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和平——發揮資源優勢 加強金融助力 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周和平——發揮資源優勢 加強金融助力 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剛剛落下帷幕的中國文化貿易發展論壇暨文化雙創大賽中,有幸請到了原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先生,就發揮資源優勢 加強金融助力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健康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演講,現將演講內容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發揮資源優勢加強金融助力

推動我國文化 產業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已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的文化產業總值從2012年的1萬8千多億增長到2016年3萬多億,年增速超過GDP增速,達到了14.2%,佔GDP的比重也由3.48%上升到4.14%,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穩步邁進。我們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仍有巨大的潛力。從文化產值佔GDP的比重看,美國佔31%,日本達到20%,韓國也在15%以上,而我國比重則比較低。

從文化消費規模的指數分析,2013年我國文化產業消費的實際規模為1萬多億,占居民消費總支出6.6%。按指數分析還有3萬多億元的消費缺口。另外,我們國家的文化貿易逆差是非常嚴重的,僅以圖書出版為例,我們的進出口貿易比為10:1,其中對歐美進出口貿易比為100:1,影視、演出、互聯網等領域的文化產品貿易逆差同樣也很嚴重。在世界文化產業市場上美國佔比高達43%,歐盟佔34恩%,我國份額很小,與我們文化大國的地位不相匹配。

由於我國文化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所以金融資本融合不足,制約了產業的發展。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當前文化產業共獲貸款5328億元,僅占銀行貸款總金額的0.8%。雖然現在數字有所增長,但是所佔比例仍然很低。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文化產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缺乏了解和互動,金融機構對文化產業了解不夠,文化企業也不擅長使用金融工具;二是文化產業自身特點不利於金融資本融合,多數文化企業小而散,且盈利模式不突出、投資風險大。我看到一個數據,小微文化企業僅僅佔到文化企業總數的98%;三是服務於文化產業的金融機構中介體系薄弱,資產評估難,融資擔保難,產權交易難,這些問題仍然普遍存在。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金融資本的支持,當代金融的創新也需要與文化產業相融合,所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源相結合」。國務院和有關部門還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助力文化發展的政策,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將其定位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並將其作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文化產業的發展又做了新的部署,要求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我們國家的文化產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為此,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僅供參考。

第一,充分挖掘文化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眾所周知,中華文明以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祖先留給我們的無比豐富、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獨有資源。在這其中,一是遍及全國的文物古迹實證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國務院現已公布七批「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總數達4296處。截止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世界遺產也在世界位列第二,這些遺存和數以億計的文物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發展的實證和鮮明的智慧與創造。

二是浩如煙海的古籍記載了中華文明。中華民族有著用文字記載歷史的優良傳統,所謂家有譜、方有志、國有史。國務院現已公布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截至目前共有12274部古籍入選珍貴古籍名錄,180家單位入選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省市各級古籍善本數以千萬計,我國兩部中華珍貴醫藥典籍《皇帝內經》與《本草綱目》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屠呦呦獲得了世界諾貝爾獎,但這個獎應該獎給中國的先者,因為她萃取青蒿素的方子產自於東漢的方子,這個古方的發掘和整理實際上為世界人們的健康做出重要的貢獻。這些經典記載的內容非常廣泛,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是我們取之不絕的寶貴精神財富。大家都知道中國是茶的生產國,因為中國人是最早種植茶葉的,在典籍記載大量的怎麼配製、怎麼泡製、怎麼表演茶道,都有大量的經典記載。到唐朝的時候有了陸羽的《茶經》,在那時候就實現了集大成,以後又有發展。假如說研究茶文化或者產方面的記憶,這些典籍是非常豐富的。

三是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著中華文明。國務院現已公布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總數達1372項,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總數達1986人,還公布了文化生態保護區19個,省市級的名錄也數以萬計。截至目前,我國是入選聯合國非遺名錄最多的國家。從2005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18號文件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保護的通知才開始,提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到現在十幾年時間已實現了家喻戶曉。非遺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本次雙創大賽中的很多作品就是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當代技術結合得起來,大量的非遺項目也是雙創中一些重要內容,有些獲獎的項目都是立足於傳統,融入當代很多創新元素,是非常好的一種表現形式。

中華文化有三個重要的特性,一個是人民性,它植根於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活動中。非遺的概念融入了人們各種創造,同時結合了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所以它第二個特性是創新性,它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很多文化現象生於民間死於廟堂,如果都到博物館了,但非遺並不是這樣,正因為其在民間不斷融入新的元素,所以它是鮮活的。第三個是開放性,它最善於學習,是開放包容的。實際上我們的文化是不斷吸收了外來的文化成果,同時我們中華文明創造的這些文化成果也遠播世界很多國家,為人類文明做出了貢獻。

總之,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發展的根脈,是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是中國發展文化產業的源頭活水和獨特資源。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我們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全面梳理、合理利用、發展創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使其融入當代、融入世界,為人類文明做出新的貢獻。

第二,培育和完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因為我們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需要金融的支持,同時當代金融的創新也需要與文化產業相融合,使其在流通中獲得收益。當前我們的文化產業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時期,迫切需要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

一是充分發揮銀行信貸的作用,積極探索文化產業投融資合理模式,鼓勵商業銀行發展文化金融專營機構、特色支行等專業化機構,針對文化產業的特點創新產品和服務,開發適合文化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加大有效的信貸投放。特別注意發揮商業銀行和中小銀行的作用,因為中小銀行和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它有一個數字就是在工、農、中、建這四大行中現在它的信貸規模佔到我們國家信貸總規模的40%左右,所以商業銀行和中小銀行、城市銀行在這一領域的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二是要擴大文化企業的債券融資規模,企業債券和其他的債務融資工具相比具有強烈的產業政策導向性,是發揮市場積極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有效工具,降低金融融資資本,優化財務結構,同時釋放出寶貴的信貸資源給中小文化企業。

三要積極發揮基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近年來文化產業的投資基金數量、規模均急速增長,為文化產業開闢了更加寬廣通暢的融資通道。政府引導基金與市場化的股權投資基金要相互配合,支持文化企業發展,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四是要積極與互聯網金融相融合,促進文化要素市場從線下向線上發展,探索特色文化創意與小眾文化有機整合的眾籌網金融模式是文化產業發展與互聯網的金融發展相相應。

第三是加快文化產業國際化投融資步伐。隨著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我國文化產業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文化消費增長最快、潛力最大的經濟體,國際文化產業巨頭以各種方式進入我國,比如迪斯尼樂園在上海建而且還整合了其他像中國表現不錯的優秀動漫產品,像方特不知道在全國搞了多少獎,這些都在瞄準中國、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中國文化資本走出去的力度也不斷增強,比如著名的像萬達收購美國的EMC,因此要加快融入世界文化產業的資本運作系統,構建全球文化的產業鏈。而是要與各自貿區發展相適應,支持文化產品的國際貿易。因為我們現在自貿區辦了不少,很多是內容比較少,文化產品更少,我覺得這點應該調動各各自貿區的積極性,這樣來提高我國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第四是要促進文化產業投融資人才隊伍的建設,所以人才產業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產業,積極培養創新性人才。各國間的人才競爭也日益激烈,因此建設文化產業的投融資人才隊伍迫在眉睫。要重點培養具有高度文化責任感和較強資本運營能力的人才,培養熟悉文化資源和金融基金整合運作能力的人才,培養鑽營國際視野和熟悉跨國文化產業公司運作的人才。

我們的祖先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其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精湛記憶是當今發展文化產業獨特的資源優勢,所以我們要強化文化自信,加強金融助力,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 的精彩文章:

【服貿評論】一周熱點
一周服務貿易時評

TAG:中國服務貿易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