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告訴爸媽!你買的結構性理財可能是「假」的!

快告訴爸媽!你買的結構性理財可能是「假」的!

本文1083字 | 閱讀時長約為2分鐘

餘額寶接連自廢武功,按理說銀行該高興才是,可是大熱的結構性存款剛火了沒幾天,就又岌岌可危了。小鳳凰上網八了八,咱爸媽買的結構性理財竟然還有「假貨」?艾瑪!這個世界太瘋狂了。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結構性理財的坑哈~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別看結構性存款後面有「存款」二字,其實這貨和普通存款還是有區別的。

結構性存款又叫收益增值產品,是將利率、匯率等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說白了,就是「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組合。

栗如,小明買了100萬1年期的結構性存款,當時銀行一年期存款的利率是3%。銀行會撥出來97.1萬元本金作為存款,一年後算上利息,恰好是100萬元,這就可以給小明「保本」。而剩餘的2.9萬元本金,則會被銀行用於投資衍生品,比如匯率、股指、股票、黃金等。如果賺了錢就給投資者分紅,賠了就沒有啦。

結構性存款有什麼風險?

結構性存款有無風險呢?答案是肯定的。總得來說,有來自兩方面的風險,其一監管風險,其二產品自身的風險。

所謂監管風險,其實就是「假結構性存款」的政策風險。

資管新規落地,銀行理財去剛兌。此前,銀行是靠吸收低息存款,從事高利貸款的買賣賺錢。如今,為了緩解攬儲壓力,不少中小銀行尤其是農商行開始打擦邊球,和一些有衍生品交易資質的銀行合作發售結構性理財產品。這種產品從監管的角度講,就是「假理財」。

這看似不起眼的合作,卻成了變相的違規套利行為。而且,由於期權觸發的可能性極小,對應的產品並未與衍生品建立真實掛鉤的結構性存款。對此,監管不會不聞不問。

其次,結構性存款採用的是「存款+期權」的模式。目前,部分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最高收益驚人,但實際收益率往往較低。比如某銀行發行的一款預期最高收益率超9.48%的產品,到期實際收益率僅2.2%。所以,大家可千萬不要把結構性存款當作普通定期存款,實際上它是一種理財產品。

溫馨提示:避開結構性理財的「坑」

據知名券商研報顯示,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從2017年2月前的近乎零增長發展到2018年3月近乎50%的增速。個人結構性存款增速更高,2018年3月底,個人結構性存款同比增速達到60%以上,中小銀行達到75%。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結構性存款正被個人投資者所接受。小鳳凰近期通過和身邊的親戚朋友交流,發現他們其中也有不少購買了當地商業銀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

坦白說,雖然結構性存款數據較為靚麗,但小鳳凰認為,受過去剛兌的大環境影響,一定還有不少投資人把理財產品當成儲蓄存款的替代品。因此,在理財逐步凈值化後,我們要逐步轉變固有觀念,不斷提升自我防範風險的意識,適應未來波動的理財環境。

#5.20#溫情襲來

鳳凰錢包專場加息活動隆重上線

#隨心取#任性加息2.10%

投滿5.2W,加息100天

↓↓↓

GIF

戳我拿1314元高收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錢包APP 的精彩文章:

剛開始理財應該投入多少合適?
「中興禁令」告訴你,資產端靠譜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鳳凰錢包APP |