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標準化低、附加值少、品牌化弱,生鮮產業如何破局?

標準化低、附加值少、品牌化弱,生鮮產業如何破局?

品途解讀:生鮮產業十年的發展,依靠互聯網運行邏輯,改變了生鮮的流通效率。從創業者、資本相繼瘋狂湧入,到改變人們對生鮮產品的消費方式。然而,在這片生鮮的藍海市場下,整個產業也在直面升級帶來的市場機會,也伴隨著焦慮和不確定性。

作者/王君亞

編輯/吳春輝

5月18日,品途商業評論在北京舉辦了「2018生鮮·破局「主題沙龍。京東7FRESH副總裁連志軍、百果園集團運營中心總監孫鵬、宋小菜合伙人張琦、每日優鮮COO孫原、聯想控股佳沃集團執行董事王海偉等嘉賓參與了此次活動。

縱觀生鮮產業十年的發展,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依靠互聯網運行邏輯,改變了生鮮的流通效率。生鮮市場成為了一座富礦,創業者、資本相繼瘋狂湧入。行業的崛起另一方面正在改變人們對生鮮產品的消費方式。然而,儘管生鮮市場被看作一片藍海,但整個產業也在直面升級帶來的市場機會,並伴隨著焦慮和不確定性。

在此前,品途集團旗下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分別從生鮮產業發展歷史、生鮮產業鏈構成、生鮮新零售、資本眼中的生鮮機會等全視角、多維度出發,為讀者還原生鮮產業全貌和展望未來發展機會,敬請關注零售前沿社系列生鮮選題。

破局生鮮產業

十多年發展,生鮮市場慘淡經營到炙手可熱,但傳統生鮮電商市場所面臨的痛點卻貫穿始終,甚至無法被解決。京東7FRESH副總裁連志軍認為,傳統生鮮電商面臨標準化低、附加值低、品牌化弱的三個行業現狀,所以在這個特性之中,如何把標準化和附加值提升,以及強化品牌考驗著每一個從業者的決心和恆心

正是這些痛點,讓生鮮電商曆經了被質疑「是否是偽命題」到「商超大戰,生鮮為先」的江湖爭鬥,從資本瘋狂加持到大批生鮮電商企業倒閉,從創業者的天下到電商巨頭入局,生鮮業越來越讓人熱血沸騰。

可以說,新物種的出現是徹底打開生鮮市場的節點。消費升級時代,新物種企業玩家主攻生鮮品類大同線上線下進行布局。

近一年來,盒馬鮮生、7 FRESH、超級物種等新生鮮興業態相繼湧現,它們加速擴張落地,以門店為中心輻射周圍生活半徑跑馬圈地,用數據優化供應鏈。在這個賽道上,還看到了美團點評的身影,其旗下的掌魚生鮮超市也在北京開業。

這些新物種不僅驅動人們對生鮮品類穩定高頻的需求粘性,同時,冷鏈倉儲技術的進步也在進一步賦予生鮮未來零售的可能性。

京東7FRESH副總裁 連志軍

京東7FRESH分別從產地、供應鏈、零售,以及線下門店進行標準化。在提升商品附加值方面,連志軍認為,如果在商品標準化過程之中,不能提升商品附加值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投入沒有產出是沒有意義的。以及,在品牌塑造方面,京東藉助京東生鮮產地直采和線下銷售渠道品牌這兩個核心能力打造京覓,解決生鮮品牌性不強、非標準化太強的痛點。

生鮮新需求改變了生鮮市場的遊戲玩法,其背後有眾多因素在驅動,而最為重要的生鮮品類高頻剛需、高客單價、高毛利的特性,以及冷鏈倉儲技術的進步,需求和技術兩大核心驅動力,讓巨頭玩家紛紛不惜餘力進入市場。甚至,還有越來越多的傳統線下超市也在加速發展生鮮業務。

生鮮B2B的機會

生鮮之難,在於從產品到渠道再到流通等環節足夠暢通。但現實是,行業內生產成本、物流成本以及溝通成本居高不下,所以也有人將生鮮業稱為不瘋魔不成活」的行業。

業界公認的生鮮行業必須要做好三件大事:其一,原產地直采,保障商品品質;其二,在物流尤其是冷鏈配送上下足功夫,盡量減少貨損,以及配送及時;其三,密布終端配送網點,保證物流的高效。

而對於供應鏈的打造,成為了生鮮決勝局,對於生鮮零售者而言,供應鏈及網點渠道才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宋小菜合伙人 張琦

宋小菜合伙人張琦認為其核心業務模式就是「反向供應鏈」,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以銷促產的生產模式,解決產銷不對等、信息不對等、訂單不對等的問題。縱觀宋小菜的業務模式很簡單,下游的客戶就是生鮮的零批商下訂單,宋小菜把這些訂單做集單給到上游有明確規模的穩定訂單。當然這個過程當中,一定是以自采自營的方式來做。

而每日優鮮COO孫原稱,每日優鮮在商品側全產業供應鏈密度上主要做兩件事:全品類和精選。每日優鮮全品類水果來自30多個國家,300多個買手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選取最優質的產品,每個商品入庫前都會做到百分之百的批次檢測。這樣一條深度的產業鏈從產地端到消費者端也保證了成本的優勢。認知決定布局,孫原認為「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對於長期趨勢判斷的不同認知,正是偉大格局的起點。」

每日優鮮COO 孫原

生鮮業的未來

現在看,中國生鮮產業的未來無疑在兩個方面關係重大,一個是企業自身的經營發展;另一個則是資本的加持。

十年發展,生鮮電商市場滲透率突破10%,主要原因有三個:其一,這個市場足夠大;其二,生鮮電商在產業鏈上還未形成優勢;第三,消費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培養。

百果園集團運營中心總監 孫鵬

如今,生鮮零售時代的到來,百果園集團運營中心總監孫鵬在沙龍中分享了對生鮮的五點思考:第一,線上線下無界化、一體化運營,交互型體驗;第二,量的循環和入口發生了變化;第三、產業效率的整體提升;第四,品類心智的打造和品牌化;第五,進行大數據挖掘和運用

而在全渠道打通、服務模式升級、自有品牌建設等方面,百果園也在進行探索,對於行業有著借鑒意義。值得一提的是,百果園電商業務佔比去年10%,今年其計劃提升到20%以上。

聯想控股佳沃集團執行董事 王海偉

生鮮市場的火熱,吸引了大批資本關注,聯想控股佳沃集團執行董事王海偉在介紹聯想的產投策略時表示,聯想著重於要找到生鮮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通過管理提升產業鏈布局,去建立整體生態。

對於投資生鮮產業的重要價值,王海偉認為,其一是水果產投最大核心就是構建品牌旗艦,找到龍頭型企業。其二,要有戰略共識,做到激勵到位,激發企業家潛能。

在零售的大旗下,生鮮無疑是一塊新戰場,巨頭不斷加碼以及中小電商不斷開拓,終會構成生鮮行業新的生態平衡。生鮮勝局,進化的是運營效率,篤定的是做供應鏈的誠心正意,苦活和累活依然是生鮮行業的底層架構,平地起高樓,看的還是根基。

《2018生鮮 · 破局》系列選題

1、生鮮產業全景調查

2、解析生鮮全產業鏈

3、生鮮電商十年,水大未必魚大

4、傳統生鮮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5、生鮮B2B的下一站

6、生鮮新零售

7、生鮮產業死亡案例

8、資本眼中的生鮮機會

……

重磅專題,誠意巨獻,敬請期待!

【轉載須知】

1.文章為品途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2.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文章轉自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作者標註原文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身份識別公司劍橋區塊鏈獲700萬美元A輪融資,富士康旗下投資部門HCM Capital領投
曝西少爺伙人袁澤陸疑套現2000萬離開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