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曾經諫言劉禪,苦口婆心說了一段話,劉禪沒有聽進去而亡國

諸葛亮曾經諫言劉禪,苦口婆心說了一段話,劉禪沒有聽進去而亡國

在我國古代,曾經有一段十分奇妙的歷史,那就是三國的時期。這段時期是極其少見的時代,在那個時代里,三個國家以一種較為穩定的形式存在著,雖然,它們的統治者都有那個野心,想要一統這個天下,不過,因為三個國家的實力還是差不多的,所以他們的野心也是一時半會也滿足不了的。這三國的局面,也因此而存在了好幾年。

三國都各有各的領地,而且,他們的統治在自己的領土上也都比較穩定。他們的相互攻打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但統一天下畢竟是歷史的必然,所以雖然這個過程會花費相對長一點的時間,不過,它也終將會完成的。

在這三個國家裡面,蜀地算是塊比較好的地方了,它易守難攻,本來不處於劣勢的地位,那麼,這裡為何還是保不住呢?很多人都說這和諸葛亮大舉向外擴張有關係,諸葛亮每次對外征戰,都會耗費大量的銀兩和財物,漸漸掏空了蜀國的國庫,讓蜀國沒有足夠的實力來發展其他方面。這雖然是一個方面的原因,但是他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早在諸葛亮最後一次發動戰爭的時候,他就已經明白,自己的身體只能支撐到這場戰役了,若是這次還不能勝利,恐怕自己就看不見一統天下的那一天了。所以,他不僅做好了打仗的準備,同時,他還做好了後事的一些安排。

他怕他的主子耳根子軟,會聽小人的話,反而會遠離君子,所以他早就寫出了一篇表達自己的建議的文章,這篇文章寫的十分感人,將諸葛亮對於劉禪的那種忠心全都寫出來了,這篇文章也進入到了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是我們研究古文的一篇十分經典的作品。

他在文章中,告訴皇帝要怎麼做才能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他沒有說一些大的方面,而是從小事情出發,告訴他如何要賞,如何罰,才能讓手下的人都拜服。他還向皇帝推舉了一些人才,這些人才都是經過諸葛亮的鑒定過的,各個都是頂尖的人才,更難得的是,他們還十分忠心。要是皇帝能夠按照諸葛亮說的去做,那麼恐怕蜀地也不至於那麼輕易就會亡。

可是,諸葛亮早早地就逝去了。他的死,不僅讓自己的志向沒有實現的可能,還讓整個國家都失去了希望。他死了之後,沒有人再向他一樣,兢兢業業地輔佐劉禪了,他也漸漸地聽信了小人的話,正如諸葛亮所害怕的那樣,他沒有聽信君子的話,反而聽信小人。

於是,他手下的一員大將姜維被迫離開了朝廷,他手底下曾經那麼勇猛的羅憲,也沒有兵可以用了,曾經那麼神武的人物,卻苦於沒有地方發揮自己的才能。正是因為這樣,蜀地這個地方的實力一年不如一年,劉禪的統治,終於走向了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和珅死後子女下場如何?有兩子一女為何最後連直系子孫都沒有
蔣介石曾問高僧日軍何日投降,高僧說完這三個字讓蔣介石臉色大驚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