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話為什麼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

老話為什麼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

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在教育還不普及年代,對於子女的培養教育,多靠口口相傳的「民間智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俗話」與「老話」。在我們老家就流行這樣一句,叫做「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這裡的男人就指的是老公,而橫事就是指離經叛道、違法亂紀的禍事。

最近,網上被刷屏的「嚴夫人」事件終於有了結果。此消息一出,立即引來網友們的激情調侃。嚴夫人」的現身說法,再一次證明了老祖宗們的智慧,「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是千真萬確的處世真理。

老話為什麼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

其實,作為家庭最最重要的一員,女人在其中的引導作用遠遠大於粗枝大葉的男人。為此,古代先賢,擬或就是普通先民,對婦女在家庭與社會中的積極作用都作為極為到位的總結,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極有道理的名言。

老話為什麼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

比如,「男人有福不是福,女人有福帶滿屋。」因為女人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她能夠影響整個家庭的情緒健康。作為兒媳,你得孝敬年長體弱的公婆,如果是位惡媳,婆媳天天戰火不斷,那這個家就無溫暖與溫情可言,身處其中的老公與子女,都會大受其傷;作為妻子,你得善待與之相依為命的老公,如果是個悍婦,天天蹲在老公頭上拉屎,那這份情就勢同水火,老公肯定會轉戰他鄉,說不定就能幹出什麼禍事來;作為母親,你得教養子女,如果是個心無善惡之念的糊塗老媽,不給子女以正確引導,那麼子女的未來將會是一片灰暗,甚至會走上犯罪的歧途。

老話為什麼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

有人說,看一個人是不是貴族,不要看他本人,而是要看他家的女人,他的母親、他的夫人、他的女兒,如果都具閨秀范,那麼,這個家庭一定有深厚底蘊的善良之家。孟母為了讓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曾三遷其家,結果,為中國培養了一代聖賢;岳母為了讓岳飛能一心事國,在其背刺字留痕,讓岳飛終成千秋忠義。

老話為什麼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將女性的某些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歸於封建糟粕,比如要學會做個「賢妻良母」,比如要能「相夫教子」……這些曾經被人稱頌的東西,彷彿一夜之間都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代之的是無邊的功利與自私。

老話為什麼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

「妻賢夫禍少」,女人賢惠,男人就災禍少。記得很久前看過有一文章,講述的是一位縣委書記的墮落史:那位仁兄年輕時因為家庭貧困,新婚之夜痛哭得枕頭都濕了,因為老婆家庭條件好,看不起並難為他的家人。

老話為什麼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

來發憤進取當上了縣委書記,但還是因為腐敗進監獄了,因為貧窮的窘辱刺激了他。他的墮落除了與自身有關外,他的老婆不能不說也是「始作俑者」。現實中就有這樣的女人,哪怕她爹是個村長哩,她要嫁個農民都認為自己是官家子弟,傲得像公雞一樣,指望她們孝順公婆,齊家敬夫那都是很難的事兒。生活在女人白眼下的男人,要想善終,還真難!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事 的精彩文章:

建校809年,獲116項諾獎,這所世界名校有哪些成功秘訣值得借鑒?
明朝七下西洋的大太監鄭和子孫滿堂?泰國一女教授自稱鄭和後代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