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作為拱衛明朝京城的精銳部隊,三大營怎麼設置的?

作為拱衛明朝京城的精銳部隊,三大營怎麼設置的?

原標題:作為拱衛明朝京城的精銳部隊,三大營怎麼設置的?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明代京軍有三大營,分別為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亦稱京營,三大營的體制是在永樂朝得以完備的。


成祖朱棣


明初,洪武皇帝在京城內外設置大、小二場,用於教習在京四十八衛,是謂京衛。永樂年間增京衛至72衛,分為中軍、左、右掖、左、右哨,稱為五軍。此外設有十二營,掌隨駕馬隊官軍;圍子手營,掌操練上直叉刀手及京衛步隊官軍,幼官舍人營,掌操練京衛幼官及應襲舍人,這就形成了五軍營的主體。


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得邊外降丁騎兵三千人,編製為營,司職巡哨。設提督內臣二人、武臣二人,掌號頭官二人。該營共分五司,有坐司官五人,教練把總三十四人,上直把總十六人,明甲把總四人,分掌儀仗、御用衣甲等上直官軍,操練親軍衛官軍及遼東備御回還官軍。這就是三千營前身。


明軍操演


神機營亦設置於永樂二十二年。初,明軍征交阯,得火器及其用法,遂設營肄習。該營設提督內臣、武臣等,營制、設官均仿照三千營。後又因得都督譚廣馬五千匹,遂置軍五千名,掌操演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軍。這就是神機營前身。


至此,三大營之製備矣。平時,五軍營操演營陣,三千營操演巡哨,神機操演火器。遇皇帝大征,則大營居中,五軍分駐,其內設步軍,外圍為馬軍,馬軍外圍則為神機營。神機營外二十里,設置營圍。這就是三大營基本營制。


三大營


至正統年間,土木堡之役,三大營損失殆盡。景泰皇帝即位後,時任兵部尚書的于謙從各營中選精兵十萬編練團營,作為京營。至嘉靖朝中期方重新恢復三大營的舊制,不過這時三千營已被改名為神樞營了。


參考文獻:


張廷玉:《明史》


申時行:《重修大明會典》

《明實錄》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張作霖的「東北王」,是靠一盤雞舌餡兒餃子得來的?
抗戰期間民國破密機構最早為何稱「四國五方」?整合後蔣又對其做了什麼精巧安排?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