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35歲登基,在位17年,能力可與李世民相提並論,卻被人們淡忘

他35歲登基,在位17年,能力可與李世民相提並論,卻被人們淡忘

他35歲登基,在位17年,能力可與李世民相提並論,卻被人們淡忘

明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申時,愛新覺羅·皇太極出生,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的第八子,母親是赫納拉氏,名孟古哲哲,是葉赫貝勒布齋和納林布祿的妹妹。明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並封包括皇太極在內的四二兒子為「四大貝勒。」皇太極文武兼備倍受努爾哈赤的疼愛,從小就熱愛騎射,跟隨父親南征北戰。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因在寧遠之戰失敗,自己也身受重傷,最終抑鬱而死,一開始由皇太極另外三個弟貝勒共同執政,幾年後皇太極被推舉繼承大汗之位。

在即位之初,後金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皇太極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的戰略方針,首先安撫漢人,讓文臣翻譯漢字書籍,極力推崇學習漢文化,同時將漢人和滿人分離開來,自立一庄,啟用漢人自己管理。從而減少了滿洲貴族對漢人的直接剝削壓迫。其次派人丈量土地,不再允許立莊田,採用將各地多出來的土地充為公有等等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消弱了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國家權力,完善了國家政治制度,極大的緩和了各民族之間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同時又解放了勞動生產力,使得農業有了較大發展。

明崇禎九年,1636年五月,愛新覺羅·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女真族為滿洲,並定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皇太極對明朝的進攻仍因山海關的屏障作用所阻隔,崇德年間一共發動了三次入口之戰,每次作戰都分出一部分兵力在關外,以為牽制。公元1642年,皇太極在松錦大戰中生擒重要的漢族大學士、薊遼總督洪承疇,並殲滅明軍五萬餘人。從此,明朝山海關外,就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關寧錦防線被徹底摧毀。

皇太極的死因在歷史上存在著許多爭議,清代記載是「無疾而終」。崇德六年,正當在松錦戰場前線的皇太極得到宸妃病危的消息,等趕回盛京已為時尚晚,皇太極悲痛欲絕,從此身體就大不如前了。再加上平時公務纏身、忙於朝政,最終積勞成疾,於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猝死在盛京清寧宮南炕。皇太極35歲登基,在位17年,享年52歲,為清軍入關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卻由於種族偏見,漸漸被人們淡忘,向來沒有給他以應得的極高評價。其實以皇太極的知人善任、豁達大度、高瞻遠矚、明斷果決、雄才大略,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後,恐怕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中第沒有幾個能夠比得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皇太極 的精彩文章:

他才是清朝最牛的皇帝,人們都記得康雍乾,卻將他遺忘!
他們是皇太極最出名的四個兒子,最後一個的命運真的是太慘了

TAG:皇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