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幼師離職率這麼高?

為什麼幼師離職率這麼高?

國內外政要、教育官員、諾獎得主、高院職中小學校長園長、專家學者,教育投資人與您相約9.20-第14屆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點擊查閱)

現實一:有干不完的活

幼兒教師永遠有干不完的活,而且兩個字形容:折騰;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什麼教學筆記、教學案例、觀察筆記、幼兒成長故事、專題論題、活動記錄……

環境創設、區域活動創設、家園聯繫等等,每一樣都要做,而且要時時更新,常常從早干到晚,中午也沒得休息。沒完沒了的活動,親子運動會、家長公開課等等,還有開不完的會議和無休止的比賽。

沒完沒了的檢查、永無休止的比賽讓人疲憊!

現實二:安全責任巨大

據說,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壓力僅次於消防員。幼兒園教師的安全責任,可以說非常巨大,總擔心小朋友有個閃失。

帶班的老師寸步不離班級,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連上個廁所都得先找到個人可以看看孩子才能去。最痛苦的是管午睡,你特累特想睡反而沒得睡,卻非得睜大眼睛強迫一群精力旺盛特不想睡的人午睡,並時時刻刻盯著他們睡~

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你可想而知了,是很大、非常大、相當大!常常被某個孩子從哪裡摔下來的噩夢驚醒。孩子若摔了個包,恨不得那包長我頭上;若出了點血讓我血流如注來對換!求所有的神仙保佑,求你們別讓這群小寶貝在幼兒園撞了、磕了、跌了、碰了......

角色轉換快,精神分裂初顯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角色轉換過快:剛剛還像個學者似的在搞研究;眨眼就在給小孩洗尿褲子了;忽然又得像神經病似的當演員,演小貓、小狗什麼的;出去玩的時候是個撿垃圾的,把一些破爛東東撿回去廢品利用;回到家裡只能把滿肚子的委屈發泄在家人身上……

精神分裂初顯:幼兒園老師永遠是溫柔善良的,喜怒哀樂不可溢於言表明明不開心,還得滿面微笑;明明不想說話,可還得保持熱情。

四:名副其實的「破爛女王「

看到什麼垃圾第一反應就是思考能用來幹什麼。幼兒園環境創設、區域活動創設,整個「農業學大寨」。

所謂環境創設就是在原本幾面白花花的牆上用各種材料總是要求得用廢舊材料剪、畫、貼、掛……弄得滿滿當當、五花八門,貼了又撕、拆了又做,使勁折騰!

區域活動更始誇張,好好的玩具不讓孩子玩,非得讓老師攪盡腦汁用一些破爛材料作成玩具讓孩子玩才算創意。

現實五:家長工作越來越難做

辛苦地工作著,腦子整天想著孩子,卻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在家孩子怎麼摔大人都覺得沒事,怎麼罵都覺得是天經地義,可在幼兒園,孩子自己跌倒了就和老師不依不饒,鬱悶!

有的家長來接孩子放學,先把孩子從頭到腳檢查一遍,就差沒看孩子有沒有少了根頭髮了!

現實六:工資低、待遇差

同樣是教師,什麼考試、比賽、會議從不忘記我們幼兒教師,但關鍵時候有點福利待遇了,卻常常忘記幼兒教師也是教師!當別人用不勝羨慕的眼光問:你們一個月能拿四、五千吧?我:其實……

七:社會地位低,得不到認同

別人總覺得當幼師不需要什麼文化,簡直都是小兒科,都以為咱們都是低學歷人群;其實我們被逼著學這學那,家裡證書一大堆,所有教師基本都是專科、本科學歷。別人都以為我們能唱的都是兒歌,畫畫只要畫個小貓小兔,跳舞只要伸伸胳膊,殊不知聲樂、鋼琴、舞蹈七八級的老師大把,苦啊!

我們希望社會上多傳播幼師正能量,給幼師多些尊重!

我們不是「保姆」或者「阿姨」,我們是一名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早教微觀 的精彩文章:

幼兒園處處是藝術,時時有創意,驚艷的植物角讓我垂涎欲滴

TAG:早教微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