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食」力派,這種賺錢方式居然這麼可怕!

「食」力派,這種賺錢方式居然這麼可怕!

q小醬導讀:一日三餐,吃飯是我們每天都會進行的日常活動。可是你想過有一天只靠吃飯也能賺錢了嗎?這可不是做夢。現在新興的一種「職業」——吃播恰好就是這樣,動動嘴,就把錢給賺了。

風靡直播界的「吃播」

「吃播」是「吃飯直播」的簡稱,是從前幾年在韓國網路上興起的一種「美食真人秀」節目,具體來說,就是坐在家中的網路攝像頭前,向網友直播自己吃飯的過程,依靠「吃相」的受歡迎程度獲得「打賞」。從日本的大胃王木下佑香,到韓國的「賓士小哥」,再到中國的「大胃王密子君」,作為網路直播的一種分支,以直播吃飯過程為內容的「吃播」悄然興起。

現在直播平台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吸引眼球,一些主播另闢蹊徑做起了吃播。肆無忌憚地叫一堆外賣到家,把食物依次擺好,打開攝像頭,開始大快朵頤。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網友在鏡頭的另一端,圍觀他的吃相。哪怕視頻中的主播吃得滿嘴流油、撐得打嗝,只要網友喜歡,就會獲得打賞。

同樣是吃飯直播,細究起來,也有多種不同的內容形態。其中,「大胃王」的吃播最惹人注目。日本的木下佑香或是「大胃王密子君」,都打著「大胃王」的旗號直播吃飯。在網站上,可以看到木下佑香一次性挑戰的食物包括十盒豚骨口味拌面、6桶韓國泡麵、5.2千克的炸豬排炸蝦蓋飯、5.3千克的八人份拉麵火鍋等。在「密子君」的微博上,也能看到她一次吃下十份龍蝦蓋澆飯,或是8份冒菜、50個成都名小吃蛋烘糕等等。但自詡吃貨的木下佑香與「密子君」都身材嬌小,與遠超常人的食量形成鮮明反差,這無疑滿足了觀看者的獵奇心理,也讓吃飯帶了點競技感。

GIF

吃播都是貨真價實的大胃王嗎?

吃播不少,雖然具體形式各異,但是總的來說都有一個相同點——很能吃。他們超於常人的進食量正好滿足了觀看者的獵奇心理,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還都吃不胖!可是現實中真的有這麼多怎麼也吃不撐的貨真價實的「大胃王」嗎?那可不一定哦。除了明處的暴飲暴食對胃的負擔之外,隱形的是,這行沒有那麼多天生的大胃王,所以為了維持直播,都有不少「招」。

不少吃播們因為無限大的胃口和長不胖的體質而被質疑「假吃」。一般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每天只吃這一頓飯,往往因為飢餓感的強烈驅使,主播就可以吃得非常多,而且津津有味,給觀看者營造一種胡吃海喝的表象。這種吃法會很傷身體,容易患上胃病之類的疾病。

另外還有一種類似大胃王的吃法,就是讓自己每頓的飯量逐漸增加,最大限度減少對胃的刺激,不會出現暴飲暴食的現象。當然,這種吃法相比較前一種而言會比較健康,對身體的傷害最小,但是也最難堅持,畢竟吃播們就需要在直播以外通過加強鍛煉來防止自己因過度攝入食物的熱量而長胖。

而催吐則是其中最殘忍的一種方法。催吐指的是吃播為了直播效果而狼吞虎咽吃下遠超常人食量的食物,然後會在直播結束後採用各種方法強行催吐,將直播中進食的大量東西吐出來,保持身材。這種方法對人體的損害尤其大,長期催吐,身體代謝和消化速度會變,吐幾年之後胃的消化能力就變了,會遲鈍,會感覺不到飽,會消化特別慢。

鏡頭之後,狼狽多過光鮮。無論哪一種「假吃」,其實對身體都是有損害的。甚至久而久之,人會患上厭食症,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

飲食障礙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是精神疾病中引發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相比一般人群而言,患神經厭食症的患者死亡率要高出5倍多,神經厭食症患者常常會因為害怕體重增加而拒絕或少進食。

早在過去就有「飲食障礙」記錄的歷史,甚至古老的埃及墓畫都描述了一種「自我嘔吐」的圖畫。飲食障礙包括很多類型:神經性厭食症、貪食症和暴食症等。

總的來講,這些不同類型飲食障礙的主要特徵就是患者會出現異常的飲食行為,體型較差,過分強調體重和體型,進行過度的體重控制。

以厭食症為例,這種行為常常會引發嚴重的體重降低,通常還會使得患者出現生命危險,嘔吐、過量腹瀉以及過度鍛煉都是厭食症的主要特徵。

與厭食症相關截然不同的食慾亢進的主要特徵則是:患者會暴飲暴食。飲食障礙通常還伴隨有較低的自尊心、內疚和厭食等,同時患者還會出現抑鬱、嚴重焦慮和自殺的風險。

飲食障礙如何治療

目前有大量證據都指出,科學家們可以利用多種療法來治療飲食障礙,然而並沒有一種單一的療法適用於所有的飲食障礙患者。

無法獲取有效治療的患者早期往往會經歷較長的疾病期,隨後這些患者就需要使用複雜的療法來進行長期治療。

結構化的心理療法被認為是治療飲食障礙患者的堅強基石,對於患厭食症的青少年而言,研究者往往會採取以家庭為基礎的治療方法,其中就包括幫助整個家庭來支持對飲食障礙患者的治療等。

對於飲食障礙的成年人而言,有研究表明,至少20個療程的行為認知療法(CBT)或許是必要的,這種療法能夠挑戰患者思考的方式。而對於嚴重的厭食症患者而言,至少必須進行40個療程的CBT,其中就包括強調恢復患者健康的飲食態度和行為等。

無論是強行裝成大胃王,還是本身胃的容量就足夠大,我們都需要知道一點——胃口大開並不一定是好事。

讓你胃口大開的還有這些疾病

很多人認為胃口好,就代表著身體健康。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有些疾病的癥狀恰恰是「胃口好」。

1.甲狀腺功能亢進

近期內忽然出現食慾旺盛,總感到疲勞、乏力、怕熱、易出汗,且容易情緒激動,有可能是甲狀腺在作祟。

若同時有眼球飽滿且微微向外凸的現象,更要提高警惕。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甲狀腺激素分泌紊亂而造成的新陳代謝加速現象。這會讓身體消耗過量,總是處於「飢餓」狀態,導致胃口大開。

2.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該病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襲球部黏膜,前者攻擊力超過後者防禦力所致。患者多在空腹時疼痛,進餐後緩解。

這是因為進食會稀釋過量的胃酸,減緩疼痛,從而導致食量增加。

3.向心性肥胖

有的人食慾亢進,面部肥胖,胸腹部脂肪堆積,四肢卻不肥胖,有時反而消瘦,與肥胖的軀幹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肥胖的典型特點是脂肪沉積以心臟、腹部為中心發展。這是由皮質醇分泌亢進而引起的代謝性疾病。

4.糖尿病

有些人原本食量正常,到了35或40歲左右,突然變得食慾旺盛,容易飢餓,但體重卻隨著進食的增多而減輕了,總是大量喝水,頻繁上廁所,這可能是患了糖尿病,要提高警惕。

5.下丘腦綜合征

這是由於腫瘤、外傷、感染等多種病因累及到下丘腦區域,而導致的內分泌代謝功能紊亂癥狀。

起病表現以肥胖和嗜睡為多見,還會出現頭痛 、視力減退、尿崩、性功能紊亂等。

小編有話說:

吃飯本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在現在的社會風氣下有些人的進食卻變成了痛苦的過程,甚至還讓它變成了損害身體的罪魁禍首,實在讓人惋惜。能吃是福,願我們都能吃得幸福!

— THE END —

這些微信號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品健康 的精彩文章:

咳嗽竟能咳斷5根肋骨 醫生說是超級咳嗽!
這九種食物可能趕走壞心情

TAG:壹品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