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機長劉傳健:有恐懼 有糾結 但更有信心

機長劉傳健:有恐懼 有糾結 但更有信心

握住機會

「第一時間我是非常恐懼的。但當把握住駕駛桿感覺飛機在我的操縱之下時,就覺得好了。如果當時沒有成功,如果飛機無法操縱,那可能就是一個災難性的後果。」

生死選擇

在當時的情況下,希望飛機能夠儘快達到更低的高度,但在油門收完了的情況下,飛機要想下降得快,速度就會增加;但速度增加的話,對機上人員的衝擊力就會更大,機組的安全就無法保障。「這是一個兩難,是儘快降下高度呢,還是我再堅持一會?」

心裡有數

「我對這個航線是非常有信心的,對於飛機故障的出現,在我心中也是非常有數的,做這個決定是非常果斷的,對於飛機的位置和整個情況是有把握的,感覺飛機可以操縱了,就覺得非常有信心了。」

5月16日成都,川航3U8633重慶-拉薩機組召開媒體見面會

5月16日,四川航空舉行3U8633航班機組媒體見面會,就此次3U8633航班的處置情況,以及相關善後處置工作進行通報。同時,執行此次飛行任務的幾名主要「英雄機組」成員也一一亮相,接受媒體採訪。

5月14日,四川航空執行重慶至拉薩的3U8633次航班在飛經成都空管區域時,飛機駕駛艙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之後成功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造成2名機組人員受傷,27名旅客入院觀察治療。

16日下午,機長劉傳健在接受採訪時坦言,事發的第一時間其實非常恐懼,在備降過程中也充滿困難和糾結,但當握住飛機駕駛桿,能夠操縱飛機時,「心中就非常有數」,有困難更有自信讓飛機安全著陸。

機長劉傳健

第一時間非常恐懼

直到握住駕駛桿

見面會現場,機長劉傳健回憶了風擋玻璃破裂脫落的細節。他介紹,在飛行階段,突然聽到了聲響,接著就發現玻璃出現了裂紋,由於此前也對玻璃破裂的情況有過訓練,對該種情況也非常了解,他第一時間伸出手進行了查看,「第一感覺就是去摸一下,看是底層還是外層玻璃,它的結構是不一樣的,就發現已經是網狀的小碎塊,當時就彙報了遭遇故障,準備返航。」

5月16日成都,川航3U8633機長劉傳健接受採訪

就在跟空管報告完畢後,不到一秒鐘,風擋玻璃「砰」的一聲瞬間脫落。「我當時可能一瞬間不知道什麼情況,當我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看到副駕駛在外面了,然後我試圖去抓他,結果抓不著,然後回頭趕緊看狀態,我的飛機在下降,且速度在增加。」

而就在飛機遭遇險情的瞬間,機長劉傳健也直言,「第一時間我是非常恐懼的。」但接著他又補充道:「(當)把握住駕駛桿感覺飛機在我的操縱之下時,就覺得好了。」有沒有想過如果此次備降不成功,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劉傳健表示,當時自己並沒有去想過,「如果當時沒有成功,如果飛機無法操縱,那可能就是一個災難性的後果。」

有困難和糾結

但「心中非常有數」

事實上,在飛機遭遇險情時,飛行過程中的高空、失壓、缺氧和寒冷對飛機上的所有人都是一個極其嚴峻的考驗。如何安全地降低高度最後平穩著陸則考驗著機長劉傳健。他也坦言,在下降過程中「大速度和小速度」的選擇讓他一度非常糾結,也成為了其操縱的困難之處。「我感覺是最困難的也是我在整個降落過程最糾結的一個問題。」

劉傳健說,在當時情況下,就希望飛機能夠儘快達到更低的高度。但是如果在油門收完了的情況下,飛機要想下(降)得快,速度就會增加;速度增加的話,對機上人員的衝擊力就會更大,機組的安全就無法保障,「這是一個兩難,是儘快降下高度呢,還是我再堅持一會?」 「這是我非常糾結的一個問題,最後我選擇了一個相對比較適中的速度,能夠保證我們機組安全的情況下,加快下降速度。」劉傳健說。

最終,飛機安全著陸。劉傳健稱儘管當時的情況很惡劣,飛機也有很多故障,操作也很困難,但依然有信心。「我對這個航線是非常有信心的,對於飛機故障的出現,在我心中也是非常有數的,做這個決定是非常果斷的,對於飛機的位置和整個情況是有把握的,感覺飛機可以操縱了,就覺得非常有信心了。」

第二機長梁鵬

當時的情況模擬機模擬不出

沒有時間害怕

對於飛機險情的處置,第二機長梁鵬介紹,事發時機組的所有處置都是按照程序進行操作的,一直依照著訓練時的標準程序在進行。這也是最後能保持如此好結果的一大重要因素。

據介紹,執行此次航班飛行任務的機長劉傳健是320機型的B類教員,同時擁有13660個小時的總飛行時間,第二機長梁鵬也有著8789小時的總飛行時間,副駕駛徐瑞辰總飛行時間也將近3000小時。

梁鵬介紹,儘管在訓練時會有模擬機對飛機險情的處置進行模擬訓練,「但模擬機沒辦法還原我們當時的情況,首先情景肯定就是不一樣的,模擬機也沒有辦法模擬出當時的情景及故障。」

而當媒體記者問及梁鵬,在經歷如此特殊的意外後,是否還敢再上藍天飛行時,他回答:「敢飛!因為我們是專業的。」儘管事後有些後怕,「但當時是沒有時間怕的。」

乘務員畢楠

明顯感到寒冷

安撫旅客「相信我們」

事發時,乘務員畢楠正在廣播,處於前艙的執勤位置。她介紹,當時自己能夠明顯地感覺到寒冷,且巨大的風聲讓她幾乎難以聽清身邊的聲音。不過,機艙內旅客的位置相對來講要好得多,「事後了解,他們其實不是太冷的。」

乘務員畢楠接受採訪

而在飛機遭遇險情時,飛機上的所有乘務員也及時對旅客做好了安撫和指導工作,「讓每一個旅客都系好了安全帶,拉下氧氣面罩進行吸氧,所以沒有一個旅客受傷。」

另外,儘管機上也有旅客感到非常害怕甚至有旅客在哭,但安撫工作還是起到了效果,機上所有乘務員都在各自喊著話,「相信我們,我們是經過了專業訓練的,我們可以安全地把您送到目的地。」這並不是乘務員說說而已。畢楠說,當在說這些安撫的話時,其實心裡是有譜的,「我們相信機長,相信我們每一天的訓練。」

成都商報記者 杜玉全 費成鴻 攝影記者 王效

編輯 邱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商報 的精彩文章:

俄國防部:敘利亞共遭受了超過100枚導彈襲擊
夢想加正式完成3億B輪融資 聯合辦公為何受資本青睞

TAG: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