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痛點都是捏造的?看傳統和新型家電企業眼中的智能家居|華興·湃圓桌對話

痛點都是捏造的?看傳統和新型家電企業眼中的智能家居|華興·湃圓桌對話

雷鋒網消息,智能家居經過多年發展,業內一直在探索需求點和應用場景。從早期的可穿戴設備,到智能路由器,智能電視等家電系列,陸續出現了幾種出貨爆品,如掃地機和智能音箱等。

不過在智能家居的發展過程中,傳統大型家電企業和新興製造商的視角必然不同。智能家居市場未來最看好哪類爆品形態及應用場景?開創新品類還是替代舊品類?小公司還有沒有機會?

在5月16日的「華興·湃」智能家居論壇的圓桌論壇環節中,美的智慧家居科技總經理李強、青島海爾生態圈創新業務總經理廖信、獵戶星空首席戰略官王兵和純米科技CEO楊華,與主持人華興資本董事劉英航一起探討了這些行業中最熱門甚至尖銳的話題。

痛點都是捏造的?看傳統和新型家電企業眼中的智能家居|華興·湃圓桌對話

以下是雷鋒網根據現場討論內容做的精編和整理。

憑空捏造出來的痛點

雖然智能家居已經發展了幾年,但我們講電飯煲、空調,隨便在街上拉個人都能知道,但如果要問他什麼是智慧家居,恐怕沒有幾個人懂。為什麼會這樣,問題出哪裡呢?未來哪類爆品形態及應用場景最有前景?

對此四位嘉賓發表了相似的觀點:目前很多智能家居的痛點都是廠商憑空捏造出來的,不是用戶真正的痛點。

廖信認為,好的智能產品應該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目前許多解決方案對用戶而言是只是錦上添花,有它可以,沒有也不可惜。在智能家居領域,用戶剛需產品的智能迭代是重點,比如門鎖本身是剛需,智能門鎖又解決了用戶痛點,所以會增長很快。

在智能家居領域,短期內最大的機會還是智能單品。比如以前冰箱可以存儲食物,但現在人們希望食品能夠存得更久,甚至能夠提醒用戶食品是否過期。把這些家電做得更好,就會有很大機會。

楊華則表示,廚房小家電是一個大產業。如果某用戶買了某公司的A產品,又買了B、買了C,他會越來越有興趣,可以在廚房聽著音樂,非常舒服的做菜,這可能是智能家居的一個突破點。

與此相反,像開關燈、開關窗帘這一類智能家居則可能比較難做,這類產品是一個To B的市場,用戶買回去後很難自己安裝。但是作為智能家居的入口,如果WiFi植入成本很低,單價低於1000元的話,堅持做5年~10年還是有機會的。

小公司還有沒有機會?

在融資服務中,從可穿戴設備到智能家居產品發展模式,有兩個不同的類型。一種是創新領域的品類,如無人機和平衡車,大家或許會質疑其市場空間;另一種則是對既有品類的升級改進,如智能家電,既有市場空間巨大,大家會質疑新進入者是否有機會。

兩種類型下均有成功的案例,前有大疆,後有小米。那麼到底是該選擇開創新品類還是替代舊品類?

在王兵看來,智能家居領域對小公司來講,是不太容易做的。除非公司底子非常好,在某些技術上有積累,在硬體領域有足夠強的實力,又可以拿到大量的資金,在強大資金的支撐下,或許有一些小公司能做起來。

楊華同樣表示小公司有機會,但概率不是很高。現如今大家的工業水平都差不多,做軟體的人更能決定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就像亞馬遜出智能音箱後,硬體方面其實沒什麼可談的,但它背後蘊藏的想像空間都集中在軟體方面。

痛點都是捏造的?看傳統和新型家電企業眼中的智能家居|華興·湃圓桌對話

廖信則認為,智能硬體領域僅靠一個好的idea是不夠的,即便從世界範圍來看,能走出來的新企業也非常少。要創業一家智能硬體公司會非常難,供應鏈、渠道各方面的資源都很難整合。

最早提出智能音箱概念的企業不一定是大企業,但最後真正能做到幾百萬、上千萬台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大企業,而且都有非常強的硬體基因。無論是開創新品類還是替代舊品類,能不能找到切入點、整合供應鏈和渠道資源把它做大才是最重要的。

商用場景、共享家電

目前各家企業都在推出智能平台,也紛紛與BAT等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對於大型家電巨頭,如何看待互聯網企業的賦能與競爭?在智能化時代如何打造新的競爭力?

李強將智慧家居領域的機會點分為三種:1、聯網之後大數據的應用,但是目前還沒有找到突破口。2、全套互聯型的家電,全套解決方案。面向地產和現在的新零售、新的消費者群體提供全套的、含智能家電和智慧家居安防系統的全套解決方案。3、創新的品類。

王兵表示,目前人工智慧所處的發展階段還不足以實現通用人工智慧,包括自家正在做的機器人其實也處於早期階段。當前智能產品的應用都應該定位在特定的垂直領域,且需要非常多的技術積累。

痛點都是捏造的?看傳統和新型家電企業眼中的智能家居|華興·湃圓桌對話

獵戶星空已經推出了一款全行業最便宜的消費級機械臂,可以模仿人類雙手的幾乎所有動作,可以做菜、打掃衛生等等。但從今天的技術水平來看,快速進入家庭還是很困難的,做機器人這件事情是一個長期的打算。

智能家居的明天

在對產品和市場進行分析後,四位嘉賓分別暢想了三五年後的智能家居發展以及終極形態。

楊華認為,企業所能做的就是把基本的產品做到爆款,把每樣產品都賣到100萬台,並將人工智慧、語音交互放進去。智能家居的終極形態應該是,小白電基本都聯網,控制終端只有一個且至少能執行三級以上的邏輯判斷,用戶可以與終端聊天說話。

王兵的看法是,智能家居的最終形態是一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控制家中所有電器、感測器,它可以看做是家庭顧問或傭人,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地方它都能幫到。

李強表示三五年後毫無疑問會員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智能家居,但不要寄希望於完美,這一定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廖信認為在三到五年的時間裡,最大的門檻不在於人的想像力或商業模式,而在於技術成熟度和商用化能力方面的限制。現階段要做的不是讓家居更智能、更有科技感,而是如何讓老百姓通過智能家居產品切實提升生活品質。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雷鋒網智能硬體板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2B2C兩手抓,霧鏈要借霧計算打造區塊鏈開放生態
中興提交暫緩執行拒絕令申請,積極信號釋出危機將化解?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