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博物館計劃」欲打造博物館智能地圖,十大陳列精品揭曉

「AI博物館計劃」欲打造博物館智能地圖,十大陳列精品揭曉

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午(5月18日)在上海歷史博物館落下帷幕。「AI博物館計劃啟動」,打造屬於博物館的智能地圖。第十五屆(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出爐,內蒙古博物院《大遼契丹——遼代歷史文化陳列》、陝西歷史博物館《長安絲路東西風》獲評。創造觀展熱潮的上海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獲評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國際及港澳台合作獎。

前不久對外開放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今天將是全國紀念「國際博物館日」的主會場

「AI博物館計劃啟動」,數字博物館生活到來

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該主題強調博物館創新發展理念,發揮與當地社群、文化景觀、自然環境之間的紐帶作用,通過技術、方法的進步,不斷拓展觀眾群體並增強與他們的聯繫,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多項與數字博物館相關的項目在會上啟動,釋放出強烈信號:數字博物館生活即將到來。

「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現場圖,「用科技傳承博物館文明,AI博物館計劃」啟動

國家文物局與百度共同發布「用科技傳承博物館文明,AI博物館計劃」。該計劃現場上線全國數字博物館地圖一期,打造屬於博物館的智能地圖。據悉該項目經過一年的籌備,在全國近5000家博物館中一期已經做了1400多個博物館標註和基本功能。通過地圖進入博物館,採用AI技術對相關內容進行街景式展示。同時,還增加了智慧搜索功能以及觀眾遊覽線路的智慧化設計等技術。

「AI博物館計劃」是去年國家文物局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與百度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的落地項目。項目先期將實現AI技術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歷史博物館、江蘇蘇州博物館等博物館的應用。

「AI博物館計劃」先期會在蘇州博物館等三家博物館應用

國家文物局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文物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

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出爐

作為國際博物館館日主會場活動的重要議程之一,會上公布了第十五屆(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項目,內蒙古博物院《大遼契丹——遼代歷史文化陳列》、陝西歷史博物館《長安絲路東西風》等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精品獎;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尋找致遠艦——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上海科技館《如何復活一隻恐龍》等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上海博物館創下觀展熱潮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等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國際及港澳台合作獎。該獎項是從25家入圍終評項目中最終評選出10個精品獎、11個優勝獎、2個國際及港澳台合作獎和2個國際及港澳台合作入圍獎。

上海博物館大英展文創產品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河北博物院獲頒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

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的「手機中的博物館記憶」優秀作品發布,攝於上海歷史博物館的《開館手記》、攝於故宮博物院的《我在故宮撿石頭》等十條短視頻從徵集的十萬多條短片中脫穎而出,成為發生在當下博物館中具有正能量的博物館故事。

講述文物的紀錄片受熱捧

文博題材的紀錄片近兩年開始受到大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青睞。 今年元旦,一部用文物講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在央視首映,繼《國家寶藏》之後,再度在熒屏上掀起文物熱潮。

《如果國寶會說話》宣傳海報

《如果國寶會說話》展示了100件文物,共100集,分為四季播出,每季25集,每集5分鐘講述一件文物。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如果國寶會說話》目光跨越八千年,攝製組足跡遍布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五十餘處考古遺址,千餘件文物。

在上午的主會場活動中,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全球發布儀式正式啟動。該紀錄片將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海外主流媒體上播放 ,使中國文物漂洋過海,走進千家萬戶。會上同時發布《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宣傳片。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節目單

作為主會場活動的一部分,下午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舉行「博物館與美好生活」論壇,來自國家文物局、國際博物館協會、中外重要博物館、高等院校和科技企業與會研討。

附錄:

第十五屆(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精品獎

大遼契丹——遼代歷史文化陳列(內蒙古博物院)

文明的階梯——科舉文化專題展(南京科舉博物館)

動·境——中華古代體育文物展(天津博物館)

明月入懷·中國團扇文化印象展(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誰調清管度新聲——絲綢之路音樂文物展(河南博物院、洛陽博物館)

長安絲路東西風(陝西歷史博物館)

南昌起義  偉大開端(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圓夢——從北洋鐵甲到航母艦隊(大連現代博物館)

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海南省博物館)

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江西省博物館)

第十五屆(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

尋找致遠艦——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湘江北去·中流擊水——長沙歷史文化陳列(長沙市博物館)

黑龍江俄僑文化文物展(黑龍江省博物館)

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科技成果展(中國絲綢博物館)

靖江遺韻——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陳列(桂林博物館)

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首都博物館)

如何復活一隻恐龍(上海科技館)

藝術涅槃——大足石刻藝術展(大足石刻博物館)

CHINA與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南京市博物總館)

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主題展(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

鑄魂——延安時期的從嚴治黨(延安革命紀念館)

第十五屆(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國際及港澳台合作獎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上海博物館)

綿亘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

第十五屆(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國際及港澳台合作入圍獎

東西匯流——13至17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廣東省博物館)

現代之路——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成都博物館)

(附錄圖片來源自「在線文博」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馬哈蒂爾宣誓就職馬來西亞總理
中國女足1比3日本無緣亞洲杯決賽,我們離亞洲頂尖差了多遠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