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別吉爾吉斯斯坦

作別吉爾吉斯斯坦

隨喜關注果證的個人公眾號

經過三天的自駕進入了吉爾吉斯斯坦腹地,我們在中亞的第一站就將結束行程了。

在回程的車上,回望著眼前廣袤的草原,內心柔軟如春風,如伊塞克湖的平靜深廣。

通常,我們在真正認識一樣事物之前,習慣於以既有的「聽說」先行勾勒出一個輪廓,一個概念,一個形象,甚至會加入自己的想像。然而,事實往往並不如此。

對於吉爾吉斯坦,我們過去更多的是停留在西域、草原、大漠、戰爭等等概念上,認識它的角度也多從歷史著眼。

而今深入腹地,聽到的、看到的、感到的卻與想像中大有不同。於我而言,更多的是被一種平和、滿足與寧靜所感動。

無論是第一天的首都街頭,還是後來的自然景觀或人文勝跡,它既有歷史的厚重滄桑,卻也有當下的真實樸素。

其實,這個國家也曾經歷過沙俄的專制、斯大林時代的清洗、蘇聯的解體等巨大變故,然而它卻並沒有那種「劍拔弩張」或「一觸即發」,也沒有那種「銹跡斑斑」或「暮氣沉沉」,有的只是安處天地間的那份生活本身的淡然。

此行我和蘇錦被安排在二號車,兩個美女輪著駕駛一輛雷克薩斯470越野車,對於師父來說,走到哪裡佛法就在哪裡,漫長旅途本生就是一種佛教文化的傳播。

更巧的事:她們是和我們一樣去過南極探險的人,也是如我們一樣從未到過中亞的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四個乘此善緣,由陌生到熟悉,佛法的智慧之光照亮了我們。

我的同伴之一貴妃在即將離開吉爾吉斯坦時,偶然拍到了一張田園牧歌式的照片:一位老牧民坐在大樹下,正悠然地看著他的羊群吃草。

她說:「即將離開吉爾吉斯坦,我眼中的他寧靜祥和,一如照片中的田園牧歌。

照片中的老牧民心中,又會如何形容他的祖國呢?」

是啊,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去思考,會認為畢竟我們和他們的人生軌跡不一樣,他們的國家經濟發展緩慢,生活質量相對於我們就要差一些。

可是,我們又怎麼知道他們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生活呢?

莊子早在兩年多年前就說過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洪少覺得吉爾吉斯坦是游牧民族雖被時代強行推衍,但仍爭取保留自己原始生活態度的國家,像匹帶著傷痕的野馬。

他們恪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他們崇尚自然,樂天知命,雖然與現代文明的反差較大,但他們在追求現代化的同時,依然我行我素,有條不紊地按照自己民族的精神個性在生存發展。

那份純凈,那份質樸,以及那份寧靜,還真讓人羨慕和景仰。

吉爾吉斯斯坦,這個「草原上的游牧民」,再次用它粗獷率真的熱情,拓寬視野,讓我從各個角度去認識禪的顏色和對禪做最深情的領悟。

再見了,「草原上的游牧民」,願你隨這草原上的青草一般,歷經榮枯卻萬古長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證菩提 的精彩文章:

TAG:果證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