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建華‖吃的喝的並非越「原」越好

張建華‖吃的喝的並非越「原」越好

GIF

本文共計11134字,閱讀大約耗時:3分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原生態」食品開始漸入人們的法眼,而且有越來越瘋狂的傾向。有人開始自己養奶牛,每天自己擠奶飲用;有人自己買葡萄,開始釀造葡萄酒,供飲用;有些人開始自己養豬,到過年的時候自己宰著吃……但是,當你在享受這所謂「原生態」食品的時候,你是否認真考慮過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呢?這不,曾有地方出事了。

2015年5月10日,據南方農村報報道,2015年4月13日,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疾控中心報告該縣龍窩鎮發生一宗由飲用未經有效消毒生鮮羊奶引起的布魯氏菌病聚集性疫情。據調查了解,此疫源來自於該縣龍窩鎮龍窩村黃某的奶羊養殖場。黃某於2013年4月從山東菏澤購進奶山羊24頭,從2013年7月開始給本村部分農戶供應鮮羊奶,2014年9月又購進15頭奶羊飼養。2015年4月9日,龍窩鎮琴星村一村民因喝其羊奶確診感染布魯氏菌病。當晚,紫金縣畜牧獸醫漁業局迅速派員調查了解相關情況,要求養殖戶對全部羊只就地圈養,不得轉移,停止鮮奶銷售。4月16日,當地農牧部門對該養殖戶全部羊只(存欄奶羊44頭,其中產奶奶羊23頭和公羊1頭)進行撲殺並無害化處理,同時做好相關場所的消毒滅源和周邊地區的疫病監測、排查。最後,共有39人確診感染布魯氏菌病,患者分別在紫金、廣州、深圳等地醫院接受治療。

在過於追求「原生態」食品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它的加工過程、工器具是否乾淨衛生,有沒有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是否會有異物進入的可能,是否有消毒處理,包裝食品的容器是否乾淨衛生……

應該來說,這種在非工業化條件下生產出來的「原生態」食品很難保證產品的質量,很難保證食品的安全。即使一年兩年,或者說生產了幾天上萬件也很難保證今後不出問題,最致命的是,一旦出問題都將是大問題,而且是難以控制的批量性問題。

隨著膳食結構的改變,人的身體變得越來越脆弱。你是否發現,小時候經常吃的一樣東西,很多年後的今天再食用,開始有點不適應,肚子有點不舒服,甚至需要到醫院去接受治療的地步,因為小時候的那山、那水和現在已經完全兩樣;你是否發現,所謂的「原生態」食品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完美,營養價值也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乎」,你會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更多的時候只是心裡得到安慰,或者說是一廂情願罷了。

其實,人們對「原生態」食品的嚮往,只是一種情懷,但是當這種情懷被打破、被撕毀的時候,更多的是無奈;人們對「原生態」食品的追求,從另外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民眾對當下食品安全的擔心,各種各樣的食品謠言充斥著耳際,形形色色關於食品安全的負面報道經常被訴諸於新聞媒體。

我在想,如果我們的食品做好了,變得安全了,是不是人們對「原生態」食品的痴狂追求也會告一段落;如果天變藍了,水變清了,空氣變得乾淨了,我們的食品是不是也應該更安全了。

看來,要讓食品「原」少些,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覺著不錯,請先點贊↙↙再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ONNY張伢子 的精彩文章:

張建華‖冰棍裡面吃出老鼠,該如何處理
張建華‖對22種限制使用農藥實施定點經營,安徽這一做法值得稱讚

TAG:TONNY張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