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評《悠悠家鄉情 情系瀘沽湖》-楊二車娜姆《走回女兒國》

書評《悠悠家鄉情 情系瀘沽湖》-楊二車娜姆《走回女兒國》

「無論我走到哪裡,我的心中總是裝著家鄉,我為自己有那麼一塊雖然貧瘠但美麗純凈的土地而驕傲,那一片山水是我永遠戀不夠、忘不掉的情結。」一個心中裝著故鄉的女人獨自行走在另一個國度,儘管柔弱,卻用自己的堅強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她把家鄉的美帶向了世界——這是一個走出女兒國又走回女兒國的楊二車娜姆。

為了音樂,為了生活,楊二車娜姆二十年間穿梭在美國、歐洲、香港和台灣之間。她就像一直故鄉瀘沽湖的候鳥,不停地飛來飛去。她的故鄉很美,那兒有重重的山巒、翠綠的湖水,湖上的豬槽船、湖畔的村莊、經塔還有親人和童年的玩伴。這就是楊二車娜姆的故鄉——瀘沽湖畔的左所。哪裡有幾代同堂、溫情融融的大家庭,有星光月影中走婚的情侶,有念經朝聖的喇嘛,有趕馬行旅的商人,有情同手足的朋友,有慈祥的母親們,而尤以瀘沽湖最令人難忘。湖水那麼寧靜、那麼藍、那麼嫵媚,水光雲影,湖光山色,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傑作。湖的周圍居住著股氂牛夷的後代摩梭人。在那裡,歷代的摩梭女人們創造了神奇的母系文化,她們用青春、眼淚、汗水和乳汁養育著一方文明,支撐起一個母系部落不敗的旗幟。

從古至今,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在母親的靈旗下,創建了與眾不同的家庭和婚姻制度。我想這也正是「女兒國」得名的來由。在這種母系社會,家庭成員都是一個外祖母和母親的後代,即一母所生的孩子永不分家,永遠和母親與舅舅生活在一起,男不婚,女不嫁,家庭內部都是母親血緣的親人。在這種大家庭里很少發生矛盾,由於大家庭不分家,避免了經濟的分流。她們沒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所以經濟比較集中。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貞節牌坊」,「從一而終」等觀念的影響,也不受政治、經濟、宗教等因素的左右,她們性情自然、單純真摯。

「走婚」是女兒國存在的象徵。當夜幕降臨,許多摩挲男子就開始趕路了,或步行或騎馬而去,乘著月色,在星光明月之下,懷著對情人的思念前行赴約。即使戀情公開,女子也不出嫁,男人只能夜投晨歸、暮合晨離。楊二車娜姆在十三歲成丁禮後也有了自己的花房,這是她嚮往已久的,可真有了自己的花房,有心驚膽戰地怕有走婚者靠近。多麼和諧的真性情啊……

「征服地區總是被被征服地區的文明所征服。」——然而這卻不適用於瀘沽湖畔的走婚制度。文革時期,紅衛兵缺編導了走婚者的一幕悲劇。紅衛兵來後,除了雜寺廟、批地主,還認為走婚是亂搞男女關係,於是等夜深人靜,走婚者開始活動後,紅衛兵破門而入,捉姦拿雙。情侶們成了紅衛兵的俘虜,更為戲劇性的是她們被強迫立即結婚。悲劇產生了,其中一個美麗的姑娘忍受不了屈辱,跳湖自殺了。那以後一段時日,再沒有走婚者的身影。人們選擇走婚還是我們所認為的正常的婚嫁制度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是人們思想觀念、文化內涵有所不同。瀘沽湖畔的人們是要吸收外來的文明,可是那兒的人們不會也不能忘記自己女兒

國的根。

我們所言做的是學會尊重人,無論非洲人在亞洲受歧視,還是亞洲人在歐洲受歧視,都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我們不需要把烏鴉染白,也不用把鴿子染黑,各自保留自己的顏色,世界才會成為一個和諧的、豐富多彩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衾厶 的精彩文章:

TAG:衾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