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溫87版紅樓夢,陳曉旭氣質太像原著,也是現實版的「林黛玉」

重溫87版紅樓夢,陳曉旭氣質太像原著,也是現實版的「林黛玉」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紅樓夢裡的感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裡要數這兩個人的感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

青埂峰下女媧補天剩下的頑石在一僧一道的指引下下塵世去經歷一番那富貴溫柔鄉了。一天,與甄士隱深交的貧困書生賈雨村向他借盤纏上京赴考,斷定次子日後必定飛黃騰達的甄士隱慷慨解囊,於是雨村上京赴考了。不料甄士隱的愛女甄英蓮卻遭拐子拐了去,隨後甄家在一場火災後敗落。賈雨村不負眾望果然中了進士,隨後當州官時遇到了被薛蟠強買的英蓮,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罪四大家族,雨村胡亂判了案。

林黛玉(陳曉旭 飾)母親早逝,自幼多病,父親林如海拖上京的賈雨村將她帶到外祖母家。賈母見了黛玉後喜不自勝,從此黛玉就在賈家安頓了下來。這日王夫人的姐妹薛姨媽一家也到了京城,從此賈寶玉(歐陽奮強 飾)、林黛玉和薛寶釵(張莉 飾)和襲人等一眾少年少女一同見證了四大家族的興盛衰敗……

新版紅樓夢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捧紅了老版。以前看這部電視劇從來沒有關注過的細節現在都被一一翻出來,真是……強悍。要麼說呢,巨人的肩膀不是誰都能上去的。裡面美女如雲,再拍怕是找不到這麼多清純的美女了。林黛玉不可複製,賈寶玉不可複製,史湘雲不可複製,晴雯也不可複製。

87版紅樓夢符合所有我對古典美的想像,如此經典的劇,陳曉旭氣質太像原著。87版紅樓夢對人物的刻畫,形似到神似已經很難超越了。無論是服裝,化妝,頭飾,背景,表情,姿勢,模樣都非常的到位。

陳美女的去世令我深感可惜,雖然這提綱挈領的話看來平淡。對於不甚相熟的旁人來說,死亡的八卦意義遠遠大於其本身的哀慟。人群並不見得特別冷漠或健忘,只是以個人的渺小,他的死亡對於大眾來說,真真輕於鴻毛。

林黛玉,金陵十二釵之冠(判詞與寶釵合二為一,故不究一二)。前世為三生石邊的一株絳珠草,受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願跟其下凡還盡眼淚。今世為巡鹽御史林如海與賈府千金賈敏的獨生女林黛玉,少時其母因病辭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後又因其父林如海思慮過重也因病身亡,黛玉便一直居住在榮國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和神瑛侍者的轉世賈寶玉真心相愛,有共同的價值觀、愛情觀,但這一段愛情因悲劇性的家族命運而遭到扼殺。主張紅樓夢是反封建愛情小說的紅學家認為,黛玉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軍,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林黛玉之於曹雪芹,意味著女性的最高價值。

富貴如浮雲, 到頭來終成空。87這版最經典之處可謂數不勝數,但最喜歡還是這結局真是殘酷的清醒。

林黛玉、薛寶釵: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賈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賈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史湘云: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雲飛。妙玉: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王熙鳳: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賈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賈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巧姐: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李紈: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紅樓夢版本最多,最愛的依然是87版。

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因母親早亡,賈母疼愛,接到賈府撫養教育,與賈母、寶玉同住。後來又死了父親,從此過上雖無父母卻過的嬌生慣養的生活,因不願與人交流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裡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林黛玉、賈寶玉因從小結緣,從相識、相知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

林黛玉六歲喪母九歲喪父,縱有外祖母疼愛,終究不如在親身父母面前有禮,所以在從小就謹言慎行,飽受寄人籬下的辛酸,況且賈府家大業大,勢利之人不在少數,羨慕嫉妒者比比皆是,黛玉自己亦深深的了解這點,因而即使自己多病,也不敢向賈母多提要求,所以寶釵一段話幾兩燕窩讓黛玉感恩在心又不免傷心自己沒有雙親撐腰,亦無兄弟姊妹可以仰仗,在大觀園中即使有在多人,她依然彷彿只有自己一個人,天大地大,能引為知己的也不過寶玉一人而已,但自從寶釵來到賈府之後,金玉之說讓黛玉心裡多感不忿,所以她只能冷言冷語的對待寶玉,無非是想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這樣的黛玉讓人心疼,雖然她聰慧靈性,但在愛情面前也是一個傻女孩,最終受傷害的只有自己,寶玉讓她寬心、放心,黛玉知寶玉懂她,遂深感安慰,但一想到自己的婚姻大事為自己做主又不免傷心落淚。雖然如此,黛玉依然愛的那麼執著那麼勇敢,即使前路渺茫,也不放棄。

黛玉感花傷己,吟唱《葬花詞》「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寶玉聽之不覺慟倒山坡之上。黛玉的命運早在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時候就有所揭示,在劉姥姥講的故事中說這若玉(一作「茗玉」)小姐生到十七歲,一病死了,而黛玉死的時候也17歲。

黛玉之死不僅是因為寶玉娶了寶釵,也有對賈母等人的失望,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自己孤苦無依,黛玉死之時正是寶玉結婚之日,一面吹鑼打鼓,一面凄清孤寂,黛玉的身邊只有紫鵑、探春、李紈三人,多麼鮮明的對比,多大的諷刺。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偏愛黛玉,但她註定是不幸的,是封建社會的犧牲者。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姿的人生 的精彩文章:

TAG:阿姿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