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發展迅猛,中國已進入第一梯隊行列

人工智慧發展迅猛,中國已進入第一梯隊行列

由國際電聯組織的第二屆「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全球峰會」15日在日內瓦開幕。會議將探討如何利用人工智慧加速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著重在衛生醫療、智慧城市、消除貧困等方面推動落實一批人工智慧應用項目。雖然中國在高端晶元製造等核心技術上與世界頂級水平還有不小差距,但在人工智慧的研發進展、市場規模、應用範圍以及推廣力度等方面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中國研發人工智慧還有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巨大的、高層次的市場,同時決策層也有能力在其中扮演更大的角色,而且以目前來看,中國後發優勢明顯。比如目前全球最大的IT和互聯網公司幾乎都來自美國,歐洲企業很少,而中國卻擁有一批與這些美國公司對等的企業。它們在規模、研發、人才、資金等方面完全有實力和美國企業抗衡,為龐大的國內、國際用戶群提供了可替代西方企業的服務,甚至做得比西方企業更好、更加本土化,這就是後發優勢。

人工智慧目前仍未實現大規模普遍應用,包括人工智慧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市場應用方面的規則制定等議題都還有待探討。當前階段應該盡量鼓勵對人工智慧的研究,不應過度強調這一新技術帶來的規則改變、市場限制等問題,以便為產業界的研發和探索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它們飛得更高、更遠。30年前在國際電聯討論技術方案時,如果美國方案被否定的話,十有八九都是被歐洲的競爭對手否定的,最後折中辦法往往是同一種技術有美、歐兩套方案標準。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歐洲方案逐漸銷聲匿跡,到如今歐洲幾乎已經沒有能與美國技術公司抗衡的對手,而中國技術企業則能夠獨當一面,只不過中國企業在創新方面還有所欠缺。

當前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正走出實驗室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場「數據革命」可以幫助解決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但同時也可能對隱私和安全造成嚴重影響,並加劇對破壞就業等問題的擔憂。如今的年青一代大都受過良好教育,同時培訓途徑和方式也非常豐富,他們掌握運用新興技術應該不難,而某些行業的熟練技術工人經過簡單培訓也完全能勝任其他行業的從業要求。當前國際貿易體系下並不意味著整個產業鏈都要自給自足,但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必須擁有自主可控的高端晶元製造能力,這也是人工智慧得以發展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接全世界 的精彩文章:

5000萬名 Facebook 用戶數據的泄露事件是否與操控美國大選有關
關於BAT戰略部署和分析報告

TAG:鏈接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