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最慘的敗仗,自己兩次差點被生擒,麾下大將一人戰死一人重傷

孫權最慘的敗仗,自己兩次差點被生擒,麾下大將一人戰死一人重傷

小霸王孫策,雖然年僅十七歲便已喪父,但是他並沒有一直迷茫,不知所措,而是很快挑起了重擔,並從袁術手中討得兵馬,平定了江東八十餘縣。只可惜天妒英才,他年僅二十六歲,便因遇刺而英年早逝了。在臨終之前,他曾對自己的弟弟孫權,說了這樣一番話,「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他此言再妥帖不過,因為之後孫權用一生,「證明」了這一點。

孫權的確是一個政治天才,他未弱冠便接手江東,卻沒有出任何紕漏,而且將江東治理的井井有條,與曹操和劉備,兩個年齡相當於自己父輩的梟雄角逐,他也未落下風。然而,他的軍事才能實在不堪,五度北率大軍北伐,全部無功而返不說,有幾次甚至是在以多擊少的情況下,被打得狼狽逃竄回了江東。而他敗得最慘的一次,還要當屬第二次合肥之戰。這一戰,他自己兩度差點被生擒,麾下的名將一人戰死,一人重傷,而因為這一戰,他卻成就了一員魏將的威名,這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215年的時候,見曹操與劉備在爭奪漢中,一時半會顧上不自己,於是孫權選擇了親率十萬大軍,帶呂蒙、甘寧、凌統、徐盛、陳武等近十員大將,一起北伐,目標則是合肥城。與他兵精將廣不同,當時曹操在合肥的守將,只有張遼、樂進、李典三人,兵馬只有七千。十餘倍的兵力差距,孫權這一戰,看起來勢在必得。然而最終的結果,卻令人意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一、一員悍將戰死

在孫權以多攻少的情況下,守將張遼等人並沒有慌亂,反而在孫權剛剛到來的時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僅率八百步卒,一路衝殺到了孫權的麾蓋之下,差點將孫權生擒。之後,孫權終於找到喘息的機會,利用人海戰術,將其包圍,張遼卻又憑藉自己的驍勇,突圍而出,創下了「以八百破十萬」的神話。而在這一戰中,張遼不但擊敗了徐盛、宋謙等名將,突破了潘璋的包圍圈,還擊殺了一名大將,這位被擊殺的名將,不是別人,正是曾為孫權轉督五校,後來官至偏將軍的陳武。

說到陳武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他是孫策時期的舊將,年僅十八歲時,便隨孫策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戰功。後來孫策擊敗高勛,得了許多廬江上甲,親自挑選了其中的精銳,並讓陳武統領。如此得小霸王厚受,陳武的能力可見一斑。可是這樣一位名將,在合肥之戰時,卻死在了亂軍之中,由此我們不難推斷出當時戰況的慘烈。

二、一員大將重傷

被張遼給了一個下馬威之後,孫權又堅持了幾日,一直未能拿下合肥,於是只得選擇了退兵。然而張遼用實際行動,向他發出了這樣一句質問,「你以為你想來就能來,想走就能走嗎?」沒錯,在孫權選擇退兵的時候,張遼率軍在逍遙津埋伏,放過先頭部隊之後,專門偷襲孫權的後軍。而孫權正好在後軍之中,於是他再一次差點被生擒。幸好,有凌統拚死力戰,在身邊的人都被殺光之後,也不放棄,一直堅持到孫權順利逃出生天——「統復還戰,左右盡死,身亦被創。」

要知道,凌統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悍將,他是名將凌操之子,年僅十五歲便從軍,並在孫權征討黃祖時,憑藉自己的驍勇,立下了大功,之後又平叛有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將才,他身受重創一事,側面體現了孫權的狼狽。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第二次合肥之戰,孫權敗得相當慘烈,不亞於曹操之於宛城之戰,劉備之於夷陵之戰。更可悲的是,他用自己的慘敗,成就了張遼「以八百破十萬,威震逍遙津」的傳說,使張遼的名字,可以止小兒夜啼。不知事後孫權得知此事時,有什麼感想呢?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被後人稱為大帝,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渣,道義仁慈全都沒有
孫權對他的重視和厚遇不次於孫氏親族,這個人竟然是他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