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內家拳發力的秘密,懂了這一點,你就是高手了

內家拳發力的秘密,懂了這一點,你就是高手了

內家拳注重整體勁力在實戰中的應用,而站樁是求得整力的必備條件,因此「靜為本體,動為作用」闡明了大成拳修習、應用的兩個方面。只有具備靜態均整和動態均整,才是真正掌握大成拳。深感大成拳之博大精深,故就自身所得對大成拳發力做一探討,以供深愛此道者研究。 欲明發力之真義,首先要明白「蓄彈」和「驚炸」。蓄者,為力之凝聚,也為縮力。(括弧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筆者認為,不明蓄力就不懂發力。故欲發出強勁,就必須先給自身整體一個極強的壓縮力。大成拳講究「縮骨而發」,點明發力之要害。又如「運力有如蛇吸食」、「束展二字一命亡」等等,都要求先蓄而後發。然而,有人認為:先蓄而後發在節奏上過於緩慢,不如直接出去的快。因為實戰中雙方速度極快,怎能允許你先蓄再發力呢?事實上,大成拳高明之處就在於蓄髮的動作轉換之快,用肉眼根本看不出來。也就是說,在一個抖頓的發力中,已經同時完成了兩個方向的用力,而這兩個方向的用力正好形成向對手擊打的合力。雙方交手,手臂經常接觸,導致手臂受阻,而常人只能變化方向,改變擊打角度。

內家拳發力的秘密,懂了這一點,你就是高手了

大成拳則正好相反,在發力出拳、擊掌時,一定是先瞬間收縮、拉提,使自己身體如撞到身後的大彈簧一般,然後再反綳而回。所謂「順力逆行」就是如此。順力者,與對手運動方向一致,對手出拳擊我,我形體微向後頓挫一下,這時對方之力正是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際;逆行者,我借向回頓挫之力而彈回,正與對方之間架相碰,對方必先重而出。所謂借力打力,如彈簧之反綳,即是此理。大成拳之發力實質是利用反作用力打人,蓄力為作用力(給自身),彈力為反作用力(給對手)。為了證明蓄彈是轉換極快的相反運動,老一輩大成拳家形象地描述發力就是一抖。如果不是瞬間頓挫就抖動不起來,向一個方向運動則更抖不起來。所以抖動的形成就是蓄彈的矛盾統一,王薌齋先生說「力如伸縮不已之彈簧,往複不斷」,也指此抖力而言。 蓄力要如何蓄?老一輩對發力有如下描述:「其跟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指端。」也就是說發力時應該把勁蓄在腰腹,形成鼓盪之力。腰腹鼓盪使勁力下行向雙腳傳導,雙腳因為壓力增大而產生蹬力,同時地面對雙腳有一個反作用力,這個巨大的反作用力再通過腰腹向上繼續傳導至雙手,產生向對方擊打的爆發力,王薌齋先生稱之為「與大地相爭」。腰腹的鼓盪、雙足的蹬踩所形成的抖動使雙手形成抖顫勁,整體勁力發放的道理就是如此,習者可細心體認。(括弧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現在不少習大成拳者在發力時往往忽略了前足的蓄力,他們大都是前足足跟虛起為蓄力,向前向下踩踏為發力。那麼,前足足跟虛起是為什麼?也是為蓄力壓縮,通過前足瞬間的回扒、上提形成。只有瞬間拉提回來,再踩射出去,才會有如踩毒物的鑽勁。所謂如踩毒物,就是意念中把這隻毒物踩得粉身碎骨(為捻勁),而且要把它踩進地里(為鑽勁),具備了踩勁、鑽勁和捻勁,前足不但落地生根,而且具備極強的崩彈力。形意拳講究「手打三分足打七」,大成拳講究「三七轉換」,都是證明腿部力量佔七成,手只佔三成而已。如果下肢力量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手再抖也不能把人打飛(現在有些拳家把人推出去,硬說是發放出去)。從發力的原理分析,欲把人打飛,必須要上中下三盤同時發勁,即上盤的手抖、中盤的丹田撞力以及下盤的崩彈力,尤其是下肢的綳彈至為關鍵。下肢的綳彈不但起到傳導上肢抖撞的作用,而且還有抖撞對方下肢的作用。如果對方下肢被抖起,肯定雙足離地飛出去(當然,下肢抖動不一定非得接觸對方下肢)。 驚炸練習是側重於精神、意念及內勁的訓練。形體的抖頓、縮發是發力的必備條件,而精神力量在發力時也很關鍵,有所感才能有所思,有所思才能有所動,故王薌齋先生有「神功似山飛,運力如海溢」及「動如龍虎」之說。

精神的起動同樣以陰陽切換、矛盾統一為主,而形體力量的釋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擊打的興奮程度(當然要在具備實力的前提下)。前面所談蓄髮一體,如果沒有精神的鬆緊轉換,形體上一定是拖泥帶水,存在斷勁現象。薌齋先生稱精神運動為超速運動,意為超出一切運動速度之上,所以利用神意彌補形體運動速度之不足,故有「形斷意不斷,意斷神猶連」之法。那麼,兩個動作之間如何轉換才不會有停頓呢?薌齋先生就是利用神意之動。他認為,形斷是因為勁力出現了停頓,而使勁力不斷的惟一方法是要追求一個動作發力的結束就已經是下個動作蓄力的開始,如此有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這種訓練沒有意念的配合,形體根本做不到。薌齋先生認為,人體動作如果不出現斷勁,只能利用螺旋原理,在出入以及吞吐變化中,身體總是比四肢略微提前改變方向,這樣明明是若干個動作,但不見有停頓的現象。而神意更是要比身體先動一步,所以神在意前,意在力前,力在形中,故薌齋先生言「勁營自體內,力奮形於外」。 (括弧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內家拳發力的秘密,懂了這一點,你就是高手了

驚抖之力是一種本能反應。沒有練過拳的人在受驚後也會突然一抖,但這一抖是把自己的意、氣、力給抖沒了(俗稱嚇傻了)。而練過拳的人在受驚後全身一抖,瞬間把氣血給貫滿了(俗稱激起鬥志),所以拳學中的驚為蓄,也稱為「反驚」,即對方本來想嚇我,我反把對方給嚇住了,這在發力實戰中至關重要,薌齋先生說「一驚而敗之」就是指此。《內功經》中有「神受而神傷,氣受而氣傷,形受而形傷」。神受而神傷,就是用精神瞬間摧垮對方的精神,即所謂拳打一愣神。氣受而氣傷,則是神動後氣貫全身,使對方神散而氣虧。形受而形傷,則是在對方神散、氣虧之際,拳腳重擊對方。二人交戰,神意先動,神動而擊其魂(精神),形動而擊其體(身體),也就是神意一驚對手,然後拳腳相加,擊其要害。當對手精神失控的一瞬間,他的形和氣都是散的(正是吸氣狀態,所謂倒吸一口冷氣),是最薄弱之時,所以老輩有「魂飛魄散」之說。神動之驚實質就是「目擊」功夫,所謂「不動如書生,一動如怒虎」、「看著是貓,觸之是虎」,使對手沒有思想準備,豈有不敗之理! (括弧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蓄彈驚抖」是大成拳發力之根本,筆者從形體上對蓄彈及從精神上對驚抖做了描述,其目的是為了讓愛好者有一個較為直觀的認識。事實上在真正的發力中,這幾個字是不能單獨分開的,因為「有內無外不成拳,有外無內不成功」,故只有精神與形體的高度統一,才能真正展現大成拳威力。(括弧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鍊,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泛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鍊竅要,為廣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廣大愛好者了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也願做法布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內家拳發力的秘密,懂了這一點,你就是高手了

內家拳發力的秘密,懂了這一點,你就是高手了

內家拳發力的秘密,懂了這一點,你就是高手了

內家拳發力的秘密,懂了這一點,你就是高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