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愷撒堡之夜」音樂會於巴黎奏響 助力國際多元文化交流

「愷撒堡之夜」音樂會於巴黎奏響 助力國際多元文化交流

5月16日晚,第十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多元文化節「愷撒堡之夜」音樂會,在中國珠江鋼琴集團歐洲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於巴黎一區盧浮堂成功舉行。

巴黎一區區長勒加雷(Jean -Francois Legaret)、一區政府文化事務負責人卡爾拉(Carla Arigoni)、奧斯卡電影音樂獲獎作曲家馬爾德爾(Marc Marder)、巴黎19區副區長居里(Jean Jacques Curiel)、巴黎大法院法官卡尼雅爾(Laurent Caniard)、法國潮州會館榮譽會長吳武華、法國華僑華人會副主席董曉燕、法國當代藝術品鑒定家阿朗達斯派(Aigle Arendhasper)、法國國際妙音同善會秘書長劉遠等中法貴賓出席了當晚的音樂會。

音樂會還特別邀請了法國上思戲劇團隊負責燈光和舞檯布置及網路直播,讓現場和線上的觀眾們更好地欣賞到在西方教堂里創造的東方禪意及多個國家多種文化巧妙交融帶來的音樂之美。

作為2018中國主題音樂會的主辦方,中國珠江鋼琴集團、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會與巴黎威薇音樂文化中心共同推出的「愷撒堡之夜」音樂會,由中法德三國音樂家及中國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聯袂演出。此次盛會融合了西方歌劇、童聲合唱、原創東方音樂及禪宗武術等多種元素,這種別具匠心的文化創新引起了中法觀眾高度共鳴。

巴黎威薇音樂文化中心的威薇童聲合唱團帶來經典法語歌曲《我心中的風車》和原創歌曲《小飛龍》,拉開音樂會的序幕。一首《少林!少林!》讓熟悉少林寺電影的觀眾對接下來少林武僧的表演更是充滿期待。合唱團不設指揮,團員最小的只有三歲半,小朋友們以天然純凈的狀態直面觀眾,稚嫩的童聲宛如天籟,讓觀眾們非常感動。一位觀眾表示,以前一直不懂什麼是天籟之聲,來聽了這些小朋友們在教堂的歌聲才真正明白。

有別於童聲的天然清澈,德國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扎德(Luisa Zade)與著名鋼琴家周勤齡帶來的莫扎特、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的經典歌劇選段表演充滿極高的藝術修養,配合天衣無縫,雍容華美,大氣磅礴,時而高亢入雲,時而低回婉轉,獲得觀眾們的熱烈掌聲。

國際打擊樂家蒂埃里·米羅里奧與周勤齡合奏禪樂《三寶歌》,配合少林武僧釋延匌精湛的武術表演,完美詮釋了禪的豐富與博大。釋延咨作為少林寺第34代武僧展示了少林「柔拳」,在音樂配合下剛柔並濟,令人賞心悅目。

著名旅法長笛演奏家王偉與米羅里奧、鋼琴家侯娟共同演繹了周勤齡女士委約法國作曲家及缽樂演奏家阿蘭·克萊姆斯基創作的「天簌」:十幾隻西藏缽在敲擊下奏出不同的美妙樂音,與鋼琴、長笛配合,組成奇妙的樂曲,層次鮮明又天然一體,讓觀眾們擊節讚歎。

之後,王偉將自己創作的《時間之路ll》奉獻給觀眾。他用塤與長笛、鋼琴、缽共同創造出一個由古至今,由遠及近,穿越時光,環繞鴻宇,從泛舟清晨直到煙波暮彩的絕美樂章。這一作品中使用的「塤」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距今已有7000年歷史,最早出土於河南。而演奏者和作曲者王偉也是河南人,與河南嵩山少林寺共同組成本場音樂會的三個河南元素亮點。

音樂會最後,由周勤齡、米羅里奧、王偉和兩位少林武僧共同演繹了周勤齡女士委約的作品《無等等咒》。「無等等」在佛經中意為最高等級不可再超越,音樂和功夫的結合碰撞出不落凡俗的火花。釋延咨和釋延匌二位武僧的棍劍表演,如龍騰虎躍,又行雲流水,讓很多觀眾第一次近距離領略到真正的少林功夫帶來的視覺震撼。

巴黎一區政府文化事務負責人卡爾拉在音樂會後表示,本次音樂會非常成功,十分符合多元文化節的宗旨,並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她感謝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會主席周勤齡女士為觀眾安排了一系列精彩的節目。

此次音樂會的主辦方之一,長笛演奏家、威薇音樂文化中心校長王偉認為,不論音樂還是武術,或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方面,隔著電視、電腦屏幕與在現場近距離所能感受到的完全不同。在現在這個手機能解決一切的時代,如何讓大家走進音樂廳、博物館、體育場去觀看和感受真正的表演和賽事,感受人與人近距離的接觸與交流,是特別重要和有意義的事情。

作為此次音樂會的主辦方,中國珠江鋼琴集團歐洲公司總經理羅穎女士表示,珠江鋼琴集團至2018年已蟬聯17年全球鋼琴銷量第一,這個好成績讓他們更加堅信長期以來努力的意義,就像音樂家和少林武僧一樣,所有本事都是一點一滴苦練得來,不可以有半點虛假。所以,對於珠江鋼琴集團、愷撒堡鋼琴品牌來說,贊助第十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多元文化節的中國主題音樂會是很好的契機,希望能推動有質量有傳承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人與國際之間的交流。此次合作是珠江鋼琴集團與周勤齡老師、威薇音樂文化中心的第二次合作,三方都認可對方對品質的高度追求,這也是企業和音樂家最應具有的長期發展必要因素,所以大家都希望在未來能達成更多合作,繼續加強中國文化、中國音樂在國際間的交流,承擔中國一流樂器製造企業和中國藝術繼承人共同的社會責任。

200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宣布5月21日為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2005年10月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三屆大會通過《保護文化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多樣化公約》。這意味著文化多樣性原則被提高到了國際社會應該共同尊重和遵守的倫理道德的高度,並同時具有了國際法律文書的性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多元文化節每年都在世界不同的城市舉辦。今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所在地、浪漫之都的心臟地區、因盧浮宮和奧賽博物館等文化資源聞名於世的巴黎一區再次舉辦這一音樂盛會,旨在通過融入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和藝術形式,保護和促進國際多元文化的繼承、創新與交流。

(編輯:魯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法華人戰報 的精彩文章:

奧朗德卸任如出獄:毫不懷念愛麗舍宮的日子
沙袋鼠出走了,法國動物園提醒大家別靠近

TAG:旅法華人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