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地方和正史不和,正史中孫堅才是力斬華雄的名將?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地方和正史不和,正史中孫堅才是力斬華雄的名將?

原標題:《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地方和正史不和,正史中孫堅才是力斬華雄的名將?


文/段錢龍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地方和正史不和,比如關羽溫酒斬華雄一節,在正史中,關羽追隨劉備,而劉備當時是公孫瓚的部下,而公孫瓚正在討伐北方的烏桓,並沒有參加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行動。那麼歷史上是哪位英雄殺掉了董卓手下大將華雄呢?這個人就是號稱江東猛虎的孫堅孫文台。

《三國志》中明確記載,孫堅奉命出征,和董卓多次對戰,互有勝負。一度因為兵力太少,忽然遭遇董卓大軍,而被逼退。但是在撤退之後,孫堅不但沒有繼續逃跑,而是反戈一擊。趁著董卓部隊沉浸在喜悅之中,率領剛剛經歷大敗的軍隊,進攻擊潰董卓的西涼騎兵,並且「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殺掉了董卓手下的都督華雄。



孫堅出道很早,早在十七歲時就獨力智破海盜,名揚天下。而在黃巾之亂時,更屢立戰功,擅長攻堅,啃硬骨頭。董卓叛亂時,以烏程侯、長沙太守的身份參戰。後來幫助袁術奪取了南陽,袁術投桃報李,上表為孫堅請封為破虜將軍,代理豫州刺史。也因此,世人皆稱孫堅為孫破虜。


當時的關東聯軍,以袁紹為首,雖然人馬眾多,但是每日不過是飲酒高會。大家不過是假借征討董卓的名義,為自己招兵買馬,擴充實力,然後奪取更多的地盤,索取更大的利益而已。在眾多諸侯中,多數人沒有把心思放在攻打董卓上,當然,還是有三個人與眾不同。一個是曹操,一個是鮑信,一個是孫堅。

曹操雖然不像演義中,是征討董卓的發起人,不過在歷史上,也確實積極備戰。在會盟之初,曹操沒有主動求戰,一來是曹操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想著保存實力,二來曹操兵少,零敲碎打不過是三四千人。其他各路諸侯大都是太守、刺史之流,都是用官府的前來給自己招兵買馬,可是曹操確實拿出自己家裡的前來募兵,自然珍惜很多。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曹操希望能夠尋找最佳時機,一舉破董卓。於是在董卓遷都之時,就算是各路諸侯無人響應,也獨立追擊。很遺憾,精明的曹操遇上了在正史中號稱算無遺策的李儒,結果在滎陽中伏,死傷慘重。


而鮑信則是心存漢室的一位忠臣,雖然天下人皆拜倒在袁紹的門下,可唯獨鮑信看好曹操,認定曹操心存大義,必定能夠匡扶漢室。鮑信曾經把自己的兵馬交給曹操,結果在滎陽也打光了老本。後來曹操兵敗來到兗州的時候,也是鮑信帶頭,恭迎曹操擔任兗州刺史。


而孫堅呢,不但是各路諸侯中平定董卓心志最堅定的勇者,更是大破董卓的第一人。


來源:漢朝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晁錯穿朝服被殺死在刑場,常常使人誤以為他死得很體面
古埃及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是什麼時候?

TAG:番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