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強烈「求生欲」!展露新風貌,刺激新類型,綜藝節目的解構重塑

強烈「求生欲」!展露新風貌,刺激新類型,綜藝節目的解構重塑

近日,「暴走漫畫」在「今日頭條」等平台發布了一段含有戲謔侮辱董存瑞、葉挺等烈士內容的短視頻。儘管只是一段58秒的脫口秀,卻引發了網友的極度不滿。隨後,近日頭條、新浪微博等官方平台發布公告,下架相關視頻並關閉暴走漫畫、暴走大事件、黃繼光砸缸等16個嚴重違規賬號。

一直以來,暴走漫畫都保持著犀利、吐槽的畫風,此前也因為部分言辭不當受到下架整改,但「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方媒體點名批評、優愛騰等視頻網站大規模封禁的情況尚屬首次。

從「暴走事件」可以看出,在活躍的傳媒生態下,政治紅線一直存在。而縱觀,近來的綜藝節目表現,不難看出,在內容、結構、嘉賓等各個方面展現出強烈的「求生欲」。

新調性:與時俱進,尋求時代共鳴

隨著戰略發展的縱深布局,「深化改革」「精準扶貧」等已經成為時下最為緊要的時代命題。作為大眾輿論的發起點之一的綜藝節目,也開始從主題和內容等方面尋找新的著力點,在整體調性上與大背景保持一致,積極尋找與時代的共鳴。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典型的大背景、特殊的時間節點也為各大平台發出信號。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等節目開始以「改革開放」為發起點,重新解構節目主題和宣發熱點。

以「向美好生活,出發!」為主題,《極限挑戰》第四季在4月22日正式回歸。除了延用在停播風雲緊急上陣的口號——「這就是愛」以外,新一季的節目還致力於勾勒新時代的美好圖景,向改革開放致敬。

在第一篇章中,極限男人幫以下鄉知青的身份設定「穿越」回1978年,真實再現改革開放、恢復高考後,知青們一邊勞動賺工分、一邊複習備考的艱苦環境。在歷史與現實雙視角的轉換中,《極限挑戰》向觀眾傳達出「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主題。在上周播出的第二篇章中,節目組更是直接亮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絕對主旋律。

除了改革開放這樣周年紀以外,綜藝節目也會以一些主流的政治方針為線索,鋪展節目內容與宣發支線。

在湖南衛視《嚮往的生活》江南篇的後期宣傳中,欄目組以節目為載體,#嚮往的美麗鄉村#為線上落地,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微博共同推介「鄉村旅遊扶貧」公益計劃成功試點和扶貧農產品。通過圖文、視頻展示以及活動徵集等方式,《嚮往的生活》力圖擴幅節目影響力,展示現代鄉村群像,讓更多人參與到扶貧事業公益項目中。

與《嚮往的生活》借力打力的方式不同,東方衛視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則將內容直接落腳於精準扶貧。在嘉賓結構上,節目選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當地明星或企業家組成「助農團隊」,串聯下鄉選品、產品研發、訂貨會推廣、社區推廣四個階段的扶貧任務。

如在第十期節目中,潘石屹、王寶強、郭碧婷、陳蓉來到河北省承德豐寧五道營十七道溝村,通過現場走訪、市場調研等形式為村民打造生產、包裝、訂購等「跑山黑豬肉」品牌脫貧計劃。僅訂購會當天,銷售額就達到220萬元。

GIF

《嚮往的生活》《我們在行動》通過媒體完成鄉村與城鎮、都市之間的對接,引導村民「真脫貧、脫真貧」。

新節目:借力打力,科教綜藝迎來原創季

除了變相引入、有機融合之外,一些以科技、文化為主題的原創綜藝大量湧現。直接向觀眾展現國家軟硬實力的文化內核,傳達時代訴求。

比如:在「智慧中國」等政策的布局下,科技創造已經由少數人的角力場變成全民參與的狂歡。在這樣的契機下,《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爭霸》兩檔以機器人為主角的節目接連上線,為綜藝市場帶來一股獨特的「科技風」。

全球頂級機器人戰隊火熱集結,直接面對鏡頭進行激烈的進攻與防禦。明星團長從觀看實戰到真實操控,帶領觀眾了解機器人格鬥,拉近人們與科技之間的距離。

「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概念的提出,讓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大眾的視野,綜藝節目也憑藉強大的包容性將其迅速收納,成為節目的重要元素。

東方衛視《詩書中華》、浙江衛視《向上吧!詩詞》、央視《朗讀者》《國家寶藏》等一大批文化類綜藝用現代傳媒的方式,將古典文化轉換成大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

除了這些棚內綜藝以外,《七十二層奇樓》等戶外真人秀綜藝還通過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尋找傳統工匠等形式,將傳統文化的魅力一一道來。

新風貌:唱響正能量

相較於引入主旋律調整節目框架等大刀闊斧的改革,更多綜藝選擇繼續沿用之前的形式和主題。同時盡量避免某些敏感的亞文化元素,遠離雷區,明哲保身。

在近期播出的《奔跑吧》節目中,鄧超手臂及腳腕出多次出現馬賽克圖案,就是為了遮擋其身上的紋身圖案。此前,竇靖童在錄製上星綜藝時將紋身用粉底遮住等等。

除了紋身以外,一些個性奇異的髮型發色也被總局禁止露相。在《高能少年團》某期節目中,嘉賓蔣瑤嘉被後期強行戴上「小粉帽」。無獨有偶,之前《偶像練習生》人氣選手小鬼在錄製《快樂大本營》時,就因為臟辮髮型需要全程帶帽遮擋。

今年年初,「PG ONE事件」的發酵讓剛從地下走上舞台的嘻哈說唱迅速隕落,《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點民批評其「不健康的價值導向」。一時間,所有跟嘻哈有關的節目緊急整改,剪輯、馬賽克花式上場。

如:驚艷出場的GAI在《歌手》播出兩期後無奈退賽,已經錄製好的相關鏡頭也被「一剪沒」;《快樂大本營》更是重新找回嘉賓補錄PG ONE當期內容。

而《中國有嘻哈》作為「嘻哈熱」的發起點,也成為眾矢之的。但愛奇藝也不會輕易放棄這樣一部現象級綜藝IP,經過一番改頭換面之後,官方正式推出《中國新說唱》。不僅將「說出正能量,唱出新態度」作為節目主流價值觀,更加「沒有黑料」作為參賽選手的主要考核標準,其強烈的求生欲可見一斑。

全民娛樂、粉絲經濟的時代,明星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暴露在大眾視線中。在透明化的輿論環境下,許多藝人人設崩塌、醜聞纏身。對於綜藝節目而言,這些爭議藝人也是不可涉及的雷區。如:《偶像練習生》選手宋睡覺被全程馬賽克,最後直接退賽;在相關宣傳物料發布之後,《媽媽是超人》緊急下線徐若瑄等等。

新生態:政策驅動綜藝良性發展

在政治環境的倒逼下,綜藝逐漸調整蠱、套路等過度娛樂的畫風,這也引起了不少觀眾的質疑。例如:《極限挑戰》的轉變是否失去了極限男人幫原有的趣味性、綜藝節目的包容性會不會越發狹窄等。

但在輿情官看來,對於屢陷「停播風雲」的節目來說,這樣的節奏能夠為節目的順利播出拉緊保險栓,也不失一件好事。同時,政治政策的引導讓綜藝節目式綜藝節目不斷翻新優化,綜藝市場也由此形成了新的發展生態。

創新轉型,原創節目更具競爭力

大環境的典型化、特色化為綜藝節目的適配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限模令」的出台也迫使綜藝節目放棄國外速成綜藝IP的引進,立足本土進行原創綜藝的塑造。《國家寶藏》《朗讀者》《聲臨其境》等文化類綜藝,《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爭霸》等科技類垂直綜藝迎來收視春天,口碑收視雙豐收。

更接地氣,喚起觀眾情感共鳴

除了原創內容以外,綜藝節目也大量採用星素結合的結構,讓作品進一步貼合受眾,符合大眾文藝的標準。如:《奔跑吧》節目提出新青年招募計劃、《高能少年團》以「體驗式教育」為核心,放大「青春榜樣力量」、《我想和你唱》通過明星減量、素人加量的調整,擴容素人空間,展現大眾風采。

將大眾作為主角,關注基層民眾的生活情感,綜藝節目因此更接地氣,喚起受眾的情感共鳴。當然,僅僅有貼近大眾的溫度是僅僅不夠的,一部好的綜藝的核心還是應該落腳於一定的時代態度。

從觀眾的視角看來,這樣的轉變或許是綜藝求生欲的表現,但節目內里所蘊含的能量,才是節目落地、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星二代房祖名、潘陽、楊玏顏值大起底,繼承好基因的就那麼幾個!
吳亦凡被曝在韓國曾被打壓,現被抓拍虎背熊腰,被調侃像大叔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