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丁謂 | 宋朝第一等人,制茶、建築、蹴鞠,樣樣精通

丁謂 | 宋朝第一等人,制茶、建築、蹴鞠,樣樣精通

宋朝是一個茶香瀰漫的時代

茶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中

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連皇帝都有關於茶學的作品

對茶的關注空前提高

茶既可是文人雅士吟詠的對象

又可成為平民百姓的解渴飲品

茶完成了由小眾向大眾的轉變

每個朝代都有各自朝代的名茶

宋代最貴重的茶當屬龍鳳團茶

歐陽修在《歸田錄》中有贊道

「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

說到龍鳳團茶,就不得不提及兩人

一個是丁謂,一個是蔡襄

今天我們就說說這丁謂

丁謂,字謂之,蘇州長洲人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任參知政事(次相)

天禧三年至乾興元年,再任參知政事、樞密使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相),前後共在相位七年

四肢也不簡單,在蹴鞠場上那是健步如飛

你以為這些就完了嗎?不!

真正厲害的是,他還是一位建築大師

在中國建築史上就留有他的著名案例——丁謂造宮

祥符二年四月二十六日,玉清宮開始修建

北宋令三司使丁謂指揮建造

建造這座空前奢華的宮殿

材料的獲取運送到宮殿建成後廢料的運出

務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時

丁謂卻想出了個「一舉三得」的方案

從城外汴水向施工地點挖深溝

一來挖出的土可做燒磚用料

二來引水入溝方便運送物資

三來完工後的廢料填回溝內,既省時又省力

把原本十五年的工期縮短到了七年

這怎麼看,丁謂都是個了不起的人才

但不幸的是

這樣一名宰相在後世史官眼裡

竟被判入奸臣之列

號稱北宋「五鬼」之首

不禁在想,丁謂到底幹了多麼喪心病狂的事

細翻他的過往

不過是些溜須拍馬,懂討皇帝歡心之事

雖然他人品和為人之道頗受爭議

但在宋茶發展史上卻有不少成就

據《宋史》記載

丁謂在出任福建轉運使前

就向宋真宗趙恆上書

對茶鹽專賣制度進行了一波利弊分析

成功引起了宋真宗的注意

很快就獲得了「福建轉運使」之職

咸平年間,他開始北苑龍鳳茶的進御工作

正是他的出現使得「龍鳳團茶」名聲大噪

丁謂到任之後,不畏辛勞,親力親為

穿梭於鳳凰山密林森野之中,監督茶農

每年製作大龍鳳茶各二斤

每斤八餅,作為貢茶

「社前十日即採茶,日數千工聚而造之,即入貢」

丁謂緊抓「早、快、新」三大要求

從採茶到入貢,前後不過十餘日

那個年代的交通狀況

達到這樣的程度實屬不易

在丁謂的精心管理下

龍鳳茶品質不斷臻美

制茶技藝精益求精

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制茶技術

在此過程中

丁謂對自己的觀想進行了一番梳理總結

撰寫出了記錄北苑茶事的著作《北苑茶錄》

《北苑茶錄》共有三卷,雖已失傳

但可從後人書中記載獲取一些信息

《郡齋讀書志》卷一二記有

「監督州吏,創造規模,精緻嚴謹。

錄其團焙之數,圖繪器具,及敘採制入貢方式。」

又蔡襄《茶錄》記

「丁謂茶圖,獨論采造之本,至於烹試,曾未有聞」

我們可以知道,《北苑茶錄》

是一本圖文並茂且記錄了北苑貢茶采造的書

雖沒有完整流傳,但對後世影響依然重要

許多宋代茶學研究開始跟風

圍繞建安茶的茶學著作猶如雨後春筍一般

《北苑茶錄》的出現可謂是宋代茶學的奠基之作

古往今來,所謂的歷史人物

總是被固定且誇張的

標以忠、奸、善、惡的字眼

丁謂奸佞與否

時至今日,我們已無法妄斷

但他在宋代茶學上的貢獻卻是毋庸置疑的

本期編輯 兮淺

參考書目:《中國古代茶書集成》朱自振 沈冬梅 增勤 編著;

《茶與宋代社會生活》 沈冬梅 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知識點:中國四大書院,三個依山,一個傍水
4幅中國古代曠世奇畫:背後故事個個曲折離奇,讓人嘆為觀止!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