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定了目標,就竭盡全力去實現

定了目標,就竭盡全力去實現

01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給他的兒子寫過一封著名的信,講的是「不要找借口」,其中有這麼一個精彩的觀點:

「借口是失敗的根源。借口把絕大多數人擋在了成功的大門之外,百分之九十九的失敗都是因為人們慣於尋找借口。所以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步驟即為:防止自己找借口。一個人越是成功,越不會找借口。」

這段話實在值得我們青少年重視。的確,要做成長的主人,就得學會不找借口。

不找借口,首先體現為要對目標和任務負責。也就是說,確定了要完成的目標和任務,就要為此負責。

但是,事實上,一些人做不到這點,因為他們總能找到借口。

02

且來看看我身邊的一個例子:

我有一個同學扎克,化學成績非常優異。有一次,他在課上申請當了一次化學實驗的小組長,要負責實驗中最複雜的部分。

小組裡其他人都佩服他的優異成績,所以毫無顧忌地把這個重擔交給了他。

實驗的準備過程非常煩瑣,而扎克給所有同學制訂了分工計劃,他給自己的計劃訂得也格外細緻。大家看到他這樣的態度,都說:「有扎克當小組長,我們這次實驗一定能拿高分!」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實驗的當天,竟然是制訂計劃最認真的扎克出了狀況,差點兒把整組人都害慘了!

實驗在早晨進行,除了他以外的所有的組員都到場了,可他卻遲遲沒有出現。組員一個個都非常著急,因為他手裡拿著最重要的數據表,沒有那張表就無法開始實驗。

於是他的組員只好臨時開始重新分工合作,重新製作數據表,開始實驗。實驗時間過半後,扎克才匆匆趕來,沒想到卻被老師擋在了門口。

老師說:「你知不知道,因為你遲到,你所有的組員差點兒沒法完成任務?」

扎克剛要接話,老師就說:「不用跟我解釋,去跟你的組員們解釋吧,如果他們同意現在讓你加入,那你就可以加入,否則就請你離開吧。」

扎克走到組員們身邊,跟他們說,他早上車子壞了,走到公交車站又忘了帶公交卡,所以才遲到,希望可以允許自己加入到實驗中,因為自己不想被扣分,而且自己做好了實驗萬無一失的準備,一定可以帶著大家拿高分。

沒想到的是,竟然沒有一個組員相信他!他們一致表示,就算他化學再好,他們也不願意和他一起做實驗了。因為他一個人遲到差點兒讓他們全組無法完成任務,而他的借口,沒有人願意聽。

最終,扎克只好低著頭離開了實驗室。

03

毫無疑問,這位同學的行為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他固然可能真的碰到了意外情況,但在他人看來,他這樣的行為還是影響不好。而他,也不得不為他那缺乏責任和找借口的行為付出代價。

任何人,既然定下了目標,就一定要努力去完成。在這方面,電影《國王的演講》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榜樣。

艾伯特王子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他很有才華和思想,然而因為患有嚴重的口吃,完全沒有辦法發表演講。

後來,他在一位導師的引導下,一直訓練如何克服口吃。在重重困難面前,他從未放棄,想盡一切辦法,一心要突破自己。

終於,艾伯特實現了目標,克服了口吃,並且在「二戰」前,給自己的人民做了一次非常成功且具有轟動效應的演講。

口吃可以說是最難以克服的病症之一,而艾伯特王子在給自己定下克服口吃的艱難目標後,堅持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目標。我認為,只有像艾伯特王子一樣永不放棄地去征服目標,我們才能像他一樣成功。

我的爸爸是國內著名的方法學家,在他的《方法總比問題多》一書中,有一個核心理念: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這和洛克菲勒的理念很相像。洛克菲勒也認為,失敗者,往往都喜歡用各種各樣的借口來解釋自己為什麼失敗、為什麼做不下去了。起初他們或許會認為這樣的借口多少是在撒謊,但在不斷重複地找借口後,他們就會開始相信這個借口是真的,正是自己無法成功的原因。這樣一來,這些找借口的失敗者只能永遠失敗下去。

因此,我們千萬不要為自己找借口,而要為了實現目標,敢於盡最大努力去行動。

作者簡介:

吳牧天,享譽海內外的「自主管理明星」,一個從小就接受自我管理訓練並深深受益的90後優秀學生,同時也是在廣大青少年中享有盛譽的成長勵志暢銷書作家。高三時作為優秀學生被選拔到美國交流,後考入美國重點大學、被譽為「美國航空航天之母」的普渡大學學習,並成為普渡大學創新創業協會會長。

2013年,吳牧天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出版了成長勵志暢銷書《管好自己就能飛》,很快便榮登全國優秀暢銷書排行榜總榜,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在世界讀書日予以報道,至今已累計發行60多萬冊,之後,他又出版《自覺可以練出來》,再次好評如潮。

本文摘自《做成長的主人》

吳牧天 著

編輯 | 吳 萌

本文由共同體綜合整理,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同體Community 的精彩文章:

墜樓身亡事件頻現,說不,不僅是孩子應該學會的事情
姚明:引導孩子發展適合自己的興趣

TAG:共同體Commun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