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學社隨談—讀古文學寫作作品賞析兼論如何把握青春期的教育機會

文學社隨談—讀古文學寫作作品賞析兼論如何把握青春期的教育機會

鶴游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宛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擊。獨終日於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放鶴亭記》蘇軾

坐著,坐著,心無所想,身無所適,肋下生出風翼。

天邊亦是咫尺。鶴遨遊在望不到頭的水天之間,輕躍過崇山險崖。乘風似風,在水墨上輕曳出一陣漣漪,又悄然消逝了。穿過炊煙,看小橋人家,素衣草鞋,尋常日月;穿過時空,看繁華城邦,紅雨凝香,一夕衰落為空城;穿過星雲,看星與渺茫,星宮常轉,人生須臾。

近前亦是永生。鶴穿梭於霓虹聲色,走不出的是紛繁網格。他已然換上了輕裝,蛻下了黑與白的飄飄衣袖,再也攜不了清風。他會感到苦惱,獨自踱步於鏡前,遐思心中世界的樣子。失望,憤怒,吼叫,絕望……離開時,埋葬了一顆赤熱的心。心在土地,拚命地向上長,呼喊著:「是我,是我」著急地想讓他看到。可是,無心的他再也聽不到了。

也有的遊離著,不肯向前邁進,被截去了雙翼,也守不住一輪舊夢。

這顆藍色的水球日夜轉動。小小的人啊,是它無數的夢,一個又一個開始又結束,它還在不停轉著,周而復始,從未改變。舊夢,新夢,也都是自己的夢。

「噠」一下,不知被什麼拉回。抬起頭,帶上了眼鏡,模糊了窗外,清楚了眼前。看見風,聽見葉,懷抱空氣中的濕潤。分隔在厚厚的玻璃窗戶後,它們從那狹小的紗網中悄然潛入,狡黠一笑。說一聲你好啊。原來,內外是這麼近的。

若問我剛才去了哪兒——雲龍山澗,與鶴同游。

兩周前我和思潤讀蘇軾的《放鶴亭記》,讀罷,掩卷讚歎,心有神往。又讀了簡嫃的散文,她說,我知道要寫什麼了。於是,有了這篇《鶴游》。

見到這篇文字我是欣喜的。雖然每次讀古文我們都會討論寫法上的借鑒,比如《醉翁亭記》之於遊記,《桃花源記》之於記敘,《刑賞忠厚之至論》之於議論……其他記事賞物抒情之美,不一而足,古文經典的許多寫法變成白話就是現成的美文。然而,真正的學習和運用並不是刻意的模仿,而是學其神韻為我所用。這篇《鶴游》雖受蘇軾之啟發卻真真切切寫的是少年的對人生的思考與領悟,這是我最為欣賞的地方。

這篇散文以鶴做引,以窗內外、出世入世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雖然有不很成熟的地方,但是初二的時候能有這樣的感悟前程自不可限量。

與思潤讀古文兩年,對我的啟發很大。其中感受最深想與家長交流的是,要珍惜青春期這難得的教育機會。青春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候,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渴望成為更好更強大的人,而他們的世界在成人眼裡尚不成熟。他們渴望飛翔,難免跌跌撞撞,這個過程家長往往感到難以控制,所以青春期教育貌似成了難題。然而我想說的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青春期是難得的教育機會,這一時期一個人思想快速成長,身心都有質的飛躍,加以引導就會像大水沖開河道,給我們帶來驚喜。

GIF

那麼就中文能力來說,怎樣引導呢?閱讀要從泛讀到精讀,經典是最有營養的,讀透讀通一本書、一個人都是非常有益的。這時不能簡單泛泛而讀,要勤於記誦,古今中外喜歡的詩歌、文章乃至小說的內容,要反覆讀通到爛熟於胸。

閱讀和學習過程中,要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要有帶著問題研究的態度,要敢於質疑更要勇於求證。若是還有餘力,能把所思所想寫下來,將是生命很可寶貴的一份紀念。而家長以開放的心態面對這個時候孩子的成長、渴望、焦慮與蛻變,給予必要的支持,將會收穫多多。

GIF

關於這篇文章的批評,我邀請《大益文學》專欄評論家鄒昆凌老師點評。他說:「是讀蘇軾的隨想。已展開成另一篇散文或詩了。文詞好的,形象也虛擬而神秘,狀態傳達得空靈生動,內外映襯。喜歡的。但太詩化和文人氣。要小心過份抒情、華麗。慢慢找具體的生活事件並體現思想的寫法。思想也不是予設的,仍是細節、形象、動態和直覺。

年青,才情那麼好。以後展開閱讀,對寫作就真實自在了。」

其中有勉勵有指導,與思潤同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伢米悅讀澤媽 的精彩文章:

澤媽教你講故事第一課

TAG:伢米悅讀澤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