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的悲劇之二:項羽若克服了這幾個缺陷,就沒有劉邦什麼事兒了

項羽的悲劇之二:項羽若克服了這幾個缺陷,就沒有劉邦什麼事兒了

推薦:項羽的悲劇之一:兵敗原因到底是天命還是人事?

文/王美妮

(虞姬)

【作者簡介】王美妮,女,陝西人,中學語文教師。喜歡文字的溫度與靈性,借文字追尋生活的詩意與遠方。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三)項羽的失敗,根本原因在於自身的性格與才智

從悲劇形成的原因這一角度而言,人生的悲劇一般可分為三類:個人命運造成的悲劇;自身性格才智造成的悲劇;社會原因造成的悲劇。或許有些人的人生悲劇會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項羽的失敗,根本原因在於自身的性格與才智。

1、項羽缺乏敏銳的政治眼光,辨不清敵我關係,還不能採納他人正確的建議。

劉邦先項羽進入關中,駐軍霸上。項羽攻入函谷關後,劉邦的左思馬曹無傷向項羽高密,說劉邦欲做關中王。項羽當時大怒,決定第二天攻打劉邦。不過在聽到告密信息的當晚及第二天的鴻門宴上,項羽聽到了三個人不同的說辭之後,最終沒有攻打劉邦。

項羽的謀臣范增認為劉邦頭上有天子云氣,主張「急擊勿失」,即趕快攻打,不要失去了機會。項伯當晚在從劉邦軍營歸來後勸說項羽:「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意思是說,沒有劉邦打下關中,你怎麼可能這麼輕鬆地就進入關中地區。劉邦實際上立了大功,應該好好對他。

劉邦在項伯的授意下,第二天早上來到鴻門向項羽謝罪,極力表白,自己和項羽是友軍關係,不是敵對關係,我們之間的隔閡,實際上是因為小人的挑唆引起的。

在兩種不同的意見中,項羽選擇了不殺劉邦,相信了劉邦,且說出了告密者的名字——曹無傷。

項羽或許是出於對劉邦的蔑視(劉邦當時僅有十萬兵馬,而項羽有四十萬),或許是出於理屈(楚懷王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做關中王),或許是享受劉邦的逢迎阿諛,由於輕信寡謀的本性,相信了劉邦「封鎖函谷關是為等項將軍的到來」的美言,最終看著劉邦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從鴻門宴上安全逃離,還無動於衷。而後來恰恰是劉邦與他爭奪天下,成為打敗他的強敵。

在鴻門宴這次事件中,項羽不能站在長遠的角度來辨別敵我,政治敏銳度不高,寡謀輕信,虛榮浮躁。

在秦滅之前,劉邦的確是友軍,可秦君已降,接下來的天下需要產生一個新的「統治者」,各路諸侯此刻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改變,他們都是項羽坐擁天下的競爭者,都是爭奪農民起義成果的對立集團。在這一點上,誰覺醒得早,誰就更多一點掌握了主動地位。

劉邦先進入函谷關,並且封鎖了函谷關,已經明確的顯示出作關中王的野心,可惜項羽看不清這一點。

作為一個軍事集團的最高統領,自身謀略不足,不能透過複雜的情勢看清真相,還因為剛愎自用,對謀臣范增的良策不採納;且不能保護送消息的曹無傷,不派出偵察兵打探調查,卻反而相信項伯相信劉邦,足以表明項羽不能正確決斷,不能分清敵我,不能化敵為友,以致錯失良機。

所以范增氣得大罵:「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最後,劉邦採用離間計疏離了項羽和范增,唯一的謀臣范增被迫離開了項羽。

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他的職位是「左尹」,即左丞相。項羽非常信任項伯,然而項伯卻壞了項羽的大事。在決定攻打劉邦之後,項伯夜奔張良,而張良是劉邦的謀臣。在重大的軍事行動之前跑到敵方的軍營,泄露軍事機密,併當著項羽的面「翼蔽劉邦」,竟然沒有引起項羽的懷疑和警覺,忽略了項伯在客觀上救了劉邦的事實。

後來項伯又接受劉邦賄賂求封漢中。這足以表明項羽的愚鈍,對自己集團當中核心人物的通敵行為缺少基本的警惕,盲目信任親族,更不能及時剷除異己分子。

而對忠誠於自己的范增和曹無傷,一個置之不理,一個出賣給敵方,真是糊塗!相反,劉邦對叛己之人想盡一切辦法殺掉,第一時間誅殺告密者曹無傷便是明證。

2、項羽不能知人善任,不能按功論賞,不懂得集眾人之長發揮集體優勢,嚴重浪費人才。

韓信有大理想大抱負,因為欣賞項羽,所以投奔項羽。然而,韓信在項羽的手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韓信也就是個站崗放哨的而已,韓信多次向項羽獻策,項羽都不採用。

韓信歸漢。蕭何認為韓信是個奇才。

蕭何對劉邦說:「至於像韓信這樣的傑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個人。大王果真要長期在漢中稱王,自然用不著韓信,如果一定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沒有可以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麼決策了。」(《史記?淮陰侯列傳》)

漢王說:「我是要向東發展啊,怎麼能夠內心苦悶地長期呆在這裡呢?」

蕭何說:「大王決意向東發展,能夠重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來,不能重用,韓信終究要逃跑的。」

漢王說:「我為了您的緣由,讓他做個將軍。」

蕭何說:「即使是做將軍,韓信一定不肯留下。」

漢王說:「任命他做大將軍。」

由此,韓信做了大將軍。

後來韓信為劉邦制定天下大計,並為大漢王朝攻魏破趙平定齊國,立下了赫赫戰功。項王使者武涉遊說韓信說:「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齊國人蒯通說「知天下權在韓信」,勸韓信「參分天下,鼎足而居」(《史記?淮陰侯列傳》)。

由此可知,韓信在劉項雙方的爭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韓信擁護誰,誰就能稱霸天下;韓信若想獨立,也可與劉項形成鼎足之勢。

就是這樣一位重量級的決定天下大勢的軍事奇才,竟然在項羽的手下被埋沒了,竟然能從項羽的軍營流失到劉邦的軍營,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可是站在韓信的角度來看,項羽根本不理睬韓信的提議,讓英雄落寞,珠玉蒙塵,韓信不走還等什麼,畢竟良禽擇佳木而棲!

項羽或許因為自身所取得的成就,能征慣戰,少年得志,故而過於自負吧,實際上他的性格還很不成熟,在用人方面就顯得不夠謙虛,一意孤行,有眼無珠,蔑視他人才華。在項羽這裡,「內無自知之明,外無逆耳之言」,內外失聰;文臣不能進奇謀,武將不能振長策。或許,項羽弄丟了范增與韓信,也就註定丟了天下。

項羽對士兵只有婦人之仁,小恩小惠,卻捨不得大封功臣,缺少氣度。等到有的人立下戰功,該加封進爵時,他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裡玩磨的失去了稜角,也不捨得封賞與人,把權力財富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寒了將士們的心,最終落得了孤家寡人的下場。

曾國藩說過,「利不可獨。」人心趨利避害,有利益好處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著。如果有人獨佔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那麼一定會招致怨恨,帶來後患,所以「獨利則敗」。

因此一個人面對利益要懂得權衡取捨,只拿自己該拿的那份,甚至有時候為了避免後患,捨棄部分自己應該得到的利益。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財,不走何待?誰跟你戎馬倥傯,南征北戰,出生入死,血戰沙場不求回報?

古今成就大業的人,恰恰是利用人的私心來做事,來成全自己的大業。「人以利動」這是基本的事實。甚至於道義也只能號召少數人,卻不一定能籠絡大部分人。

對比看看劉邦這邊。韓信逃離項羽,卻對劉邦忠心耿耿,原因正在於此。在面對武涉與蒯通關於「鼎足而立」的遊說時,韓信表明了原委:「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

韓信的理由是:「沒有漢王,就沒有我今天的地位,漢王讓韓信實現了自身的人生價值。」可見,韓信對劉邦發自肺腑的忠誠,來源於劉邦的知人善任,尊重人才以及委以重任,封官賞爵。

劉邦的善於發問「為之奈何」也絕對是一種大智慧(劉邦在遇到困惑時,總是詢問身邊人怎麼辦,「為之奈何」)。

在劉邦奪取天下的過程中,論出謀劃策,他比不上張良、蕭何,只能屬於二流;論用兵打仗,他鬥不過項羽、韓信,最多只能「將十萬兵馬(《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語)」,然而卻是一個懂得詢問「為之奈何」的通才。他能廣開言路,從中鑒別出正確的建議,善於發現人才並大膽放手使用人才,不吝賞賜。自古帝王多是通才,臣子多是偏才。劉邦給韓信上將軍印、民眾數萬、對韓信言聽計用,知人善用,贏得了韓信的忠心耿耿,也讓韓信為自己開創了大漢王朝的基業。

3、項羽生性殘暴,無愛民之心。

秦將章邯帶秦兵投降項羽。諸侯軍的官兵很多人就借著勝利的威勢,象對待奴隸一樣地使喚他們,隨意侮辱。

秦軍官兵很多人私下議論:「章將軍騙我們投降了諸侯軍,如果能入關滅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諸侯軍俘虜我們退回關東,秦朝廷必定會把我們父母妻兒全部殺掉。」

諸侯軍將領們暗地訪知秦軍官兵的這些議論,就報告了項羽。趁夜把秦軍二十餘萬人擊殺坑埋在新安城南。這一次,項羽在進入關中之前,一次性埋了秦兵二十萬,不能不表明項羽嗜殺。

項羽在進入函谷關之後,又「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史記?項羽本紀》)天下的百姓,剛剛推翻了暴秦,誰又願意再接受一個豺狼虎豹之王?

相比之下,劉邦的「封府庫籍吏民」,「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就頗有王者風範。

想起項羽垓下突圍成功後,一路逃亡,過了淮水,在陰陵被一農夫欺騙,讓他向左走,項羽左逃,誤入沼澤中,結果被漢軍追上。

農夫把項羽引向絕路,看似偶然,或許必然。這是他喪失人心的結果。項羽哪裡會想到,當年的不可一世,燒殺搶掠,會換來這樣一場戲劇性的報應在等著他。宏大的歷史,常常以細枝末節來作為拐點,那一位說謊話的「田父」,只隨意的一句「左」,便將「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送上了不歸路。

4、項羽也沒有做天子的高遠理想與氣度格局。

人生理想的實現,很多時候都是會打折扣的。孔子云:「取其上者得乎其中,取其中者得乎其下」,人生目標的確定,往往不可太局促。應該立足現實,適當地拔高自己的人生定位,因為人生舞台的大與小,與自己的夢想的大與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項羽二十四歲起事。起事之前的項羽,曾和叔父項梁一塊兒觀看秦始皇出遊。項羽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自己將來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要滿門抄斬的!」但項梁卻因此而感到項羽很不一般。此刻的項羽,帶有一種蔑視秦始皇的少年輕狂,話語中透露出欲大有作為的英雄豪氣。

三年南征北戰,秦朝滅亡。二十七歲的項羽因為軍事實力的強大以及在滅秦過程中消滅秦軍主力的赫赫戰功,而擁有至高無上的威望與地位。項王打算自己稱王,就先封各路諸侯為王,最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九個郡,定都彭城。此刻的項羽分封諸侯,他完全可以站在一個最高的位置上,順理成章稱帝,然而卻只依戀故土,甘心做西楚霸王。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二十七歲的項羽已經不再是三年前那個想要替代秦始皇的意氣風發的項羽了。此刻的富貴功名,原本都只是為了給故鄉的老百姓炫耀的,更是作為一種安享人生的理由而存在,項羽滿足於從此一勞永逸,無需拼殺。

因為胸中無天下,惦記歸故鄉,他把關中寶地也拱手相讓。

陝西是個大盆地,四面都是山,四個方向有四個大關口,歷來為兵家爭奪之地。這裡從軍事方面而言,易守難攻;

從經濟方面而言,繁榮發達,一馬平川的關中大平原是農業生產的風水寶地,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風調雨順,自然災害極少,糧食產量高;

從政治文化方面來講,秦始皇已經定都咸陽,咸陽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繁榮的地方,又有現成的秦朝的宮殿建築、城市規劃、軍事設施等可以利用。

可是項羽率兵進入函谷關之後,根本沒想到這些,他放任自己簡單的頭腦,殘暴的本性,大開殺戒,屠戮咸陽城,殺了秦降王子嬰,燒了秦朝的宮室,大火三個月都不熄滅;劫掠了秦朝的財寶、婦女,往東走了。

這哪裡是坐擁天下的氣象,簡直是強盜的做派!

只作楚地的霸王,這就是項羽對自己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定位,這就是項羽的格局與追求。正因為鼠目寸光,故步自封,所以他把到手的全天下的國土一塊塊的分割給各路諸侯,自己偏安一隅,從此為後面的諸侯紛爭,尤其是劉邦的「不守安分」埋下了禍亂的種子,養虎為患。

二十七歲的項羽根本不可能擁有做西楚霸王的安逸!項羽不想做天子,可劉邦想做。劉邦一旦做了天子,自然不能容得下西楚霸王的存在。滅秦之後的項羽,其實只有兩條路,要麼作天子,把其他諸侯踩在腳下,要麼其他諸侯作天子,把死路留給他。

難道就沒有人提醒項羽,此時可以考慮一下坐上皇帝的寶座嗎?他不知道關中之地的要塞地位嗎?當然有人提醒他,可他的淺薄再一次禍害了他。無自知之明的項羽,在面對別人的提醒時,往往極端自負。

項羽進入函谷關之後,有人勸項王說:「關中這塊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但項王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想回去,就發表了前文提到的高見:「富貴不回故鄉,就象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那個勸項王的人說:「人說楚國人象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王聽見這話,把那個人扔進鍋里煮死了。(《史記?項羽本紀》)

進諫也是要看對象的,面對項羽這樣的愚蠢自負之徒,我們更同情那位聰慧有遠見的諫言者。也不知在項羽的身邊,埋沒了多少有識之士。和項羽的「沐猴而冠」相比,那個「說者」的悲劇就在於他是向一個不會聽意見的人提意見。

項羽,在群雄逐鹿的天下大亂中,看不清時代的發展走勢,分不清敵我關係,頭腦不清;不能識別人才,籠絡人心,團結異己之士,以眾文臣武將之才智補己之不足,卻好剛愎自用,逞個人之能,匹夫之勇,最後落得個單槍匹馬的結局;心中無百姓,意識不到民心向背的巨大影響力,所以殘暴嗜殺,又將秦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封在關中,失去了百姓的擁護,所以劉邦攻打關中,勢如破竹,輕而易舉;胸中無大志,沒有大心量大格局,自然也就成不了大氣候。

項羽身上所表現的諸多不足,實質都是自身思想、性格所致。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命運由自己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由領袖人物決定,那麼一個軍事政治集團的成敗必然也與其核心人物的思想性格,才能才華關係密切。

楚漢相爭,二十七歲年少氣盛的項羽,面對的是五十多歲閱歷豐富的老狐狸劉邦,肯定需要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綜合多方面的優勢才可勝券在握,不可有絲毫的閃失。

項羽雖善戰,但戰爭的成敗並不單純取決於主將作戰是否勇武,兵書上講,「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主帥首先需要胸懷大志,時刻頭腦清醒,明白自己要什麼,怎麼做,用哪些人,頭腦混沌時多問幾個「為之奈何」;需要知人善任,深謀遠慮,運籌帷幄;需要懂得反思自我,不斷提升,在眾多的建議中識別最正確的那一個,雷厲風行,殺伐決斷;需要嚴明賞罰,以功論賞。

而項羽卻逞匹夫之勇,拒絕納諫,自身又謀略不足,性情殘暴,目關短淺,缺乏政治敏銳度。本來就不想當天子,更沒有成就一代帝王之業的素養,沒有王者風範,也就保不住沙場三年取得的成果。

直到自刎烏江的那一刻,項羽還仍然以為是上天要滅了他。

(四)項羽,永遠是英雄!

項羽小時候曾學習寫字識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叔叔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羽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敵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於是項梁就教項羽兵法,項羽非常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

一個極有天賦的少年天才,卻忽視後天的勤奮學習,浮躁馬虎,學藝不精,甚至連最簡單的「一個好漢三個幫」借力打力的道理也不懂,妄想隻身以武力打天下,也就更不明曉「集天下之利成一人之義」的規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年,一棵楊樹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但卻成不了一棵松樹,而人的後天學習,卻可以顛覆人生,創造奇蹟。

性格是一種軟實力,它可以毀滅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歷史上每一個或成或敗的人生,都可以從性格層面上找到原因。性格無小事,學會反思自己的性格,一分為二辯證的看待自己性格的利與弊,才能不斷調整突破,實現人生的突圍。

後人評前史,因為所站立的歷史高度不同,自帶有幾分事後諸葛亮的指手畫腳。然而讀史不全是過去式,它餘溫尚在,歷史的興衰,留與後人評說的意義,就在於它更是一條滿載珠玉寶貝的沉船,一面清晰的鏡子,一本道理深刻的教科書,讓人唏噓感慨,又若有所思。

反思也是一種遙遠的懷想。畢竟芸芸眾生中,能有幾人可以和項羽媲美,取得三年得天下的卓越成就!人各有能,有不能。歷史上多少生在帝王之家的皇子王孫,自小學習帝王之術,也未必有項羽號令諸侯的人生高度。

評史需要寬容,歷史從來不會以成敗論英雄,所以項羽,永遠是英雄!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里妙玉心中的雪水和雨水
毒窟兵王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