,正如不懂這同樣的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屋,在不同的城市竟然會有天壤之別,即便是同一座城中也會有東西之別,這可能也算人們要稱事物為東西的一個原因,同樣的事物產生的差別有時真是一東一西,有時差別還可能會說不清東西,東西居然成了不是那東西。同樣工作8小時,人們的收入也會有天地之別。類似的事很多,這就讓六月想起一個傳說,有人走進畢加索的工作室,表達對畢加索的敬仰,同時表示看不懂他的作品。於是畢加索提問此人聽得懂鳥鳴么,好聽么,得到不懂但好聽的回答,似乎說明著什麼。

人們對審美的感知並不等同於對事物的認知。繪畫作品的畫面,雕塑作品的造型,音樂作品的音律,舞蹈作品的舞姿,與作品是否具有讓受眾有認同的審美價值並無直接聯繫。好比聽不懂鳥的叫聲,並不影響鳥兒帶給我們聽到啼鳴後產生的愉悅或是驚擾。正是鳥兒的音色、節奏、旋律傳出的信息產生了當下共鳴的感應和奇效。那麼問題是鳥兒的叫聲,是不是可有人懂?如果還在糾結這個題面,看來真有一道牆擋在了你與藝術之間。此時只需要感知,好比沒有語言的交流,一個臉色,一個眼神,如此會意,於是乎真會意了。

那麼今天趁著這股熱乎股,藉由繼續賞析一幅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的作品,《珍妮·赫布特恩》(Portrait of Jeanne Hébuterne),來試著捅破你我與藝術之間的窗戶紙。昨天六月尋覓到梵高與莫迪利亞尼的兩點共性,其中說到他倆具有他人難以超越的個性,似乎可以說明一切。梵高的群青色與檸檬黃,以及敦實、粗壯,近乎從顏料管直接擠上畫布的筆觸,成為他的個性標誌。誰再如此作畫,只能是梵高第二,不只是因為只有一個梵高。從莫迪利亞尼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有勞特累克對線條自由的控制,表現出的簡約明快。有塞尚對傳統法則的放棄,表現出的缺乏技巧的稚拙感。有畢加索對空間的拼貼,表現出的造型層次。似乎他更有將塞尚對人物造型與主觀情緒的探索,表現出的拉長和變形的手法,演化成他一貫的表現。或許如此誇張人形的手法源於他從非洲雕刻或古埃及壁畫的啟發,總感到這樣的變形可以跨越現代與古代達到一種微妙的審美平衡。猶如一件精緻的食盒,封裝了各家最拿手的點心,得心應手地把點、線、面、形、色、肌理等藝術語言,包括節奏變化都分層設色隨心所欲地組織起來,只有他可以做到,再有做到的,也只能是莫迪利亞尼第二。

莫迪利亞尼捨棄了對象的質感,卻借著樸實稚拙,又顯冷峻的表現,呈現出一種對原始繪畫的追求,有意識地貼近自己的主觀世界做概括和取捨,這就是莫迪利亞尼最獨特鮮明的風格。再多看幾幅他的畫,你冷不丁會有一種感覺,這不是動畫片中看過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么,一種玩味生活的卡通感,漫畫感,卻是內容和情感,寓意其中的道理都傳遞了,成人能懂,兒童也能懂。此時身患疾病的莫迪利亞尼描繪著眼前愛著的珍妮·赫布特恩,他可能不會想到這個女子在他病逝後,會隨之殉情。但是就在此刻,他大面積用的藍色、白色、棕黃色,似乎在透露出,赫布特恩與生俱來的剛柔相濟的個性,既有一種不食煙火的孤冷,又有一種泛著純純靜靜的傻氣,更有一種可以照亮黑暗,化為光明的果敢。

莫迪利亞尼幾乎所有的肖像或人體畫的背景都不是單一著色,且不會是單一的平面,總會以「角」的布景來自然體現出空間感,這或許是他對畢加索立體拼接空間的另一種理解,花了一番心思後的自然,在不顯質感的肌膚映襯下,更能突出立體的效果,而且烘托出人融於景,景為人生的整體感和一體性。有點緊盯萬花筒中一塊碎片的感覺,看久了一塊,其它塊就一併凹凸了起來。畫面粗細相和,沒有具象的眼睛,表現的非同尋常、乃至有點詭異,沒有神採的傳遞,猶如時裝秀上模特不能有表情,免得搶了時裝的眼。雙下巴和腋毛的捕捉似乎客觀中有點添足,恰能說明莫迪利亞尼想要表達的並不是這一刻的赫布特恩,而是他心中每時每刻的赫布特恩,他的心中並不存在最應該強化與最應該弱化的地方,美就應該如此自然,如此有刻畫,有疏忽,有經意,有不經意。

莫迪利亞尼用不多時開創了獨特且極具辨識度的創作風格,無論他經歷的是非,就藝術而言理應獲得我們的尊重。

【作者簡介】

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義大利畫家,出生於義大利利沃諾的一個西班牙裔猶太人家庭,祖輩大約於18世紀移民到此。莫迪利亞尼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採礦工程師,管理著礦山和林地。他的母親出身書香世家。早期莫迪利亞尼在外祖父的影響下,接觸了博學的哲學文獻,偏向激進的思想,為日後形成獨特的繪畫理念和技藝打下基礎。莫迪利亞尼是家裡的第4個孩子,出生時恰逢家道中落,但是,母親創辦的學校支撐起這個家庭。母親一直支持他想要成為畫家的理想,為他提供是佳的學習環境。

1902年,他就讀於佛羅倫薩弟貝勒藝術學院的「自由裸體學院」。1年後,他又移居威尼斯,成為羽翼未豐的藝術家,在那裡他第一次抽大麻。1906年,莫迪利亞尼來到巴黎,此時,他完全迴避了自己的學術教養,甘願與流浪漢為伍。然而,他卻並沒有放鬆藝術的創作,反而呈現一種多產的狀態,每天創作多達一百張素描。這期間他首先受到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的影響,後來受到保羅·塞尚、畢加索的影響,最終,他自成一體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他還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

=====

一天一幅畫

微信號 ytyf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天一幅畫 的精彩文章:

拉巴斯蒂的綠

TAG:一天一幅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