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會控制情緒,是一個人成熟的重要體現

學會控制情緒,是一個人成熟的重要體現

天空之城

 我愛南京

李志 

00:00/03:43

第262期

2018.5.15

01

前幾日,和一位朋友見了面,許久沒聊天的我們,準備找個安靜的咖啡館聊聊天。

一見面,便看到朋友垂著一張臉,出於關心我問了她緣由。

朋友告訴我:「你知道嗎?怎麼會有這麼沒素質的人。我剛剛走著走著,一個小孩踩到我腳上,我本來想想算了,結果那孩子媽媽也沒和我道歉,只是問了他家孩子有沒有碰到。我新買的小白鞋啊,你看,都髒了。」

我安慰她,一雙鞋子而已,可能小孩淘氣,不至於生氣,就當他們沒有素質。

朋友沒再說什麼,本以為我們能開始愉快地聊天了,但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朋友成了吐槽者,而我成了那個傾聽者、

她從最近的工作不順利、領導讓她頻繁加班,說到和男朋友的事情,一件件、一樁樁、無不是在吐苦水,心情不好,不順,想跳槽,想分手。

那天聊天結束後,我的心情也莫名的不好。

我們常常可見一種現象,一個孩子,它對於很多事物的判斷力和著力點是出於本能的反應。

比如:收到生日禮物時的喜悅,他們會開心地手舞足蹈;當他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某樣東西時,會嚎啕大哭;他們被老師和家長批評時,會委屈地撅起嘴巴等等。

這些現象的發出者是孩子,他們的情緒是自身最先反射的回應,也是最直接、最客觀的表達,所以,我們經常會說,孩子是最真實的。

這些情緒的釋放是我們在孩童時期會頻繁出現的,當將這些放之於成人世界中時,呈現出的狀態並非直爽,而是不懂事。

越長大,我們越需要明白,情緒是需要控制的,這是我們逐漸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02

控制好情緒,需要我們具備自我認知的能力。

曾在一節情緒管理課中,聽到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最近十分苦惱。原因是自己的丈夫升職成了公司的副總,這本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卻成了她不愉快的導火索。

在她看來,老公升職後,一是陪伴自己的時間減少了,二是男人一旦有了權力和金錢,受到的誘惑會更多,三是丈夫在進步,而自己卻沒有任何發展,擔心自己被拋棄。

這些擔心讓這位女士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中。她開始變得暴躁、不願和丈夫過多交流,不做家務,也不願意打扮自己。

這個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位女士的情緒失控根源來自於自我的認知不清。

她帶著固有的社會觀點和自我的判斷去評價丈夫升職這件事情,對一些尚未發生的事情加以猜測和推斷。這將會導致結果的不客觀和不必要的誤會,讓自己始終處於循環苦惱當中。

所以,我們學會控制情緒最關鍵的是學會自我的認知。

很多負面情緒的產生,是我們自己的強加判斷,並非事實和將會發生的事情。

能夠保持理性的思維,在一些問題的思考上,跳出自己的世界,去看待,會讓我們有更清晰的認知。

在這個故事中,如果妻子可以這樣思考:丈夫是最親近的人,首先應該相信他可以抵制誘惑;其次,應該給予丈夫支持和鼓勵,做好家庭的後方保障;最後不斷讓自己進步,從外到內,跟上丈夫的步伐。

她的焦慮都是一種不自信和不信任的體現,如果可以做到這幾點,那麼這位女士的焦慮情緒會減少很多。

沒有人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緒。真正能幹的人,是時刻留意,不要讓自己栽在壞情緒中。

03

學會控制情緒,需要我們找對方法去釋放。

有一部分的情緒產生,是我們過度的壓抑自己,沒有得到充分的釋放。

糟糕的心情長久得不到有效地舒緩,會導致負面情緒積聚在體內,一是影響心情,二是影響健康。

一位創業的朋友,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室和家,不鍛煉、不旅行。每次看到他都是喜笑顏開,從不會向別人談及自己的工作。

期間經歷過幾次波折,好在都化險為夷,但在最近一次的失敗中,他所有的情緒一次性宣洩而出,他把自己關在家裡,誰去看他,他都給別人甩脾氣,雜碎了很多東西,也不願意聽任何勸誡。

數日不見,整個人憔悴了很多。

負面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因為各種原因。

但我們很多人會選擇將自己的情緒進行隱藏,自我消化。這看似不會影響別人,但久而久之,會讓自己更不堪重負。

情緒需要控制,但控制中也包含了合理地釋放。

當情緒發生時,我們要及時地去排解。

我們可以做些運動、聽音樂、或者找別人傾訴(但不要太頻繁)。

每一次情緒的釋放都是我們自我調控的過程,及時的化解會讓負面情緒逐漸減少,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當然,生活中仍有一些怎麼都化解不去的情緒,那隻能交給時間和自我的握手言和了。但大多數的情緒都是一些小問題引起的,我們可以釋放,也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

真正優秀的人,以做事為主,傷害大局的情緒擺在一邊。控制情緒,才能成就最大的能力。

04

學會控制情緒,需要我們和情緒做朋友,達成共識。

我們之所以會厭煩負面情緒,是情緒產生的一系列反應使得我們不悅。比如身體上的不適:頭疼、乏力,又比如行為上的不快:對人亂髮脾氣、做事不能集中注意力。

這些附加的東西會讓我們討厭壞情緒,其實呢,情緒它本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包括積極的和消極的。

我們想要戰勝它,就要和它做朋友,把它當做一件平常事,用平常的心態去面對它,從內心我們就不再害怕它的出現了。

不要過分關注情緒這件事,而是關注產生情緒的原因。

我們為何會焦慮,為何會如此煩躁。

舉個例子,我們在面臨考試的時候,尤其大學的四六級和考研這類考試,我們都會莫名的焦慮和緊張。看不進去書、做不進去題。

那我們就要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原因也許是自己的基礎太薄弱,擔心自己考不過;也許因為時間太少,課業太多,沒有時間去複習和準備;又或許是我們太懶,總是拖沓。

這些都是我們焦慮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我們就要告訴自己,這些因素能不能解決,如果可以,那就列出計劃著手去做,如果不能,就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和討教。

當我們能夠回歸到一件事的本質上,去正視、去解決時,負面情緒自然而然就會減弱,甚至消失,這就是我們需要與情緒達成共識,你越不害怕它,它便越不會影響你的生活。

羅。伯頓說過:如果世界上有地獄的話,那就存在人們的心中。

很多的消極情緒是我們主觀造就的存在,如果我們可以從自身去調節、去化解,那麼負面情緒會越來越少,我們也會越來越快樂。

不是嗎?

—End

圖片來自花瓣網

往期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達令 的精彩文章:

一個不喜歡你的人,又怎會在乎你呢?
90後的QQ時代,還在嗎?

TAG:羊達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