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圓明園內尋覓西湖景之 三潭印月

圓明園內尋覓西湖景之 三潭印月

圓明園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有園林風景百餘處,建築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對大多數遊客而言,最吸引人的是圓明園內的景觀。雖然園內歷經滄桑,但人們仍能想像昔日的繁華。有趣的是,圓明園中的不少景觀與杭州西湖有著密切的關聯。

這要從康熙皇帝說起。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六歲的康熙皇帝開始第二次南巡,並第一次抵達杭州。這座以湖山盛景而聞名的城市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之後康熙皇帝四次南巡到杭州,並在西湖北面的孤山腳下興建了行宮,這便是今日杭州市中山公園的位置。除此之外,康熙皇帝在杭州留下來的另一重要的印記,便是他考證並題寫的「西湖十景」碑。

乾隆南巡圖

他的孫子乾隆皇帝步祖父的後塵,在每一塊「西湖十景」碑題字的後面都配上一首詩,並留下了墨寶。不單如此,對江南景緻萬分迷戀的乾隆皇帝,還命畫師將這些景緻一一繪圖呈進。之後,乾隆皇帝還要求設計師將「西湖十景」移植到京城的皇家園林中去,這樣他就可以足不出戶地享受江南的美景。

這其中的集中代表就是圓明園中的「西湖十景」。

我們不妨一起揭開歷史的塵封,看看圓明園的「西湖十景」與原版有哪些異同。

--------->>

三潭印月

如今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後就是西湖「三潭印月」的風光。三潭印月在西湖之中的一處小島旁,由三座瓶形的石塔組成。西湖中共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湖心亭、阮公墩和小瀛洲。這三座島嶼分別象徵著神話傳說中東海上的三座仙山,即蓬萊、方丈(亦名方壺)和瀛洲三島。而這瓶形石塔,其最初的作用,實際上是蘇軾治理西湖時在湖中所設置的「警戒線」:當時為了防止新疏浚的西湖再次淤塞,蘇軾命人在湖水深處安置了幾座石塔,並命令在塔圍合的範圍以內,禁止養植菱荷芡蓬等作物。

後來這些石塔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毀壞,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三座石塔,則是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由錢塘縣令聶心湯所建。

那麼圓明園內的「三潭印月」在哪呢?

它位於圓明園四十景的「方壺勝境」中的涌金橋以西一片相對獨立的水域中。當年,其主體建築是位於景區東部的一道九曲臨水的廊橋,而其中央則是一座重檐四角方亭,上面懸掛「三潭印月」匾額。當年,站在亭子上向西面的水域望去,便能看到在水中樹立起來的三座葫蘆狀石塔,這便是模仿西湖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也代表著西湖中的模擬仙山的「小瀛洲」。其東側方壺勝境,則是對於另一處仙山「方壺」的模擬。而當年「三潭印月」一帶還有一座石橋叫涌金橋,橋的名字非常容易讓人聯想起杭州的涌金門和涌金河(今浣紗河)。

方壺勝境(唐岱、沈源乾隆九年繪)

該圖為圓明園四十景中的「方壺勝境」,左側圈出的三座小塔處便是「三潭印月」

如今,「三潭印月」匾額早已不見蹤影,三座石塔都已無存,涌金橋早已坍塌,周圍是散亂的巨大石塊。

圓明園三潭印月現狀(攝影:安妮)

對於海上三仙山的模擬,在清代的皇家園林中還有多處,如圓明園福海中心的「蓬島瑤台」景區,便直接用三座島嶼來象徵三座仙山。

另外,頤和園中的鳳凰墩、治鏡閣和藻鑒堂同樣也是三座仙山的體現。甚至清代的大貪官和珅在自己的私人園林淑春園的湖面上(即今天北京大學未名湖)也仿造了這樣一處景緻,不想最終這組建築竟成置他於死地的二十大罪狀之一。

待續

文章轉自:北京晚報

微信號:yuanmingyuanpar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圓明園遺址公園 的精彩文章:

道光皇帝綺春園射柳圖
歷史上的今天│美國攝影師雷尼諾恩去世

TAG:圓明園遺址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