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隋朝——一個常常被人提起但往往又被忽略的王朝

隋朝——一個常常被人提起但往往又被忽略的王朝

隋朝,它的名字歷來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朝代之一,「隋唐時期」、「隋唐演義」、「隋唐英雄傳」……但我們也發現,它常常又是跟唐朝放在一起出現,而且給人的印象總是短暫、存在感不強,有一種總是生活在唐王朝陰影下的感覺,似乎人們能夠記得它,全仗後面有一個強大的唐朝,而它就是一個打醬油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隋朝之盛,絕對是超出大部分人的想像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隋朝到底有多強大、多富裕。

公元581年,時為北周柱國大將軍、隋國公、外戚的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的禪位,建立隋朝;公元589年,南下滅陳,統一了中國。至此,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長達300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讓中國進入了大一統時代。到公元618年,因隋煬帝暴政,全國各地烽煙四起,隋朝終於被唐朝所取代,同時煬帝也身死人手。從隋朝立國到滅亡不過38年,統一全國只有30年,但就是這30餘年,也讓隋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楊堅統一全國後,勵精圖治,開創了歷史上有名了「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是一個非常勤奮節儉的帝王,同時治國有方,知人善任,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刺激了國家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從人口上來看,公元589年,隋朝登記人口在4000萬,其人口高峰大概在5600萬到5800萬。而唐朝的人口,到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全國登記人口在4100萬。兩下比較,隋朝在人口數量上明顯佔優。耕地方面,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而唐天寶十四年已墾田地僅1430萬頃。在那個人口和耕地數量決定糧食生產量,糧食生產力影響社會生產力的年代,隋王朝顯然也更具有基礎優勢。

據史料記載,隋朝在長安、洛陽一帶修建了大量的倉庫,用以存儲糧食、布匹,其存量可供政府五六十年的開銷。到貞觀11年,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有的還未用完。當時各地的糧倉,大的可儲糧千萬石,小的也儲糧幾百萬石,都儲存著滿滿的穀物。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還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由此可見的隋朝的富裕。

隋朝的都城大興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時期的拜占庭帝國的都城大7倍,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6.2倍。整個城市的布局規劃相當科學、先進。在此之前,從秦漢一直到南北朝,都城之中的城市格局,沒有章法,沒有布局,皇宮、官署、民居,交錯相處,十分雜亂。至大興城之後,都城的均衡對稱格局開始形成,街道整齊劃一,南北交錯,東西對稱,大街小巷,井井有條。皇宮、皇城、民居三個部分相對分開,界線分明,既安全,又實用。同時利用地形的優勢,增大了立體空間,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如果沒有雄厚的國家實力做支撐,隋文帝是不可能去修建這樣一座都城。至於開鑿大運河這樣的工程,沒有強大的財力、民力基礎,同樣也是不可能完成的。當然,由於隋煬帝過度使用民力,不停的巡遊、征伐、大興土木,過著荒淫的生活,終於透支了國力。如果僅僅是開鑿大運河,相信以隋王朝的實力,是絕對承受得起的。

隋朝除了有錢,軍事力量同樣也很強大。從隋朝立國算起,經歷了數十次大大小小的戰爭,南下滅陳,降服突厥,征討林邑,馴服契丹,收復琉球,收復伊吾,攻打吐谷渾等等。隋文帝被少數民族稱為「聖人可汗」,而隋煬帝也是威震鄰國。

同時,隋朝的強盛並不完全體現在硬實力上面,相反,它的軟實力影響中國更加深遠。隋朝建立的五省六部製為後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影響中國一千多年的官階制度。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始的科舉制度,打破了士族階層的政治壟斷,讓寒門士子有了魚躍龍門的機會,這一制度對整個世界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哪怕是現代考試,都能看到科舉制度的影子。另外,像隋文帝時期的開皇律,也影響著中國曆朝歷代的法律,像唐朝的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都可以看作是開皇律的延續。

現在,每當我們提起漢唐盛世的時候都很自豪,實際上,能讓我們驕傲自豪的不知漢唐,每一個朝代都有值得我們驕傲的地方,秦、隋,便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女人的心思到底是什麼?
動了情,愛上你,不後悔!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