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王國棟研究組發現非活性查爾酮異構酶促進啤酒花黃腐醇生物合成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王國棟研究組發現非活性查爾酮異構酶促進啤酒花黃腐醇生物合成

2018年5月15日,PNAS雜誌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王國棟研究組,美國北德州大學Richard Dixon研究組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Jing-Ke Weng研究組合作題為「Noncatalytic chalcone isomerase-fold proteins inHumulus lupulusare auxiliary components in prenylated flavonoid biosynthesis」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發現並鑒定兩個不具備催化活性的查爾酮異構酶(CHIL1和CHIL2)參與並調控啤酒花中黃腐醇的生物合成。

黃腐醇和脫甲基黃腐醇是啤酒花(Humulus lupulusL.)雌花腺毛特異產生的重要次生代謝產物,屬於異戊烯基化查爾酮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不但會影響啤酒的風味和品質,同時具有抗癌、抗氧化、調節人體代謝平衡等很重要的藥理功效,是目前發現的功效最強的植物雌激素。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發現CHIL2能夠與黃腐醇合成通路中上下游蛋白查爾酮合成酶(CHS)和膜定位的異戊烯基轉移酶(PT)互作並提高它們的活性,形成的CHS/PT/CHIL2代謝複合體可以高效催化黃腐醇的生物合成;而HlCHIL1則能夠結合黃腐醇代謝途徑中柚皮素查爾酮和脫甲基黃腐醇等中間化合物,穩定這些化合物的開環結構,進而維持其生理活性。同時作者進一步發現CHIL2結合併提高CHS酶促活性的功能在所有的陸生植物中是保守,暗示其在植物從水生到陸生的演化過程中曾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研究同時證明利用酵母體系高效生產黃腐醇的可行性,已經申請/獲得相關專利6項。這些工作為將來利用工業酵母為底盤生產啤酒花特異的萜酚類化合物,進而生產有益人體健康的「高附加值」啤酒奠定基礎。

論文第一作者為王國棟研究組博士生班兆男,北德州大學教授Richard Dixon和王國棟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此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經費的資助。

圖:盛開雌花的啤酒花植物(A)和啤酒花特異的萜酚類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徑(B)

來源:中科院遺傳發育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研究進展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揭示種子傳播新機制

TAG:植物研究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