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

聯拍在線鑒定專家

鑒定範圍:高古瓷

人物名片

葉英挺,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人,1963年7月生,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館長,資深古陶瓷收藏家。 1981年8月畢業於麗水師範學校龍泉分校,從事教師,並於1983年-1986在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進修深造。1994年任校辦廠廠長。1996年開始到麗水發展,2004年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以龍泉窯青瓷為專題的民間私立青瓷博物館——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

他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走上收藏之路,三十餘載里遍探龍泉窯窯址,收藏龍泉窯青瓷1000多件,從教師、實業家轉身成為一名龍泉窯青瓷鑒藏家和研究者,迄今已出版個人專著四部,在知名收藏類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尤其2005年《發現:大明處州龍泉官窯》問世,將其近十年來的研究成果「龍泉存在明代官窯」這一顛覆性的重大發現公諸於世,轟動一時,被有關陶瓷界考古專家譽為「改寫陶瓷史」。引發中央台等各大媒體的競相報道。

近幾年來,他還身體力行傳播與光大龍泉窯青瓷文化,受邀在多所高等院校及各地藝術鑒藏沙龍做龍泉窯青瓷專題講座。此外,他還熱心文物保護事業,致力于海外文物迴流,並和港台以及日本、美國等海外藏家、業內人士多有交流。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這幾天在日本參觀了出光美術館和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兩場展覽,感慨良多。兩場展覽,不同主題,不同風格,但有個共同點:選的東西很精,真正從審美角度看瓷器,選瓷器,以審美為第一收藏標準。兩場展覽上,都看到了好些龍泉青瓷藏品,非常精美,所以很想分享一下,談些個人感想。另,日本的美術館一般不讓拍照,圖片都是在同行友人「掩護」下拍來的,在此聲明只用於講座學習,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出光美術館——「宋磁」展

訪出光美術館完全是臨時起意。那日午飯後本想和友人一同去京橋古玩街的鈴木店裡看東西,結果一進門,店主鈴木先生興緻勃勃地跟我說,出光美術館有個宋磁展,有非常好的瓷器展出,尤其是龍泉,很值得一看。他遞給我展覽的圖錄,還熱情的告訴我出光美術館在哪裡,說從京橋過去很近,2個站的路就到了。鈴木先生對龍泉青瓷情有獨鍾,也知道我專註龍泉。聽他對出光美術館的展覽讚不絕口,我就瀏覽了下他給我的這本圖錄。封面是白色的底,兩件龍泉,一爐一瓶,兩件黑釉盞。簡潔大方,挺吸引人。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盛情難卻,鈴木店裡的東西就不看了。鈴木說出光美術館4點鐘就閉館,我一看時間,已1點多,和友人拔腿就往出光美術館趕。打了個車,真的很近,車費不到1千日元。計程車是在一座大樓前把我們放下的,但我們找了半天找不到美術館的門,走到後面繞了一圈才發現原來司機把我們放到大樓的另一邊了。

出光美術館的門面很小,不像國內的博物館那麼氣派,要不是門口的海報,還真不好找(語言不通,問不到)。但一進去就有兩個戴白手套,面帶微笑的禮賓引我們進電梯,從電梯出來又有兩位迎賓領我們入內買票,票價每人1千元。

展廳的布置,整潔明快,沒有任何花哨的裝飾,地和牆壁都是灰色調的,燈光顯得特別明亮,藏品看起來一清二楚。這是一次以「宋瓷」為主題的展覽,我們看的重點自然是龍泉青瓷

1.貼花纏枝牡丹紋龍耳銜環瓶

大門進去,第一件獨立櫃里就放了封面上的這件雙耳銜環瓶: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這類裝飾貼花的龍耳銜環瓶,相信大家都見過,國內不乏同款藏品,但釉色好成這樣的就非常少了。這件是傳世品,釉光肥潤,形色兼美,無可挑剔。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人心目中,這類瓶子地位很高。要不然也不會拿來做封面器物。我記得六年前,在日本一個古玩店,也是類似的一件龍耳銜環,老闆從保險箱里戰戰兢兢,畢恭畢敬寧拿出來的,他說這瓶子在寺廟裡存了很多年,言下之意,非常珍貴。但是在國內,這類瓶子往往被輕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去年我們館在北京華夏古玩城舉辦的「青出於藍——首屆龍泉青瓷民間收藏展會」,也有一對同款銜環瓶(見上圖),釉水不亞於出光美術館的這件,而且是完整的一對。當時有客人想收藏,很多人卻表示,釉水太亮看不懂。這說明什麼呢?對於龍泉青瓷的精美能到什麼程度,他們心裡沒有標準,沒有從釉的本質上去認知,沒有從造型、紋飾去把握。在他們的眼裡,「灰頭土臉」的才「開門」,精光發亮的就是「新」。我們的收藏市場、收藏隊伍、鑒賞水平,整體上還有待於提高。

2.弦紋貫耳瓶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這件貫耳瓶的釉水達到頂級,發色瑩潤如美玉,我只能用「敬畏」兩字來描述了。面對這樣的瓶子,如同面對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同款貫耳瓶,故宮博物院也有一件(見上圖),但釉色遠不及此。

3.鳥鈕蓋瓶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這件瓶子是典型的龍虎瓶瓶式,一般成雙成對製作,蓋子捏塑雞、犬為鈕,但這個瓶子沒有堆塑龍虎,是光素的。造型雖不足為奇,釉色確是醇美,粉青釉瑩潤無比。

去年有人收藏了一對釉色特別好的龍虎瓶,叫我去看。但我看了不想吱聲。因為我不喜歡把那瓶上的龍做得稜角分明,張牙舞爪,滿身是刺,而且這瓶子肩上還裝飾了花邊,整個造型看起來很複雜。有的藏家認為,這樣一對龍虎瓶,30多公分高,這麼大很氣派很好,但我個人更喜歡出光美術館這種素身的,含蓄,耐看。後來這對龍虎瓶還是賣到了北京,個人理解不一樣,偏好不一樣。

4.雙魚洗

從大廳走到裡面的小廳,一隻雙魚洗赫然在目: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雙魚洗數量很多,我們肯定見過不少,但如此品相的雙魚洗,不一定能碰上。此洗釉水肥厚,貼塑的魚紋比較大,刻劃清晰、細膩,雙魚姿態特別鮮活。洗用了支架立起來,可以清楚看到它的圈足,十分規整。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不妨和其他精品雙魚洗(見上圖,台北故宮藏品)比較一下

5.鬲式爐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這件鬲式爐就是放了封面的那件,從圖上看不起眼,其實非常精美。實物尺寸較大,口徑有20多公分,釉水通體瑩徹,就像翡翠雕成,里外通透。這是我見過最好的一隻鬲式爐,稱得上是霸氣的王者之尊,也可以說是整個展覽中的精華之器。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再說個細節,此爐的頸部內壁是有一圈凹陷的,很多仿器都是直壁,沒有弧度。那麼為什麼會這樣設計呢?一是加強曲線變化,使器物更圓潤。第二個,可能為了配合金屬蓋的使用。筆者留意過眾多傳世的鬲式爐,頸部凹陷處均有磨痕,這很可能是金屬蓋不停轉動造成的結果。我們現在看到日本人收藏的鬲式爐,很多配了銀蓋子,這很可能就是宋人的使用方法。這些銀蓋是手工製作的,精打細磨,非常精美,或許也是傳承自我們宋代的工藝。日本人把這些東西都保存下來了,他們對漢文化的傳承非常完整,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反思的。

6.簋式爐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這件簋式爐無論圖片還是實物都是讓人感覺「怪異」的。曾經有好幾位朋友都問過我這件東西對不對,我沒有看到實物也不敢回答。直到看到實物,我能肯定,爐子是對的。但從大量的實物比對來看,這件爐子它不是常規的爐式,屬於另類,具有特殊性:口小,器身高,耳部分得很開,整體不協調,看起來彆扭。但是不看造型看釉質,它是典型的龍泉產品。這也說明,龍泉窯窯場太多,工匠的審美、設計不一樣,難免有「出格」的作品。所以古董圈裡也有句話:龍泉無高手。冷不丁看錯,把老的看成新的,這也不奇怪。

7.敞口壺(渣斗)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這類器物的命名,我們國內是叫做「渣斗」的。日本人則根據器型把它叫做「敞口壺」。對於相關問題我曾寫過考辨文章,有興趣的可翻出來看看。

8.鳳耳瓶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這件鳳耳瓶尺寸有近30公分高,釉色純正,但造型不是最美的,肚子有點大,有點壯的味道。我們國內松陽出土印上郵票的那件(見下圖)就比這件漂亮。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還有一件日本私人收藏的鳳耳瓶也很精美(見下圖),尤其鳳頭刻劃清晰,非常形象。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出光美術館這件鳳耳瓶如果放到我們市面上,80%的人可能認為「不對」。而出光美術館的藏品,我整個看下來,沒有錯的東西,都是開門見山的。

9.束口碗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這隻束口小碗,只有南宋才有的造型,和建窯盞有相似處,宋時也是拿來做茶具的。

10.南宋官窯穿帶弦紋長頸瓶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附帶一件南宋官窯器,修內司官窯的弦紋長頸瓶,日本人稱之為「下蕪瓶」。這件瓶子,釉水不是很好,非正燒,呈色上是偏月白的淡粉青,啞光。造型上,似乎也有一些歪了。可能正因為這些原因,這次的展覽並沒有去宣傳它,凸顯它。看得出,展覽組織者是以平常心,以客觀的眼光,以純粹的審美眼光來看待宋瓷,挑選宋瓷,並沒有因為「南宋官窯」這樣的身份標籤給藏品搞「特殊待遇」。

總結:整場展覽看下來一個深刻感受:龍泉青瓷,儼然是這場宋磁展覽的主角。從走進展廳的那一刻起,看著各種宋瓷,龍泉青瓷是最精最靚最引人注目的,其他窯口的瓷器和龍泉青瓷一比,太粗糙,黯然失色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醉美酒器」展

我的一個學生在日本開了多家飯店,生意做得很紅火,聽說我在日本,就約我一起去看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最近的展覽。因為這次的展品目錄上有國寶級文物「曜變天目」盞作為特別展出,他是福建人,喜歡建盞,也知道我除了收藏龍泉,建盞也是多年的所愛。我們都是沖著「曜變天目」去看展的。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和出光美術館不同,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位於一個山腳下。我們從計程車上下來,沿著山路走了十幾分鐘,周邊大樹參天,鳥語花香,非常幽靜。靜嘉堂的門面也很小,不注意看還以為是個倉庫。進入小門往裡走才發現別有洞天,到處是鬱鬱蔥蔥的古樹,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真正是「低調的奢華」。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美術館門口有一張海報,上面有一件龍泉青瓷蓋盒,相信很多人也聽說過。這也是靜嘉堂的一件重要藏品,被定為「重要文化財」。這類蓋盒在我們國內也有出土,古代用作圍棋盒,日本人卻用作茶道「水指」。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靜嘉堂的展覽還沒有出圖錄,只有小冊子。展品還是比較豐富的,有本國的,中國的,還有朝鮮的。中國的藏品除了龍泉窯,還有三彩、磁州窯、景德鎮窯等等。以下是酒器展覽展出的龍泉青瓷藏品(這次拍了標籤,大家可以對號入座看標籤說明):

1.北宋雙系盤口壺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2.兩件荷葉蓋罐

兩件荷葉蓋罐,時代不同,風格迥異,前者拉絲造型是宋元流行的式樣,後者紋飾複雜化,則是明代的做派。以「清香美酒」四字為飾亦見於梅瓶,也昭示了這類器物的用途。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3.葫蘆式執壺

這件執壺的造型比較特殊,上圓下方。設計初衷可能是為了更加實用,這看起來比常規的葫蘆式造型顯然更穩當。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4.匜式盂

匜式盂,日本人標為「片口」。因為在日本,這類口沿上開有一個小口便於傾倒液體的杯子就叫「片口」,而且「片口」也是用來飲清酒的。

匜式盂是元代典型酒器組合之一,河北曾出土過整套的:一副盤盞,搭配玉壺春瓶和匜式盂。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5.高足杯

三件高足杯,式樣不同,製作年代不同。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6.小杯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總結:此場展覽上的龍泉青瓷並不突出,看起來也就是穿插一下。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應該有更好的龍泉青瓷藏品,但由於這次展覽的主題所限,沒有展出。

前面說過,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展覽,我們主要是奔著國寶「曜變天目」去的。曜變建盞據說全世界只有三件,均在日本,而靜嘉堂這件是品相最好的一件,據說要七到十年才展出一次。這次難得看到實物,也想談談個人對「曜變天目」的一些看法。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首先是名稱,「曜變」兩字並非源於我們中國,而是日本人命名的。建盞為茶而生,因茶而盛,我們古人對建盞的審美是和茶分不開的。宋代詩詞文獻不乏對兔毫和鷓鴣斑的讚美,卻唯獨沒有「曜變」。

鷓鴣斑

點茶三昧須饒汝,鷓鴣斑中吸春露。

——北宋 僧 惠洪《無學點茶乞詩》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鷓鴣斑建盞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大自然中的鷓鴣鳥。顯然,」鷓鴣斑」酷似鷓鴣鳥胸部羽毛的斑紋。

鷓鴣鳥的叫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是宋人最愛寫入詞里的鳥。建盞燒出鷓鴣斑,自帶詩意,定倍受文人喜愛。

兔毫盞

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宋徽宗《大觀茶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葉英挺:看日本館藏的龍泉窯青瓷及其他

兔毫建盞

仔細觀察以上兩例建盞可以發現,其釉面特徵內外一致。這說明無論鷓鴣斑還是兔毫紋,都是在窯里自然形成的。從傳世建盞來看,兔毫數量相對多,鷓鴣斑很少,這說明鷓鴣斑的燒成溫度區間可能比較小,燒制難度較兔毫要大。另外,油滴也屬於鷓鴣斑一類。

相比之下,曜變盞雖然內壁五彩斑斕,夢幻如星空,外壁卻是光素的。這是什麼原因呢?筆者認為,曜變之斑非自然形成,很可能有人為的因素。也就是說,想燒出鷓鴣斑的效果,人為裝飾了一些斑點。仔細觀察可發現,曜變之斑僅在於釉面,而鷓鴣斑、兔毫都是從釉層肌理上顯現出來的。

曜變建盞之所以受追捧,被奉為「神品」,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物以稀為貴」。所以幾年前杭州出土的半隻曜變盞都引起不小的轟動,因為燒出發藍的效果太難,留下來的太少。但看待曜變盞,個人認為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冷靜思考,實事求是地去評價。如果曜變的形成不是出於天然,而是人為所致,那就不是神來之物,既不會被選入宮廷,也不會被詩人讚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拍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不用此刻倫敦彼刻巴黎,精彩盡在聯拍!這份歐洲日程請收藏
先睹為快!邦瀚斯香港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重器通覽

TAG:聯拍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