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詩語|楊花落盡子規啼:鳴叫在詩歌里的鳥兒|語音播報
鳥兒是天然的歌者、林間的舞者、自由的象徵。
一雙自由的翅膀,一副天生的亮嗓,是它之所以在詩歌里不停鳴叫的資本,也是詩家喜歡它的主要原因。知名的、無名的鳥兒伴隨著詩歌飛翔著、啼叫著、吟唱著。
在詩歌中,它可能不是主唱,而是伴唱,是和聲,最不濟也是一個高明的呼麥者。鳥兒或立於樹間,或飛在雲端。一旦鳴叫起來,或清脆婉轉透露著欣喜與希望,或沙啞磁性,透顯著高遠悲涼。
這些叫聲撥動了詩人的心弦,化成了詩歌,給詩歌平添了靈動的色彩和婉轉的韻律。讓詩讀起來既像一幅美麗畫卷,也像一首動聽歌曲,感染著我們。
鳥兒為愛情而唱。鳥兒經常成雙入對,自然有成為愛情象徵的潛質。民間也有「夫妻本是同林鳥」的說法。你聽,《關雎》里的雎鳩雌雄二鳥,在關關地和鳴著。
自然的和聲細語與呢喃的軟語儂音是天生的伴侶。在河中沙洲之上,雎鳩唱出了男子對女子的柔情蜜意,成為愛情的使者。於是,雎鳩和鳴也成為愛情的吟唱的象徵。
鴛鴦鳥兒雖然沒有鳴叫,但只要它們呆在一起就是愛情——「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除此之外,還有天鵝、鸚鵡、相思鳥、喜鵲、大雁等。「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不就是大雁嗎?
鳥兒為春天而歌。一個春天的早晨,孟浩然《春曉》中的啼鳥叫醒了春困的人們,提醒著年年歲歲、花開花落。你聽,「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鳥兒們正在歌唱著春光的易逝。
講到春天,有一種鳥兒不得不提。那就是黃鸝。它得到詩人的寵愛尤多。杜甫《絕句》里的「兩隻黃鸝」鳴於翠柳之上。
色彩鮮明的黃與白,充滿生機活力的鸝與鷺,就這樣動態逼真地出現在春天裡,響起於你我的耳畔。黃鸝有黃鸝的婉轉,白鷺有白鷺的高潔。他們都為春天而來,為春天而歌。
鳥兒為正義而歌。「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你聽,幽幽沼澤中傳來了鶴鳴,清亮的音調傳遍了四野。「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你聽,幽幽沼澤中傳來了鶴唳,鳴聲響亮上雲天。
鶴就應該鳴唳於雲端。但這唳嘹之聲,為什麼有凄清疑懼之感?是在勸人為善還是隱居賢人的吶喊?而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鳥兒也為離愁別緒而歌。杜鵑因為杜鵑啼血的典故成為詩歌愁怨表達中的常客。李白詩歌里的「楊花落盡子規啼」,是為王昌齡送行而歌。白居易「杜鵑啼血猿哀鳴」,是為琵琶女的坎坷人生而歌。
你聽,秦少游《踏莎行》中的杜鵑的叫聲為什麼這麼沉鬱悲涼?「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謫居生活的清冷落寞,宦遊生涯的慘淡愁雲,伴隨著傍晚杜鵑聲聲凄傷哀婉的啼鳴,如何讓人不迷茫黯然?不凄冷惆悵?不暗自神傷?
忽然聽到窗外鳥兒數聲啼叫。多情的鳥兒,你為何而鳴?
※洪應明:用禮貌和修養去對待家人的過錯
※化干戈為玉帛:燭照千年的中國智慧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