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萬小時定律是否科學?

一萬小時定律是否科學?

一個備受追捧的理論認為,練習任何技能一萬個小時,就能讓你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但事實並不是如此。

「一萬小時」理論來源:

1993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一名教授,安德斯·埃里克森寫了一篇名為《刻意訓練在專家技能習得中的作用》的文章。該文章描述了柏林心理學家的一個研究,分析了小提琴學生在成長不同階段的練琴習慣對最終水平的影響。

根據這項研究,埃里克森認為,許多別人口中的天才,其實是來自於長達10年的密集練習。

而在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2008年的暢銷書《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中,他向讀者介紹了這個「一萬小時定律」。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一名英裔加拿大記者。如下圖)

而在2012年埃里克森表示馬爾科姆的書就是在瞎說,他不夠嚴謹,

一萬隻是一個平均值,事實上在他研究中最好的小提琴演奏者,有很多練習的時間要少於一萬小時。埃里克森同樣強調,練習的質量非常重要。

他認為馬爾科姆煽動性地神化了「10000小時「這個數字。

而且馬爾科姆根本沒提到」刻意練習「的概念。

刻意練習:

1.不是盲目、重複性的練習,而是追求掌握的練習

2.有一定目標的練習

(從學會寫字到現在,十年了,也沒有見得每個人都是書法大師)

此後,問題被不斷提出,研究者們不斷地進行討論和研究,最後得出了一個接受度比較廣泛的結論:

一萬小時就能成專家的說法不科學,人的基本能力、個性、刻意練習等因素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作用,最終影響技能和才能的形成。

都說「熟能生巧」,但,這個「巧」已經與大多數人無緣了。因為很多人的自身「硬體」已經決定了他們很難到達頂尖水準。

然而,不能否定的是,雖然達不到頂尖水準,但一定的刻意練習,的確能夠增強該方面能力。

最後,越努力,越幸運!(不是假裝努力!)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螞蟻科學 的精彩文章:

比目魚眼睛為什麼長在同一側?「長殘了」
科學解釋搖晃嬰兒能使嬰兒快速入睡的原因

TAG:螞蟻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